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沉稳面对疫情——天津社科院心理专家给您支招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们每天从广播、电视、手机里看到很多防护身体的信息: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但是,因疫情而引发的心理困扰尚未得到足够关注。
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从组织领导、基本原则、制定干预方案、组建队伍、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原则性指导。
2020年1月28日,大年初四,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进行了“天津居民防控疫情调查”,有5066名天津市民参与了调查。其中男性1948人,占38.45%,女性3118人占61.55%。年龄最小10岁,最大90岁,平均年龄44.88+-14.16岁。调查数据显示,在肺炎疫情持续发展的形势下,天津市民中有63.09%有担忧情绪,15.57%的人感到恐惧,10.76%的人有恐慌情绪,8.25%的人感到悲伤,7.3%的人体验到无助,7.07%的人有愤怒;同时,也有40.62%的人表示平静,24.48%的人表示乐观。由于天津市委、市政府对防范疫情反应及时,防范措施到位,给每个天津人带来了足够信心;帮助人们在疫情期间保持心理健康,是迎接疫情挑战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对此,天津社科院组织有关专家撰写一组与应激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为大家应对疫情危机、保持心理健康提供建议。
“好情绪是第一免疫力”
——面对疫情,我们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王小波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 副研究员 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疫情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
1、替代性创伤:通俗讲,就是由于过度接收到他人的创伤信息,而给自己的心理带来创伤(如看到悲惨的死伤场景等)。高发于灾后救援人员,普通大众因看到太多负面信息也可能被引发。情绪表现为持续的愤怒、羞愧、罪恶、忧郁等,很可能被下一次的悲惨信息而击中、崩溃。
2、“网络疑病症”与“肺炎疑病”:大量疫情消息使得人们对肺炎类似症状更加敏感,有的人不断搜索相关信息,越搜越觉得自己感染了肺炎。其特征为:(a)重复且多余的网络搜索行为;(b)累积增加的消极情绪;(c)阻碍正常生活节奏;(d)不断寻求安慰。“肺炎疑病”具体表现为,有些出现低热病人因担心去医院看病被留下而不敢去医院;有些感到被“新型肺炎”包围着,听到各类报道都心惊肉跳;有些患有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为此而导致病情加重;有人怀疑自己已经感染“肺炎”,多次到医院就诊,要求医生尽快给予确诊和治疗。
3、其他因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
(1)宅家焦虑症:因疫情管控不能离家而感到心神不安、坐卧不宁,有失控感。甚至出现出汗、心跳增快、口干等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变得爱发脾气。(2)躯体化:反复量体温,喝热水后量体温(导致体温增加);感无力、疲乏、食欲缺乏、胸闷、憋气等。
(3)抑郁情绪:感到悲观,精神不振,易哭,觉得没意思,食欲不振或暴食,有些出现体重下降。
(4)睡眠障碍:难以入睡和睡眠时间缩短。
(5)强迫症状:反复洗手,手被洗得快要破了;有的出现强迫性思维,不能控制地反复想有关“新型肺炎”的严重后果,为此感到非常痛苦,等等。
二、“面对疫情,我们怎样想?怎样做?”
(一)怎样想?——调整思维视角,保持正向思维
1、“生活节奏放缓,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这个隔离、宅家的低社交春节长假,让我们可以打破以往的生活惯性,陪陪家人、孩子,不用像以往过节那么累了。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都会这么想)
2、注意收取正面信讯。留意报道中的事实和数据(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甄别那些贩卖焦虑的文章不过是为了赚取眼球。
3、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用心、反复对自己说如下的话)
*以往遇到危机,我曾安然渡过,今天的我也可以。
*所有的事件都会过去,困难是暂时的,“生活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
*不管将来怎样,现在我很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
*即使我真的生病了,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我相信国家,相信科学。我看到政府在行动,很多人在帮助大家。
*我关心家人,我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我有能力让自己开心。
*我提醒亲人,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戴口罩,认真洗手和消毒。
*今天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让我有机会收获和成长。
(二)怎样做?——聚焦有效行动
1、减少信息摄取
每天查看疫情信息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1小时之内。不要随意点开微信群里面的链接,在正规官方渠道获取信息。
2、关注日常生活
实际做点什么来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如搜集切实的防护措施,做好交通不便时的生活安排;安排好饮食和锻炼等。
3、面向未来进行规划
考虑假期结束后自己的学业、工作以及个人计划,可以提前进行学习和工作,做好规划预案,让自己心里更踏实。
4、寻求专业帮助
如确有前述心理疾病症状,请不要犹豫,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近日,我市一些心理咨询机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已开通网络心理援助热线。
天津大学心理中心,预约QQ:2990932799
天津市妇联的疫情心理服务热线12338转3和良友疫情防控心理热线022—23254651同步对社会开放,以满足人民群众缓解心理压力的需要。
来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