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建社30周年改革发展纪实

2015-10-3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筚路蓝缕艰难创业,到坚持不懈开拓创新,30年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深耕细作,在中国的学术出版领域开辟出一方天地,成为助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引擎”。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1985年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下达“文出字(85)第235号文件”,同意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号419。同年10月3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成立。


1997年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班子调整,由谢寿光同志全面主持工作。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下发了58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出版社定位,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下简称“社科文献出版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社科院”)直属的全民所有制法人事业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


30年来,特别是1998年第二次创业以来,在中国社科院党组以及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社科文献出版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具备年出版纸质图书1600多种、发稿5.5亿字、承印发行中国社科院院属期刊71种、全年数字化加工图书3174种、文字处理量12亿字、造货码洋2.7亿元、总收入2亿元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拥有350余名员工和6000多平米自有产权办公用房,总体上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构。


回顾30年改革发展之路,我们坚守理念、艰苦创业、磨砺争锋;我们不断突破、创新求变、打造品牌,谱写出一段精彩的创业创新发展史。


立足现实 坚守专业学术出版定位


从成立之初到1997年,社科文献出版社虽然也有所发展,但是所处境况并不乐观,在当时的出版界默默无闻。缺人才、缺资金、出书品种少、市场规模小,唯一的优势就是背靠中国社会科学院丰厚的专家学者资源和学术内容资源。1998年,社科文献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的战略目标,确定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的高端定位,第二次创业征程由此开启。


全方位梳理当时有学术价值的选题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社科院领地丰富的出版资源,将学术图书推向市场。为此,刚调入社科文献主持工作的谢寿光对出版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叫停所有在编项目,在已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中选出5本重新设计、重新编校,并对每一本的书名进行了认真推敲,最终在年底同时推出。出版社精心组织召开了发布会,业内各种媒体对这套书进行了全面报道,当日的《新闻联播》也播出了这一消息。原本发行几百册的书,后来做到了开机首印5000册,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市场反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的成功印证了我们对专业出版的正确定位和对学术图书市场的准确判断。专业学术出版的坚冰一旦被突破,学术出版的资源就被盘活了。随后,社科文献出版社又开发了“皮书系列”、“资本主义研究丛书”、“列国志”、“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全球化译丛”、“社会理论译丛”、“阅读中国系列”等众多丛书、套书。“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的出版理念和“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在二次创业的出版实践中逐步确立。


创新产品 打造学术出版知名品牌


作者有了,选题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打造出版特色和出版品牌的问题了。针对学术图书小众化小批量的特点,社科文献出版社决定实施产品创新战略,通过系列化、市场化之路,集中与整合各类出版资源,形成规模优势。


1998年,以《经济蓝皮书》和《社会蓝皮书》的出版为契机,社科文献出版社开启了皮书出版之路。皮书系列的出版为社科文献带来了重大的突破。2000年,首届皮书工作会议在辽宁葫芦岛市召开。2001年,“皮书”形成“分析与预测”“发展报告”“学术前沿报告”三大产品系列,出版品种数达到16种。2006年,第一本英文版皮书由社科文献与拥有330年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出版。在此后的10余年间,皮书外文出版扩展至英、俄、日三个语种,出版规模达到40余种。2011年,皮书系列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同年2月,“全国皮书研讨会”在京召开,标志着皮书及其研创出版从一个具体出版单位的图书产品和出版活动上升为由中国社科院牵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产品和创新活动。随着品牌的进一步提升和扩展,皮书出版规模达到300余种,成为社科文献产品序列中的第一品牌。而以皮书作为主要内容的皮书数据库自2004年开始建政府奖 • 网络出版物提名奖”,已经与纸版皮书一起成为中国智库面向政府、企业、公众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面向海外传播“中国学术话语”的重要载体。


2002年,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中国社科院重点科研项目“列国志”编辑出版工作全面启动。这一于1999年启动的重大课题,在历时8年之后基本出齐。这是中国出版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世界各国和主要国际组织最新情况的图书,被誉为“21世纪的《海国图志》” 。国家领导人出访也经常调阅“列国志”的相关图书。而以《列国志》为基础扩展而来的国际问题研究成果的出版也成为社科文献众多产品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9月,社科文献出版社启动了新版“列国志”编撰出版工作。2014年,以”列国志”和国际问题类图书为基础内容的列国志数据库上线。


自2011年起,社科文献集中推出一套大型历史知识普及类系列丛书《中国史话》。该系列丛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首批出版共200种,分12个系列,每种图书10万字左右,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礼俗、社会发展、中外关系等不同方面,对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文明发展史和社会进步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与阐述。参与撰写丛书的作者阵容强大,均为各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们以深入浅出、高度精炼的语言,娓娓道来,概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可谓“大家小书”。《中国史话》今后还将陆续分系列、分批次出版,预计最终出版品种数将达到千种。


规模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出版社品牌的提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确定了重点突破的战略,走主题出版之路,有重点地打造优势学科。


在众多专业学科领域中,社会学是社科文献较早涉足的出版领域。在创业初期,以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和多斯桑托斯的《帝国主义与依附》最为著名。第二次创业以来,社会学学科出版渐趋繁荣,我社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学专业出版基地。2002年1月,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出版,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从此,以陆学艺为首的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成为海内外智库和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2003年10月,孙立平所著的《断裂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出版,受到海内外读者的热捧。此外,社科文献还陆续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等国内知名社会学研究院所建立了学术出版基地,推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文库”“北大社会学”“清华社会学讲义”“中山大学社会学文库”等一系列专业学术著作。


社科文献大规模的近代史专业出版缘起于“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声名大噪则源于2007年12月出版的《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以及2009年9月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而在学科领域出版地位的确立则又要从2010年“近世中国”系列作品的推出为开端。此外,社科文献还陆续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立了学术出版基地,推出了一系列近代史专业学术作品。


译著出版是社科文献成立之初的主要出版方向。第二次创业以来,社科文献在前期大量译著出版的基础之上,以主题出版的方式推出了“全球化译丛”“政治理论译丛”“喜玛拉雅学术文库 • 阅读中国系列”“发展研究译丛”等各类译著百余种。2005年,“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作为二十周年献礼推向市场,此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 • 参考系列”“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译丛”“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阅读日本书系”“公民丛书”等系列译著成为社科文献译著出版的新品。2013年,全新打造的译著品牌“甲骨文”成为国内引人瞩目的学术出版新锐,为传统学术出版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


苏联及东欧研究在社科文献出版社有很深的传统。中央书记处批准内部出版发行的34卷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其翔实的资料为不仅为研究世界近现代史、苏联兴亡史、苏联解体的诸多原因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也为省部级干部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理性反思的重要参照。《苏联的最后一年》、《真相与自白》等以及人物传记类如《大元帅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等也深得读者喜爱。日前我们又推出了由沈志华主编的三卷本《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再次体现了社科文献出版社在苏联历史研究方面的优势。


经过30年的积累与沉淀,社科文献出版社形成了以皮书、列国志、中国史话、学术集刊、大型古籍文献为主线的产品集群,确立了社会学、近代史等学科在中国出版业的领先地位。大量优秀学术著作的出版,在极大张扬这些学术中坚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的同时,也为社科文献树立起高端学术出版的品牌特色,使其成为中国学术出版的中坚力量。


整合资源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平台


志于出版却不止于出版。在面向国际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界时,我们不仅把自己当作一家出版机构,更承担起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推广和内容资源整合的使命。


作为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不断提高出版水平实现与社科院科研成果的对接,并通过提供成果的推广、交流平台,使其成果价值得到最大的彰显。自2000年以来,社科文献出版社已成为出版社科院学术成果最多的出版社。2013年起,社科文献出版社承担起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的统一印制、统一发行工作。2015年,社科文献期刊运营平台整合了以中国社科院学术为主的75种优秀学术期刊,平均单期发行总册数超20万册,全年出版发行总期500期。


多年来科文献人深知搭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坚持选题资源的可持续性、作者团队的可持续性、出版形态的可持续性,对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第二次创业以来,社科文献出版社一直与国内外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学术团体广泛合作。2014年10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学术出版基地建设方案》正式颁布,学术资源建设工程开始全面推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资源与前进动力。


以出版平台建设为契机,社科文献出版社通过与地方社科院、高校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的形式,共同构建起皮书年会、集刊年会、中国学术出版年会等不同类型的学术交流平台。其中,每年一度的皮书年会是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早打造的“品牌学术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成为中国学术界应用性成果研究交流的盛会;集刊年会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在学界的大力支持下,社科文献出版社承担起创建平台、树立规范的责任,以期汇聚业内精英,共同推动学术集刊的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社科文献出版的集刊超过110种。社科文献出版社还凭一社之力,连续五年举办了五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历届年会的议题都成为当年中国学术出版的风向标。


2006年社科文献出版社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品牌产品——“皮书系列”的英文版合作出版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将该系列正式定名为“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Yearbooks”(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报告),随后又与斯普林格、牛津、剑桥等二十余家国际出版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力打造跨国专业学术交流平台。面向海外市场先后推出了“皮书系列”“改革开放30年研究书系”“中国梦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丛书”“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等一系列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积极组织学者和编辑参加国际书展,筹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助力中国的学术话语与国际社会以及学术界接轨,推动中国学术海外话语权的扩大和增强。


为推动学术成果价值最大化,多年来,社科文献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构建学术成果发布平台,通过在重点媒体发声,举办发布会、研讨会或者读书沙龙,向社会和大众传播最新的学术理念,学术图书的媒体曝光率居全国出版社前列。


抓住机遇 引领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从纸张制造、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对于出版业来说都是革命性的技术进步,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数字出版必将成为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早在1997年,谢寿光就高瞻远瞩地认为,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提升出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出版社的发展将是出版业必然的选择。社科文献出版社以“做传统出版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为己任,通过出版运营全流程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出版两条主线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成立了电子音像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工作。2002年成立信息化小组,后来发展成为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负责所有数字产品的选题策划及出版社信息化建设,指导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工作。2003年,社科文献出版社首次在品牌图书——皮书系列中附赠皮书光盘,数字出版的效益开始显现,实现了图书数据库以光盘为载体逐步向网络过渡。此后,我们逐步开发了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古籍数据库。2009年皮书数据库正式上线销售,更大规模打开了社科文献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局面。同年,OA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官方网站、英文网站以及中国皮书网改造升级后连同出版社ERP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信息传递更为便捷,电子商务功能大大增强。


201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次在行业内启动信息标准工程,并且自主研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着手构建企业级数据仓库。2014年,社科文献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打造“智慧型出版社”的目标,大胆尝试对传统产品形态和工作流程的再造升级。同时,数字出版也已初步形成了产品设计、内容开发、编辑标引、产品运营、技术支持、营销推广等全流程体系。新版列国志和皮书数据库的上线成为社科文献数字出版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信息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的高度重视和率先应用也让社科文献出版社尝到了甜头。内容与技术融合形成专业数据库为中国数字出版开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2015年社科文献出版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称号。


研发标准 树立出版行业典范


学术出版规范对学术出版的发展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7年,谢寿光来到社科文献出版社便开始着手编创内部学术出版规范工作手册,同年完成第一版《编辑手册》,成为社科文献出版社今天编辑出版工作整个架构的基础。十几年来,经过七八次易稿,目前已经形成《编辑手册》《作者手册》《印制手册》《皮书手册》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并建成内部学术出版规范制度。


2012年,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国内50家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倡导中国学术出版规范发展。同时,社长谢寿光作为《学术出版规范》行业标准的总牵头人,持续推进后续规范的起草工作。


在规范学术出版的同时,我们通过选题三级论证制、专业编辑审稿制、三审三校、印前质检、印后审查以及年底质量评比等制度,保障图书编校质量,树立高端学术出版品质。


建设、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一直是我社坚持不懈的追求。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我们已建立起一支以年轻的硕士、博士为基干,以刚退出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为辅助的编辑队伍。我社还实行新编辑导师辅导制度,选聘社内的资深老编辑担任导师和二审,为新编辑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保障。


深化改革 促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


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事业单位。二次创业伊始就明确提出转变观念,面向市场,迎接挑战。此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绩效考核和人事分配制度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出版企业的特征,于2010年完成转企改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现代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委员会的企业架构大大提升了出版社经营管理水平,为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长期以来,社科文献以“社长负责制”为基础,以“社长办公会”、“社务委员会”参与经营管理的集体领导模式,2004年底开始实行事业部制,按照“量化管理、绩效考核、成本包干、部门核算”的改革原则,编辑部门开始独立策划选题、核算成本、考核利润,建立企业内部的优胜劣汰机制。经过几年的运行和培育,各事业部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日趋成熟,从2011年起逐步向出版分社过渡。我社还参照公司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


随着出版社进入新的快速增长轨道,我们继续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们将加快创新步伐,推动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全面建立适应市场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


人才立业 营造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


社科文献出版社一直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一名员工在这个组织中能够有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希望和机会,为员工打造事业发展平台、良性竞争平台、优质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和员工幸福平台。社科文献出版社从20多人的小社发展成为300多人的大型学术出版机构,其中博士、硕士学历人数超过总人数的40%,有赖于多年来沉淀形成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组织凝聚力。通过丰富的党团活动、文体活动丰富了员工生活,激发了爱岗敬业、和谐融洽、理解包容、永葆激情的风气。


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社科文献出版社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吸纳、评价体制,2014年启动“名编辑工程”,对于在学界有突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编辑,出版社给予特贴、学术假期、出国交流等奖励和政策支持,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我们将着力推进人力资源建设工程,搭建适应出版社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体系,发挥人力资源的战略优势,为再度腾飞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回顾往昔,我们凝聚共识,将“用心、专业、创新、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深深扎根于内心;


面向未来,我们再次出发,向社会践行我们共同的承诺,那就是坚持不懈地持之以恒地为学者、读者提供最快捷、最优质、最专业的服务,实现我们“成为具备独特竞争力的恩文社会科学内容资源经营商和海内外知名的专业学术出版机构”的愿景,共筑学术出版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