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告!锡城3月已被汉服包围!一身行头花费……

江南晚报 2019-08-24


一入三月,

无锡景区活动频仍,

汉服身影俯拾皆是。


小姐姐们的汉服美照

惊艳了小编的朋友圈


▲汉元素服饰


3月的锡城已被汉服包围


鼋头渚樱雨江南里,汉服美人款款而来

梅园梅花雅集上,汉服女子焚香抚琴

惠山古镇花朝节上,数百名汉服爱好者盛装出席

拈花湾组织汉服游,号召人们着一身古风汉服

……


▲图源: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微信公号


▲图源:无锡梧声古琴传习所微信公号


▲图源:拈花湾心度假微信公号


正是人间芳菲时,

荡口古镇、巡塘古镇及南长街等无锡文化蕴含之地,

时不时便能看到身着汉服的男女闲来游走。

记者从一些汉服团体组织获悉,

今年各单位、企业的活动邀请特别多,

甚至有组织一天同时接到了3档邀请,

市场热度不言自明。

3月的锡城俨然已被汉服包围!


无锡汉服文化普及:青年为主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了独特的汉民族风貌性格。它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汉服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服爱好者称呼彼此为同袍,取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大部分同袍将2003年郑州网友“壮志凌云”身着曲裾深衣,行走于郑州市大街之上向公众展示和宣传汉服魅力之事,看作汉服运动发起的标志。


汉新社是无锡汉服复兴运动的发起者,

也是无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汉文化复兴团体。

成员组成以青年为主,

女生居多,但男生也不少。

社团目前有活跃成员1000多名,

主要通过QQ群和微信群等方式联系,

体系略显松散,但号召力较强。

汉新社社长惠建介绍:

“无锡的汉服文化普及发展很快,

无论老少,不分职业,各行各业都有汉服爱好者。”


无锡高校是汉服文化的有力推广平台、

江南大学、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学府

均已有或在建汉服社团,

无锡凤翔实验学校作为汉服特色学校,

甚至单独开设了校本课程。


▲汉元素服饰


与电视剧表演、影楼古风拍摄与动漫cosplay不同,

汉服爱好者十分注重考据,

强调一套汉服是否正确穿搭、

是否古有记载,胡乱搭配会被同袍嘲笑。


“入坑”两年,1万元再见


打造一身汉服行头,

要花费多少钱?


25岁的朱广雄参加惠山古镇首届花朝节

的一套明制道袍全套行头近6000元,

网友“辰砂”戏言,“入坑”两年,1万元再见。


▲汉元素服饰


吴颖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的学生

她手工制作的发夹、发梳、发簪、绒花等

已在汉服圈内小有名气。

由于主要客源是学生人群,

她的套装产品定价在100元左右。


钱娜是一名汉服配饰淘宝店主,

她的淘宝店在2014年开张,

如今已能做到月流水1.5万元。

“同一个发冠,

可能只需1000多元,

也可能高达7000多元。”



千年之美会否只是一阵风?


汉服爱好者中,

有喜欢汉风的,也有沉醉唐韵的,

有钟情宋款的,亦有热衷明式的,

大家各取心头好,

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最终会不会停留于单纯的展示,

热闹一阵后便随风而散呢?


江南大学教授、文化学者庄若江表示,汉服没有重归,最根本的原因是民众对现代服饰的简洁、方便、实用、舒适、美观、功能等一种内心的认知与接受。近年来“汉服热”的不断升温,表明人们正在不断找回那些曾经遗失的精神文明,是一种“历史拾遗”,也是一种文化自信。但是,从展示到为众人所知,只是文化复兴的第一步,止步于此,不免有作秀之嫌。恢复传统节点习俗,讲究传统礼仪传承,在某些需要仪式感的特殊场合通过服饰穿搭拓展文化传播,把文化拾遗照进现实,这才能让汉服之热持续下去,让中国文化真正自信。


END


记者:金恬伊

摄影:@炸鲜奶-

责编:蔚来

来源:江南晚报

晚报君近期精选推荐(戳链接)

非广告!这项全民大赛门槛不高,获奖机会多!


无锡又建一个机场!计划明年竣工使用!


太方便,每个人都能用到!不出无锡,查遍江浙沪皖~


樱花已开算什么稀奇?无锡早春花王奇景快来见识下!

景美人更美,点个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