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几乎每天都要用的一样东西,距今已有三千载,竟然还有这些用途

江南晚报 2019-08-25


中国筷子,古称“箸”,

在西方人眼中,

它是神秘东方古国的独特餐具,

而于中国人而言,

筷子不仅是不可或缺的餐具,

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它的发明使我们的祖先结束了抓食的历史,

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知道筷子的起源和历史吗?

筷子的使用又有哪些讲究?

一起去2019无锡首届筷箸文化节的现场一探究竟。



此次文化节相较以往展品更为丰富


展框多达120框

增添十块展板介绍关于筷子的历史和寓言故事

特邀书法名家书写古今名人描述筷子的楹联38幅

融入执筷比赛和筷子故事征选


穿越时空的筷箸呈现时代变迁

无锡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内,

成百上千双筷子在暖色的灯光下静静伫立,

等待参观者前来一探他们的身世之谜。


在这里,你能看到一些

造型奇特、颇具地域特色的筷子

蟹筷

造型奇特,能够代替蟹八件


广东红漆筷

寓意“快生贵子”


这些筷子的时间跨度从明清至今,

年代最久远的展品是一副崇祯年间的象牙银筷



这双筷子长220毫米,

三分之一是银质、三分之二为象牙,

是展览发起人吴琦华从上海一户大户人家淘来的,

为了淘到这副筷子,

他多次赴上海登门拜访,以诚动人,

最终将它收入囊中。


筷子的起源和流变


吴琦华介绍,相传最早使用筷子的人是大禹,由于当时都在野外进餐,常常兽肉刚煮熟就得赶紧进食,出发赶路,但汤水滚沸无从下手,大禹便折断树枝夹着肉吃,这就是筷子的雏形。考古人员能够发掘到的最早记录则要追溯到三千年前,在古籍《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说的就是纣王为满足奢侈生活而令人猎象锯牙,制成筷子。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关于筷子的文献记载。



 “筷子流变至今已幻化出千形万状,从中看出地域的特色和时代的变迁”,吴琦华介绍,以前使用竹筷、木筷者居多,但竹筷和木块易发霉磨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耐磨的合金筷逐渐走上餐桌,而日韩料理店的传入则让赶潮的年轻人用起了不锈钢筷,他的展框里陈列着木筷、竹筷、铜筷、银筷、玉筷、水晶筷等近三十四种不同材质的筷子。



除了材质变化,筷子的形制也是各式各样,陈列的两千多双筷子中,形制多达三百种,而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就在饮食文化差异。以如今日料店常见的日式尖头筷为例,吴琦华介绍,“中国传统的筷子是又长又粗、前圆后方的,因为我们习惯吃大桌饭,筷子小了夹不起东西,而传到日本后,由于日本是岛国,以食鱼为主,要把肉剔出来,自然是尖头更为方便”,集筷之余,吴琦华喜欢将筷子分门别类,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其差异。


为何对筷子情有独钟?


年近七旬的吴琦华是无锡集邮界鼎鼎有名的人物,2000年以前他以集邮为主,兼收集筷套,彼时对筷箸并未特别重视,直到有一天,喜欢逛旧货市场的他偶然在地摊上上看到一副装在刀鞘里“刀筷”,分外新奇,刀鞘上精巧细致的龙纹图腾也让他颇为着迷,一双筷两根棍突地就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大放异彩,自此开启了集筷之旅。



吴琦华“苦乐交织”的集筷之旅


为什么偏偏对筷子情有独钟呢?在吴琦华看来,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璀璨文化耀眼夺目,而其中筷箸文化则是富有中华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华夏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筷箸文化作为文明产物,承载着人类饮食及社会文化。这些皆由每一个家庭的故事汇聚而成。


拥有中华筷箸实物3000余件的吴琦华与国内各地区中华筷箸文化爱好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且与日韩筷箸文化研究者有经常性的互动探讨。在他看来,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背景下,筷箸文化节正是生逢其时。


END


记者:陈钰洁

视频:朱浩

责编:蔚来

晚报君近期精选推荐(戳链接)


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均有调整!@无锡人,你每月交的钱可能有变!


视频曝光!城管执法占道经营,这对父子居然.....


7月一共31天,半个月都在下雨?!



筷子看似平凡,

却串联起了中国人的人生百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