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分钟、2个人用!这款救命国家专利无锡人造!

江南晚报 2021-01-19



刚刚过去的2020年

仅是江南晚报报道过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开车落水事故

就有2起

(↑↑↑点击图片回顾)



在无锡

有一位有心的交警

有感于自己出警的经历

花费数年时间

研究发明出一款

汽车落水救生器

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整个救生器可供落水人员在水下呼吸,给救援、逃生赢得时间。使用前是折叠状态,横截面不超过一张折叠小凳子的面积,厚度也仅几厘米



它如何使用呢?

我们来看视频讲解

△救生器平时放在一个盒子内,装在汽车座位下面,发生险情的时候,车内人员拉住牵引绳把整个装置拉出,同时触动触发器,氧气发生器便开始工作,快速产生氧气充入气囊。气囊内的氧气可以满足一个成年人8分钟运动需要,而且气囊可供两个人同时使用,以此来赢得逃生时间。逃离车辆以后,可以通过固定扣将气囊固定在腰间当作救生圈,气囊的浮力可以支撑三个成年人




这款救生器的发明人

就是这位80后民警

王书纬

梁溪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民警

△王书纬在查阅资料


王书纬大学所学专业是交通管理,那时他就喜欢搞些小创新、研究。工作后,他发明过便携式反光锥筒、电动车防撞膜等小物件,目前负责处理一线交通事故。



因为见习处理的首个溺亡事故他琢磨起了救生器

王书纬介绍说,大学毕业前到连云港见习,跟着交警师傅学习怎么处理交通事故。那时发生了一起汽车落水事故,也是他接触到的第一起死亡事故,触动很大。车里是两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没能从车里面逃出来,溺水身亡了。后来,在警官培训时,教官告诉他汽车落水事故是死亡率非常高的事故,也是很难救援的事故。

刚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我遇到了险情会怎么办,如果旁边还有家人朋友怎么办,车里总得放个救生工具啊!能找到的各种工具不尽如人意,于是萌生了自己研发的念头。



研究汽车落水事故案例找到实用性更强研发方向

王书纬说,原本想做一个带有破窗功能和充气救生圈功能的东西,然而在搜集资料和分析研究过程中,想法一次次被推翻。通过研究国内媒体报道的2018年度和2019年度发生的50起汽车落水致人死亡事故案例,他发现50起事故当中19起车内有人成功逃出车外,可最终逃出者中仍然有人溺亡。针对“出不来”和“出来了上不了岸”两种常见情况,他找到了研发方向。

我的救生器主要是触发生成一个可供成年人8分钟运动需要的气囊。逃离车辆以后,可以通过固定扣将气囊固定在腰间当作救生圈,气囊的浮力可以支撑三个成年人。



研究花费五六年所花心思仿佛养了一个“小儿子”

王书纬说,开始设计汽车落水救生器时儿子刚呱呱落地,如今儿子已经上幼儿园大班。几年时间里,他为研发救生器花了大量的精力,费心程度仿佛养育了一个“小儿子”。光管材他就购买了几十种用于实验,很多部件没有现成的,还要单独定制模具。花费也是如流水一样,比如定制一个气囊模具要花3000元,实验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了,又得重新定制模具,外壳也修改了好几回,最贵的一个模具花了5万元。

救生器是一次性用品,而且要下水实验。我每次都是利用调休日,趁着人少的时候去游泳馆,自己模拟落水后吸氧和游泳的场景。久而久之,游泳馆的工作人员知道有个奇怪的年轻人,隔三差五就会带着一个奇怪的装置出现,每次也不正儿八经游泳,捣鼓一番就走人。



为了一个能救人的发明

花费业余时间

挤占休假时间

家人难免埋怨

值得不值得?

王书纬这样说:

回想起来那段时间就像在走一条长长的路,不确定走的是有出口的隧道,还是没有出口的洞穴,有一种未知的彷徨,只能靠自己坚持下去。这件事值得做,也应该做,我能把这个做好,让大家都用上,少一些悲剧发生也就值了。



拿到国家专利后

王书纬表示今年还要再做一些实验

进一步完善救生器

使它持久耐用

经得起各种行车条件检验

然后投产实际应用


END



记者:念楼

责编:沛青

来源:江南晚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晚报君近期精选推荐(戳链接)

转发!一起帮寻找这位84岁老人!


再发预警:最高气温-3到-4℃


急!2万斤红美人柑橘,3元/斤处理

有心有才的交警,好棒!↓↓↓「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