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南夜读】娘舅的杨梅

江南晚报 2021-07-01


每一个周日晚上|小南与你说晚安
文|杨文隽
原文刊载于2021.05.28江南晚报人文周刊


宝玉娘舅种了几十年的杨梅,杨梅肯定已在他的心里扎根生长。杨梅树一生的活计都已装在娘舅的心里,每个果农把式心里都装着这样的活计。


年轻时,宝玉娘舅在集体农场干活,他是一位好学的农民,家里的剪报是他的“智慧库”,他从各类报纸上剪下“知识”来,学到许多杨梅种植的实用技术,成为方圆十里有名的种杨梅能手。后来,分田到户,宝玉娘舅不仅种植了自家的一片杨梅林,还在村里承包了10亩山地,种下了满山的杨梅苗。正值壮年的他信心十足,他们村种植杨梅的历史悠久,他又有种植杨梅的经验和技术,那一座重重叠翠留香的杨梅山,不就是一座金矿?


图源:pixabay


杨梅的树苗很小,宝玉娘舅种下去的时候,正值春雨绵绵,两个月后,死掉了五分之一,第二年他又急急地补种了上去。杨梅树长到四五年的时候,已经有一人多高,为了日后采摘的便利,便需要压枝,就是用绳子把疯长的树枝拉下来。几年后,树冠贴地而长,占地面积较大的,还要把附近长势一般的树砍掉或挪走。所以十年下来,宝玉娘舅拥有产果的杨梅树约有200株。


宝玉娘舅在心里装着自己的200株杨梅树。不只是在种植,更是在钻研。娘舅的秘诀是一个“控”字,控肥,控药,控果。春天修剪枝丫、疏果,秋天处理杂草,过年后施一次肥,采摘结束后施一次肥。哪棵树该剪枝、今年能产多少杨梅果子,他心里都有本账,这么大的山,他每天都去巡山。每天早上6点不到宝玉娘舅就起床了,先是喂鸡、喂鸭、喂鹅,接着到山上“巡视”,下来后,一天要做什么活就基本有数了。这么多年基本如此,他们万丰村上的人都很佩服他那股吃苦耐劳的劲头。


一晃宝玉娘舅年过六旬,体力大不如前,山上那些杨梅无声的呼唤足以让他每天晚上散架般瘫软在床上。表弟亚东对父亲的倔强既无奈又心疼,他是三甲医院的医生,经常抽出时间回马山帮父亲干活。“看你爸那干巴体格,那么多地,可真够他受的。”一听到村上人这样说,一想到满山坡的杨梅林,都要父亲一个人应付下来,表弟就开始劝说父亲“退休”。“叫他不要种了,或者少种些。可他说,给金山银山也不会把自己的青山换出去。”


宝玉娘舅七十岁生日祝寿,我们小辈一齐劝告,希望他放下杨梅树、好好享清福。可他整个心都在山上,我们的美好愿望没能实现。宝玉娘舅说这座杨梅山是自己的精神支撑,农民的身体和力气就只属于植物和庄稼。宝玉娘舅在土地上所表现的忍耐力是我折服的。山地的杨梅不等人,他的手要经管到每一棵树,那是一项巨大的劳动。他要在天不亮时就往山上走,晚上肯定也是村子里最后一个收锄的人。


杨梅采摘季节快到了,在我眼前,立刻浮现出宝玉娘舅的杨梅林:三面环山,一面环湖,在那重重叠叠的山峦间,遍地都是高高低低的杨梅树,绿浓红腴,缀紫垂丹,甜香馥郁,沁人心脾……而那每一颗紫红的杨梅,一定浸透了宝玉娘舅的汗水和心思。用他自己的话说:“杨梅就是我的孩子。”


责编:小南
校对:王欣
编审:吴军
来源:江南晚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