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待!新运河“第一桥”10年来首次维修!当年竟然是这样建造的

江南晚报 2019-08-22


最近,途经锡山大桥的市民发现,两侧的人行道设置了隔离护栏,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路面“养护”。



本月市政部门组织锡山大桥维修工程,

为无锡新运河上第一座大桥进行“轻伤治疗”。

这是锡山大桥近40年来第二次维修,

也是近10年来的首次维修,

工程预计将于8月底全部完成

届时老桥将换新颜。



新运河上第一桥:锡山大桥是在陆地上造的


无锡大运河上横跨着16座大桥,最“年长”的要属同年建成通车的锡山大桥和梁溪大桥。锡山大桥位于无锡市中心,是一座横跨京杭大运河、连接无锡西北片城区的重要通道,实现运河东西两岸的“无障碍通行”。


无锡市政设施管理处副处长金晖介绍,锡山大桥于1978年开始建造,1981年建成通车,由当时的省桥梁建设队负责建设。“这座跨运河大桥其实是在陆地上造的”,金晖还记得,修建锡山大桥的时候,新运河还没全部挖通,周围都是田地,桥就造在岸边路上,可以说大运河和锡山大桥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70年代航拍新运河开挖的场景,此时锡山大桥尚未开始建设)


“作为无锡新运河上第一座大桥,锡山大桥的结构在当年很是新颖,是无锡第一座预应力桥,也就是利用钢丝束预张力的反力,使混凝土在受载前预先受压。”金晖介绍,锡山大桥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空箱型墩身,上部结构由T型钢构、挂梁和T梁组成,桥梁总长221.24米,宽24.6米。


据了解,当年锡山大桥的设计很有超前性,由于新运河本身就有90米宽的河面,桥梁主跨跨径达到60米,全桥跨径120米。在当时,环城的解放路只有9米宽,一个车道只能分到2.7米,而锡山大桥桥面就有24米宽。


(1981年建成通车的锡山大桥)


投用近40年 锡山大桥患上“老年病”


今天,记者来到锡山大桥施工现场,两侧的人行道正在封闭施工,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变成了双向两车道供车辆通行,另外两条双向车道被借道用作临时非机动车道。在封闭施工的人行道看到,地面原有的红色涂层已被磨得光滑甚至破损。一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路面磨耗层,雨天具有防滑功能,由于时间久了已开始脱落。施工人员正在铲除这些斑驳的磨耗层,为重新铺设做准备。换个角度,从运河东路仰观锡山大桥,只见梁体外立面的混凝土被重新涂装防腐材料,就像穿上了一件灰色新衣,整座桥梁“颜值”提高不少。



负责此次桥梁维修的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宋云亮介绍,锡山大桥运行近40年,此前在2009年进行了桥面沥青、伸缩缝和慢车道等部件维修。作为无锡运河上的一座“高龄”老桥,它一直受到特殊“关照”。市政部门每年都对桥梁进行“体检”,确保桥梁安全运行。


根据上一次的桥梁结构检测报告,锡山大桥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投运年代久远,终究抵挡不住岁月侵蚀,出现了一些“桥梁老年病”,比如使用了近40年的支座开始老化、人非混行道铺装层磨耗严重等“轻伤”需要“治疗”。


修桥“手术”启用新工艺 路面防滑效果升级


为了提高桥梁的使用耐久性,本次锡山大桥维修工程重点对“老年病”进行整治,更换橡胶支座120个,更换抗震挡块240个。考虑到锡山大桥位于景区周边,为了和周边环境相协调,本次维修对梁体防腐涂装2800平方米,桥面沥青铣刨摊铺1200平方米,人非混行道覆层重新铺设2124平方米。事实上,市政部门早在去年就启动了锡山大桥维修,大部分已在去年年底完成。为了减少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剩余的桥面施工特意安排到今年暑假。目前,项目正在实施本工程最后一项维修内容——对桥梁两侧人非混行道面层进行全面改造。


据悉,本次大桥维修“手术”引入了新工艺、新材料。宋云亮介绍,桥梁两侧人非混行道的磨耗层采用新的环氧覆层,共铺设三层,厚度达到5—7毫米。相比原来的磨耗材料,新的覆层不仅使用寿命更长,表面粗糙度也大大增加,防滑功能更强,消除了雨天路滑的安全隐患,保证市民行车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维修施工中还采用了新设备,由于铲除、打磨人非混行道原有磨耗层会产生大量扬尘,施工单位采用了湿式打磨机进行打磨作业。这一设备配备防尘罩,具备吸尘功能,有效降低了扬尘对空气造成污染。


END


记者:蔡佳

责编:蔚来

来源:江南晚报,部分图片来源无锡政协

晚报君近期精选推荐(戳链接)


无锡59万人养老金又要涨了,7月底前补发到位!每人能涨……


凌晨12点32℃!无锡“勇夺”两个第一


太可怕了!横穿马路的两个妙龄女,瞬间腾空翻转起来!

期待竣工通车~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