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人泪奔的大会,无锡越办越少的背后实情是……

江南晚报 2020-08-19



世上亿万芸芸众生,唯血缘亲疏无可湮灭。


20多年来,江南晚报刊发过大小数百篇寻亲报道,多次组织过规模不小的寻亲大会。



这其间,屡下江南寻亲不遇时的愁肠百结、历尽艰辛找到亲人时的相见流泪……往往是一张照片胜千言、亲眼目睹必难忘。



近期,江南晚报又刊发了一则寻亲报道,同样又是回应不少。不过,如今的寻亲,因为有了DNA对比技术,再也不见了“寻亲大会轰轰烈烈”,却横生了令人不解的“提取DNA容易共享难”


寻亲之路,怎么走下去才是看得见希望的?



这是谁家小妹?

勾起无限思念



5月19日江南晚报报道的寻亲主人公叫金忠妹,附上了现在和小时候的照片。她的一头卷发,在不少无锡家庭里激起了波澜。



——市民张女士来电表示,金忠妹的脸型和她家人很像,自己的母亲也有一头卷发。当年家里困难,兄弟姐妹多,最晚出生的小妹被送到苏州了。尽管送养年份与金忠妹的信息有差异,但她还是不甘心,要问一问。

  

——市民黄先生和家人同样对金忠妹的这头卷发非常关注,他们要寻找的也是被送走的小妹。


6月28日,记者拨通金忠妹的电话。她表示,这两户家庭都和她取得了联系,有一户还在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进入寻亲基因库进行了比对。但经过二十多天的等待,志愿者表示没有比对成功,这让她略感遗憾。


5月19日的报道,还引起了一些渴望寻亲市民的来电来函


——市民华女士说,她的生日是1963年2月15日,6个月大时,养父母从钱桥育婴堂将她收养回家。有时,她看到报纸上的寻亲故事,心头会一动,但却从来没去找过,觉得难度太大了。


——市民张女士居住在市中心,养父母都曾在政府机关工作,对她非常好。16岁时,养父去世,养母一直未曾改嫁,含辛茹苦将她抚养成人,并帮她带大一双儿女。2001年养母去世,她就开始了寻亲之路。在无锡市儿童福利院,她查到了自己的一些信息:1960年1月15日生,1962年9月18日从安镇养老院送来。她在国内做了基因检测,但目前没有比对成功。因儿子在美国,她还和儿子都在国外进行了基因测试,数据显示库内有一些人的基因与他们家有远房亲戚关系。儿子也曾根据这些信息写信到基因采集机构,希望能有这些“远亲”的联系方式,或许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但迟迟没有回应。



寻亲志愿者:寻亲确实越来越难



在寻亲之路上,最早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离不开寻亲志愿者,他们像自发亮起的明灯,让无数寻亲者渐渐聚拢,使大海捞针的奇迹得以出现。


宜兴的“寻亲大姐”吕顺芳就是无锡众多寻亲志愿者中最知名的一位


2016年9月13日

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吕顺芳


最近,吕顺芳告诉记者,她坚持寻亲志愿活动20年,到目前为止经手寻亲成功共有300多对,这还不包括一些寻亲成功但没有告知她的情况。


然而,吕顺芳也谈到,以前寻亲会有信物,比如一件小棉袄,也有的是孩子身边有张出生年月的小纸条,但现在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寻亲越来越难


譬如吕顺芳近年来致力于帮助“上海孤儿”寻亲,这一人群其实并非只是上海籍的孩子,多为1960年至1963年间被抛掷在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一带,之后又被转移至华北地区的大量弃婴,有人估计总人数当在万人以上。当时这些孩子由各个城市保育院的阿姨带着,沿着铁路线一路放下,交由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甚至远到东北的沈阳、辽宁、抚顺等城市的民政部门,再送到各个家庭。“这些孩子父母都要90岁上下”,吕顺芳表示,如今找到的可能性会更加渺茫。


寻亲志愿者的影响力和媒体的支持互动,在近20年里支撑着寻亲活动的不断延续。江南晚报先后接访过大江南北十余省份的寻亲者,与全国十多家媒体异地联动举行过寻亲大会,时至今日仍有外地寻亲志愿者会来电寻求帮助。


不久前,靖江的寻亲志愿者沙先生来求助,想寻找一名出生于1987年2月21日(农历)的女士,她有可能曾住在夏家边一带。沙先生说,女生的亲生父母已采血入库,但寻亲过程可能不那么容易,“也许她知道自己是抱养的,但才三十多岁,生活美满,养父母尚在,一般不会主动寻亲。”



寻亲大会为什么越来越少开了?



今年吕顺芳原本还想搞一场线下寻亲会,疫情一来终究未成。


20年寻亲志愿活动中,吕顺芳积累的经验很多。她说,早些年寻亲大会开得频繁,寻亲者们在大会上互相了解个人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长相来判断,这种成功概率也是有的。


可事实上,长得像的不一定是亲人,基因寻亲更加靠谱。寻亲大会上认定是亲人的,一旦检测发现并非亲人,个中的失望也会冲淡参与寻亲大会的积极性。由此,寻亲会尤其是大型的那种,越开越少是不争事实


2012年9月19日
江南晚报、青岛早报联合在锡举办寻亲大会



2006年1月12日央视《共同关注》栏目报道无锡寻亲大会



基因库共享?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基于DNA技术的基因检测,理论上能帮助寻亲者更快更靠谱地辨别亲人——可以与父母之间进行亲子鉴定,父母过世的话也可以和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基因对比。与父母比对快些,10个工作日就成,而同胞手足比对会慢一些,要20个工作日。


但现实中却带给寻亲者更大困惑——全国已有几万家可做基因检测的公司,检测费用从数百元到千余元不等,但彼此之间数据不共享。且民间的基因库有其局限性,当父母和子女双方都有愿望寻找时,才能相遇。


寻亲者能怎么办?难道到所有寻亲基因库都去做一次采血?


基因库也有自己的考虑:个人隐私和伦理。比如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子,有的母亲就不希望相认。一旦相认,这有可能会对已组建的家庭带来很多问题,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再往深里说,中国人收养孩子,多是因不孕不育等原因,更愿意收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而孩子的身世也习惯于瞒他一辈子。西方的收养者则相对并不回避两者并无血缘关系的现实,甚至陪伴孩子来国内寻亲。 


而且寻亲结束,不少人还会沿着原有的轨迹发展,并没有什么改变。查美芹(化名)去年通过种种努力,最终找回了自己的儿子。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想像得那样亲昵。她安慰自己说,只能当成有生之年,完成了一桩心愿,了无牵挂。

  

无锡市儿童福利院负责人陈国梅认为,对很多寻亲者本人来说,这是个心结,想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而在西方社会看来,来自何方,这是人生第一课。哪些人给了自己生命,自己的栖居地何在,这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过程。西方认为寻亲也是感恩教育的一种。



其实无论隐瞒与否大部分孩子成年后都会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渴望找到父母知晓人生来处有时,结局并不尽如人意也有人说寻亲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自我修行无论成功与否


附:近年来寻亲成功的暖新闻报道

→暖哭~失散38年的无锡一家人,小年夜终于团聚!

宜兴96岁老太太寻亲成功!今天她笑中带着泪:儿子啊,我找了你59年,靠的是她……


END



记者:黄孝萍
责编:沛青
来源:江南晚报

晚报君近期精选推荐(戳链接)

7218.295米!无锡地铁4号线的进度条又有新变化!


特大暴雨突袭!已造成12人遇难


这家运动品牌巨头扛不住了!巨亏56亿,CEO提醒:裁员将至

寻亲,最大的泪点啊……

愿天下所有失散人都能重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