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分类做不好,一定是居民素质不行?3招让拉分效果翻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卫微学院 Author 兰亚军

摘自丨《做垃圾分类,如何突破瓶颈、系统推进?》线上课
作者丨兰亚军

自去年7月1日上海市率先实行了垃圾分类之后,“垃圾分类”热潮也就此开始。

习主席曾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

民众垃圾分类意识的形成及固化,是垃圾分类能否取得显著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仅摘自环卫微学院线上课程《做垃圾分类,如何突破瓶颈、系统推进?第四讲的一小部分。

 


01居民为什么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  

表面上来看,垃圾分类工作做得不好,是由于我们居民的环保素质比较低,不愿意分。


实际上,是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全产业链”未建立起来。居民不愿分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1)不知道为什么分?

很多居民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分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不分对自己有什么害处?这里就需要持久、有效的宣传。
 
2)不知道怎么分?

有些居民,经过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动员后,也知道垃圾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但不知道怎么分,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分类的标准太复杂,或者不太合理。
 
最近,上海应该是目前垃圾分类最火的城市。亮点很多,比如定时定点、社会治理、绿色积分等都有特色,可以说,在大城市中已脱颖而出、一骑绝尘。
 
但对上海的分类标准,我个人觉得还是值得商榷。上海生活垃圾分为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这样分,不太符合“MECE”法则。
 
MECE分类法,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对于一个事物的分类,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不愿意分!

不愿意分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很多情况是居民在家里进行了分类,收运时又混在了一起,居民看到后“很受伤”,就不愿意再分了。另一方面,客观的讲,分类比不分类还是要麻烦一些,在“分与不分一个样,分好分差一个样”的情况一下,没有激励和约束机制,居民就不愿意分了。
 
垃圾分类是改变居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行为,不能完全靠道德和自觉。

之前,酒驾入刑时,很多人都说,不太可能实现,因为中国酒文化盛行!通过一段时间整治后,现在大家都逐步养成了习惯,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另外一个,环保素质不是天生的,是引导和约束出来。
 
前面说了,我们的居民的环保素质虽然还赶不上一些发达国家,但我们的总体水平在提高。另外一个,我们居民素质低,这不是原因,是结果。这是因为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没有持久的、系统的、有效的宣传和动员,使居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是有点“心急”,在匆匆做了几次宣传后,就要求居民都能垃圾分类了,如果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人比较少,就说居民的素质低,这是不对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小孩,读书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然后才考大学,您不能让只上了两年的幼儿园的孩子去考大学,最后没有考上,结果,您说是这个小孩太笨了。垃圾分类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里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是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去德国工作一段时间,一个星期后,我朋友打电话问他“你在忙什么”?那位朋友回答“我在学做垃圾分类”,为什么他在中国不做而到德国就开始做垃圾分类了呢?是因为素质一个提高了吗?不是,是因为在德国,你不做垃圾,除了处罚以外,可能你租不到房子。
 
还有一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去新加坡旅游,看到新加坡很干净,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于是,很感慨的对新加坡导游说,“你们新加人的素质真高”!这个新加坡导游说,“我们新加坡人素质不高,到马来西亚随地吐痰,到你们中国一样乱扔垃圾!”

大家知道,新加坡的法律严苛,还有鞭刑。

02 
如何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社会学家认为,引导人的行为有三种方法:一是宣传说教,二是利益诱导,三是制度约束。根据这个理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理”、“利”、“罚”三个方面来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第一“理”——讲道理
 
“理”,就是讲明道理。首先要把垃圾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告诉居民,特别是要讲明垃圾分类与我们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的关系。实践证明,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义、目的以及如何分类等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越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就越大,分类效果就越好。
 
客观的讲,现在居民的环保意识已有所提高,通过细致的宣传和动员,有30%左右的居民即使不给任何精神或物质奖励也都愿意分类,也就是说部分居民是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和需求的。
 
但很多情况是居民在家里进行了分类,环卫工人收运时又混在一起了,这样就容易打击居民的积极性。当然,板子不能打在环卫工人的身上,他们工作也很忙。
 
这需要政府或企业采取“从后往前推”的模式,在居民宣传之前,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各流程建立建全起来,不能“前端分好类,后端大杂烩”,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

宣传的时间应该是长期的、反复的,可以说是天天讲、月月讲,而不是“运动式”的宣传。
 
宣传的内容还要有效实用,不能太空,不能讲到垃圾分类就只说节能、环保、低碳之类,而是要讲实实在在的东西。

首先要向居民讲清楚,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如何分的问题,以及分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分有什么害处、垃圾的危害等。
 
有时候,可以带居民到填埋厂去看,让他们有直观的感受,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宣传的人群包括全体成员,特别是公务员、学生、党员、老年人等群体,但主要是老年人和小孩,他们是参与垃圾分类的主要人群。
 
第二“利”——物质奖励及精神鼓励
 
实践证明,根据分类好坏给予不同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这样会有50%左右的居民愿意分类。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
 
对于如何才能发动群众,毛泽东同志说了两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要从利益诱导为主,结合群众看得见的实际的物质利益。

二是人要加强思想教育,使群众超越眼前的个人的物质利益的局限,能够团结起来,为长远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第一条,不可能动员群众,而少了后一条,队伍也无法巩固,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就现实而言,居民垃圾分类所得的经济收益并不高,但可以告诉居民,还要看长远利益,比如垃圾分类后,居民小区环境改善、小区品质提升继而房价上涨;再一个,为子孙万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生存环境等来进行宣传和动员,这样会得到更多居民的认同。
 
第三“罚”——处罚
 
由于分类比不分类要麻烦一点,有一些居民因为习惯难以改变或环保意识不强,通过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愿意分类。
 
对于这样的人群(20%左右),可以采取“软引导”,志愿者上门宣传,另外采取做义工的方法。同时,采取“硬约束”,如说服教育、点名批评、拒收混合垃圾、加收垃圾处置费以及罚款的措施等,来引导居民垃圾分类。
 
事实上,社区可以成为垃圾分类的突破口,因为一个社区内的人群类似一个小型的社会征信系统,人们之间的互动(情感与评价)是多次的而非单次的,邻里眼光与关系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个体行为,这比街头垃圾分类的可能性要大很多,更何况居委会也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垃圾分类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工作,常言道“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用道德、经济、法律甚至是宗教的手段才有效。

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环卫微学院特地研发了两套垃圾分类课程:

一是兰亚军老师主讲的垃圾分类系统课程——《做垃圾分类,如何突破瓶颈、系统推进》

这门课程是根据兰老师10年一线经验总结提炼而成。课程系统梳理了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帮你高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该课程适合处于迷茫期,准备进军垃圾分类行业的管理者;以及处于瓶颈期,想提升市场竞争力、寻求突破的垃圾分类运营者、从业者、垃圾分类关注者。



二是由窦颖慧老师主讲的垃圾分类宣教资料——《垃圾分类宣教绿色课堂》

本课程包含宣教视频、PPT、文字稿。知识覆盖全、简单易懂,无论任何场合都能拿来即用,可用于任何年龄段的宣讲工作。


自11月21日,《垃圾分类宣教绿色课堂》限时免费领活动推出后,已有2700余人参与活动,并收获大量好评!



如有任何疑问,

请随时联系客服,

电话:15194135263(不同微信)

长按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