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看着那只小黄狗渐行渐远,我们的“垃圾分类”又将去往何处?

李佳男 环卫科技网 2021-05-30

验证信息请注明“加群,姓名-单位-职务”

(微信同手机号15550005077

 本文共2368个字,阅读需要10分钟


二十几天,能完成什么事?

很多人想不到,这可能是让一个红极一时的公司迅速陨落的时间。


3月27日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在官方微信公号发布通报称,东莞团贷网互联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团贷网”)实际控制人唐军主动向东莞市公安局投案。而唐军,亦是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时间,小黄狗环保科技公司将何去何从的讨论甚嚣尘上。

3月28日,小黄狗官方微信发布公告,文章最后写道:“目前,小黄狗运营一切正常。现在看来,当时的“目前”二字,令人唏嘘。

 


1


3月30日,小黄狗官方微信发布总裁桂博文讲话视频,文中提到:“作为总裁,我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未来,我和小黄狗的高管们也会一直奋斗在最前线,与小黄狗的每一位小伙伴们并肩作战,继续我们所钟爱的垃圾分类回收事业。”


与总裁鼓舞人心的讲话相对应的,是环卫科技网不断收到小黄狗内部工作人员的各种爆料和高管离职的信息。


爆料1


爆料2


4月15日晚间,有员工提供疑似小黄狗内部邮箱公告。



4月16日,有人在群中发出消息称小黄狗开始转让某地区业务。与小黄狗某高管对话中,得知上周已离职。



4月18日,我们发现小黄狗APP后台人工客服功能已经停止服务。



4月19日,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财产安全公告。似乎在提醒拖欠薪资的员工不要做过激行动。




2

想起了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小黄狗曾经的意气风发,或贬或褒中,始终自带流量。

而这一切仿佛并没有多远。


望着一个企业渐行渐远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视野中,下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决定小黄狗命运的,是偶然的因素还是必然的结局?


客观上讲,小黄狗这么短时间内折戟沉沙与团贷网暴雷关系密切。

小黄狗一直宣称不拿政府的相关补贴,那么公司想要维持,必然有其他资金流入的渠道。那么可以想到的只有自我造血、资本注入、资本市场运作几条道路。


主营业务废弃物回收应该是小黄狗自我造血主要手段。但是,回收行业利润微薄,不比走街串巷的拾荒者,运营成本高昂。就小黄狗内部员工爆料来看,很多智能化设备处于空置状态,还需要员工自己投放垃圾。


另外,所谓智能化运营模式弊端明显。

首先,用户投放后回报的资金需要达到10元以上才能提现,并且需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这无疑提升了用户使用成本,降低了使用意愿。


第二,智能设备并不“智能”,有时用户以次充好、或用其他垃圾照样能够获取回报,只能靠用户“自觉”。


第三,类似智能化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并非“刚需”,走街串巷的废品回收人员一直扮演着此类角色。而智能回收设备还需要人力自己去投放,“尝鲜”之后,用户往往不再去选择此类方式。


以上,指望小黄狗短期通过回收业务快速回血几乎不可能。而资本注入和资本市场运作随着母公司暴雷、董事长出事,也成了一条断头路。没有了资金注入,资金链将立刻出现问题,二十几天,正好是一个发薪周期,上文中提到的拖欠员工薪资事件,也印证了以上的推论。



3

那么,假设没有母公司暴雷事件,小黄狗是否就能愉快的活下去呢?


长期从事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笔者,他预期小黄狗此类企业能够有两年的寿命,却没想到会这么快,纠其原因,还是因为其所谓“垃圾分类”和实际的需要差距甚远。


环卫科技网曾撰文《别误会,我们不是针对谁,我是说所有的“互联网+垃圾分类”都是个伪命题》。文章指出,不解决当下厨余垃圾问题的所谓互联网+垃圾分类都是“伪命题”,并提出“真回收、假分类”的概念。


一个小黄狗可能要离开了,还会有更多类似企业涌现。那么,他们是将会重蹈小黄狗覆辙,还是真能推进中国的垃圾分类之路?


小黄狗此类回收模式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点,投垃圾越多、奖励越多,这与国家倡导的垃圾分类“减量化”原则背道而驰。那么,垃圾分类工作中,收费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居民垃圾分类后,需要“花钱”还是“挣钱”?


以韩国为例,居民的食物垃圾和一般性垃圾必须装入指定的垃圾袋丢弃,根据垃圾袋颜色的不同区分不同作用,分别有5升至100升不等多种规格,可在周边超市、便利店购买。


关键点在于,指定塑料袋的售价包含了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费用,价格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决定。


韩国这种模式,既可解决垃圾处理费用,又可以激励居民减少垃圾排放。

而在中国,打通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环节,仍有难度。4月19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在做客某节目时透露,就居民家庭来说,收费制度的条件尚未成熟,也没有时间表。


也就是说,目前居民收费机制尚未建立,从事垃圾分类相关企业想要盈利,更快捷的途径还是靠政府补贴。


各地制订的垃圾分类达成率目标时间日益临近,这些企业望着政府补贴这块巨大蛋糕,这里充满着机遇。


以“动物”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回收矩阵



4

环卫科技网专家库成员兰亚军对当前垃圾分类现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生活垃圾产生者全成本付费,应该是必然趋势。产生多、付费多,不然垃圾产生量仍会加剧。


兰亚军认为,就目前而看,实现这一过程主要有三个难点: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过去一直说“垃圾是方错了地方的资源”,现在说要收费,理论逻辑存在偏差。所以,垃圾的污染属性才应该是我们首先需要强调的。


其次,现在很多地方把垃圾作为福利事业,完全政府付费,现在要居民付费,需要过渡过程。


第三,收费制度设计至关重要,如何实现“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路径?因为扔垃圾是一瞬间的事,又涉及千家万户。所以,符合国情的制度设计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洞悉行业本质,要有终局思维,站在未来看现在,决定我们该做什么!

    

面对几十年的垃圾分类难题,眼前利益和“终局思维”似乎产生了一些矛盾。我们希望看见更多新思维的加入,每一个企业的倒下其实都是对行业的打击。只是,急功近利往往欲速而不达。那些居民眼中漂亮的智能化垃圾箱该如何处置仍未可知,只希望它们能有一个妥善的归宿。


因为,有时候损失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还有政府的公信力。    


PS:本文为环卫科技网编辑原创,转载必须经过我方同意,并遵守转载格式。


关于智能垃圾分类,

你持什么态度?

留言聊聊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