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玩转上海书展│文学向

2017-08-11 哼哼少年 整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书展开幕在即,小编浏览了活动安排表——共700多场活动,其中的子活动“上海国际文学周”就有50余场。如果你去书展现场,即使手持活动安排表,恐怕也很难在丰富的活动、海量的图书与荟聚的作者们中间理出一个头绪来。

小编尝试用五个关键词、几本书带出来一条线索,以便童鞋们文艺地玩转上海书展。


人物│参加上海书展,看展识当代上海姑娘

气质│看毛尖如何表达上海的“专业性”与“摩登气质”

读书│孙甘露讲述上海国际文学周与思南读书会

杂志│崔欣梳理《上海文学》杂志诸栏目

诗歌│当代上海诗人的疏离与诗意


人物上海姑娘

文/桑逢康


哈德门香烟盒上的女子画像


她——或者说她们——自然是摩登的。蔻丹染红的指尖轻叩着牙关,穿一件鲜红的长旗袍斜倚着玉蓝树拍照,上“新雅”或“冠生园”喝一盅,到电影院看恋爱的罗曼司夹着武侠冒险的电影,打“高尔富”,听“爵士”音乐……如果这一切都玩腻了,她便觉得艳阳的春天太无聊赖,一心渴望着更新奇的力强的刺激。“未来是那么不可知,她只能抓住了现在,发疯似的要求刺激,肉体的官能的刺激!”这便是摩登姑娘们的生活哲学。


——《大家茅盾》

 

 

气质“上海摩登”的清晨

文/毛尖


电影《女理发师》剧照


关于“上海摩登”,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里,都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有关,无论是极尽奢华的大都会生活——汽车、洋房、雪茄、回力球馆等各色娱乐和现代设施,还是先施公司、汇丰银行等象征着上海金融位置的国际符码,上海都在传统空间中占着一个很先进但也相当腐朽的文化位置。因此,“上海摩登”是一个性格分裂的指称。

 

如何面对这个风姿绰约的贬义词,似乎构成了上海研究的一个起点。历史地看,“上海”和“摩登”的确是“天然”勾连在一起,天然组合在一起的。在影像表现中,上海女人也好,上海男人也好,出门前,会下意识地抹下头发整个衣衫看下鞋子——而就因了这出门前两秒钟的自我打量,上海人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被赋予了一种精致的追求,而外地人在这摩登的压力前,也自然而然把上海人当作一种更特异的物种。不过,和一亿个上海人擦肩而过,和一万个上海人打过交道后,我的感觉是,上海人务实,也浪漫;上海人精明,也朴实;上海人世故,也忠厚。

 

在“上海摩登”内部,与时尚腐朽“夜上海”这个传统同枝并存的,其实一直有另外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很多年前,曾经同时出现在穆时英的小说中,左手清晨的普罗,右手夜晚的腐女,而穆时英从出道开始的左手转到之后的右手创作,曾经被视为一个谜,但是,在上海住久了,你会发现,这也不过是这个城市的一体两面。我觉得这跟上海悠久的“专业性”有关,这个专业性,本质上是“上海摩登”的核心部分。我这样说,可能骨子里是想从“上海摩登”中抢救一些东西出来,否则“上海摩登”就永远精神分裂了。

 

而上海的这种专业性,可以同时表征为一种质朴的摩登气质。在“上海摩登”的格局中,男性看女性,不是关注容颜,而是直接领略她们的工作气质,她们的精神面貌,这是一种技术清新感,一种新形象带来的崭新生活感,借此,仅在“声色”“颜值”上被观照的上海形象被重新打造了,这种新的观看方式和格局带有一种“清晨”气质

 

所以,我有时候会想,熙熙攘攘轮番登场的世界,上海可能还是坏得最慢的地方。不是因为此地民风淳朴,民风淳朴的地方常常崩盘最快,上海受制于现代精神中的“专业”,最终把这种专业转化成了一种道德——而在“上海摩登”的语义场中,这种道德可以被视为一种“清晨性”。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

 

 

读书上海国际文学周·思南读书会

文/孙甘露


思南公馆


思南读书会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作家协会,还有黄浦区区委宣传部和思南公馆四家联合主办,到2015年12月19日,思南读书会将满一百期。思南读书会是由上海书展的子活动“上海国际文学周”延伸出来的。“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活动效果很好,社会反响都不错,大家同时反映一年就一个星期的活动太少了,能不能常态化?我们最初和钱军谈的时候,就商量能不能做一个读书会,每周一次。现在看来,每周一期是一件高密度的事情,尤其是一个公共文化活动,选题也是颇费斟酌的。

 

上海每年来来往往的作家、学者非常多,比如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外国作家每年都有十几位;学术会议也非常多——但是这些都局限在专业机构内部。我希望能把资源开放给公众。关于读书会的运作,我们也听了很多的意见。公共活动涉及的面很广,我们尽量综合考虑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使它既有广泛性,同时又保证品质。

 

读书会的场地是免费的,那么活动经费又从哪里来呢?我们请的嘉宾大都是具有相当成就和影响的学者、作家,比如前一阵子来的埃斯普马克等许多外国作家。费用怎么办?思南读书会是个比较穷的读书会,给来宾的费用实际上是非常微薄的车马费,但是做到第93期为止,请了200多人,事先没有一个人提过酬金的事——但是我还是要说参加这个活动的酬金太少了。大家支持这个活动完全是基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环境,是上海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支撑着这个活动坚持办下来。

 

讲文化环境,事情非常多。比如,我们请专家的时候也没有说过这是一个公益性的公共文化的推广活动,但是大家一直在默默地义务帮忙。

 

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会,文化复杂,传统很长,我不会把它简化成一个天堂般的地方,但是思南读书会的活动中确实有很多感人的细节。有一次是下午和晚上连续举办两场,当时是夏天,前一场结束的时候外面还在下雨,会场需要打扫一下,有很多读者还想听晚上的一场,于是就全部自觉地跑到外面排队去了,因为准备听后一场的观众已经在排队了。这个使我非常受触动。我觉得公众在参与公共活动中会带来一种生长性、互动性的文化。思南公馆的员工在思南读书会每一期都会帮助我们维持秩序,包括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大家都会站在边上很专注地听。

 

读书会是一个安安静静读书分享的活动,不求人数多寡。有时人多一点,有时少一点,总体上读者还是蛮稳定的。重要的是尽力提高品质,尝试着坚持做下去,我想这会给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

 

 

杂志《上海文学》与上海书写

文/崔欣


《上海文学》杂志书影


讲到城市或者是城市文学与文化,在中国大陆的范畴里面,我首先想到的是上海。一则上海受明清以来江南市民文化传统的影响,再则作为通商口岸,又有租界,有西方市民意识传入——中西汇合的背景,极具特殊的丰富性。它是压缩饼干式的,浓缩了时间,浓缩了印象,浓缩了人的命运。

 

讲到《上海文学》杂志,它在上海创刊,以上海命名,立足于上海,天然就带有上海的烙印。翻看杂志过往的目录,可以发现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在内容上、栏目上都体现对上海的强调。一个是1995年一整年我们开过一个栏目叫“新市民小说”,这是当时的主编周介人提出的,这个栏目登了不少以都市白领为题材的小说,冒出了如陈丹燕、唐颖等一批上海作家。

 

再就是程乃珊的专栏。她在《上海文学》开过三个专栏,一个是2001年开到2003年的“上海词典”;“上海词典”结束以后,紧接着是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的“上海先生”。这之后间断了9年,到2013年1月,她开了一个栏目叫“天鹅阁”,这个栏目开了5期她就去世了,成为她此生最后一个专栏。我们从她的这些专栏的篇名里,就能看到浓烈的上海气息,如“老克勒”“白相”等上海语汇比比皆是。

 

此外我们还有几个不限人的专栏,一个是2000~2003年的“城市地图”,每期请一个作家,围绕上海某一区域或地标展开他的个人叙事。另一个栏目是“海上回眸”,从2009年1月持续至今,在这个栏目里,地标慢慢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城市人的面貌和气息逐渐凸显出来。

 

还有就是关于“海派文学”的再发现。比如2001年我们请陈子善老师主持了一年的专栏“记忆·时间”,木心的《上海赋》就是在这一专栏里首次发表于大陆的,因为篇幅较长,我们连载了三期。2006年我们还登过40年代潘柳黛小说那种老的海派文学。2000年前后,我们杂志上关于上海的专栏比重还是蛮高的。

 

至于理论栏目,上海文学历来是“理论重镇”,从1990年代开始经常有讨论上海的城市文学、文化方面的理论文章,如李天纲、杨扬等,甚至钱乃荣还在《上海文学》上发过关于沪剧研究的文章。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

 

 

诗歌当代上海诗人笔下的“上海”

文/虞又铭 王毅


上海诗人小组网页截图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当代上海的急速发展是惊人的。当然,这种发展或改变并不总是能令人安然面对,对于诗人而言更是如此。急速的扩张、与传统的脱离、炫入高空的建筑、媚惑的资本空间、不断翻新的生活方式,给上海诗人们带来了莫可名状的疏离之感。这疏离感中,有对现实的震惊和陌生,也有反感与不适应。这其中寄托了诗人们对现实的反思与批判。

 

但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诗人,还是以各种身份移居此地的新上海诗人,都没有被这疏离感所完全占据。在保持着对现实的警醒与批判的同时,诗人们还敏锐地发掘着各种新的诗意——属于都市生活的诗意。我们不能要求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从头到尾都高举批判的大旗,这并不真实。生活在这个复杂的城市,上海诗人们有着复杂的体验。况且,城市生活本身也不断促生出许多新的诗歌创作的视角。在西方,从波德莱尔到艾略特,从威廉斯到克里利,无不是在城市的发展中抒发复杂的诗意,当代的上海诗人们同样如此。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

 

 

延伸阅读


01

《大家茅盾》

作   者:桑逢康

出版年:2013年7月


编辑推荐:对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作了全景式的扫描,重在作品分析——通过对其艺术成就与风格特点的阐释,有助于读者走近茅盾、认识茅盾。



02

《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作   者:张济顺

出版年:2011年5月


名家推荐:一本兼具文化贵族视角与平民情怀的史学著作。作者在“致谢”中提到:“作为一个上海老城厢张家的后代,一个共和国的同龄人,1950年代的上海对我来说绝不是一段冷冰冰的历史。”它是作者向曾经生活在上海这方土地上的市民、亲人和历史致敬的方式之一,它也是一本鉴往知今照亮未来的“上海之书”。——唐小兵


 

03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5)》

主   编:陈圣来

出版年:2015年1月


编辑推荐:对2014年上海文学各方面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回顾、总结和分析,聚集热点议题和现象,直陈写作困境与误区,对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本书不仅直陈了青年作家上海写作的困境,而且对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进行了富有前瞻性的思考。



04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

主   编:陈圣来

出版年:2016年6月


编辑推荐:对2015年及近年来上海文学发展动态进行了多角度的回顾、总结和分析,进而对中国城市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和理论问题予以关注和反思。力图揭示想象、再现、话语对现实城市的塑形,呈现文学城市与现实城市之间复杂的建构性关系,并对诸如“思南读书会”这种成长中的城市文化空间形态给予了热切关注。



05

《上海史话》

作   者:马学强 宋钻友

出版年:2011年12月


编辑推荐:简述了上海的历史以及发展,是了解上海的入门读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微信ID:ssapcn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


《最后的十字军东征》签名本预售中,戳阅读原文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