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周一上班的样子,好像行尸走肉

2017-06-12 媛媛子 Alphabooks


“他们只是开上车去上班啊。你知道,为了工作嘛。”我重复了一遍。“星期一早上总是睡眼惺忪地,有谁上班还会咧着嘴笑啊?”


“我是指他们看起来失魂落魄的,”她说“好像全都是行尸走肉,怎么像是去奔丧一样!”



《禅与摩托车修理艺术》这本书有很多标签:


一本连续被121家出版社拒稿的畅销书;

一本附在软件开发教材参考文献中的书;

一本你以为它讲的是技术然而并不是的书;

一本程序猿必读的文学书……


而我想给它加上的标签是:一本职场半熟人士必备指南——它也许可以让你与工作这件事和解。

 


这本名字古怪的哲学书,里面有大段的哲学独白:关于苏格拉底,关于柏拉图、大卫·休谟,关于理性哲学、形而上学、主客体二元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机械论与神秘主义的……听起来,应该是相当晦涩、枯燥、乏味的了,但它却是一本畅销了500多万册的现象级出版物

 

在1984年出版的10周年纪念版的编后记里面,作者分析这本书畅销的原因时说,这本书是一个文化载体,它刚好顺应了1970S美国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表达了人们想要表达的困惑,为人们的探寻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解答,因此得以畅销。而那时美国人的困惑,也许也是我们现在的困惑;书里的解答,也许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选择。

 

🔺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的嬉皮士


回顾70年代的美国,那时正是后嬉皮士文化时代。在50~60年代,人们用嬉皮士来抵抗美国正统文化所宣称物质消费主义和理性主义。但到了70年代,嬉皮士文化逐渐没落,他们所推崇的自由并没有解决世界的社会问题,反而演变成了问题的一部分。这时候这本书的出版就刚好为后嬉皮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出口。既不拘泥于正统文化所宣扬的物质的、理性的价值追求,也不仅仅是空洞的自由,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古典理性和浪漫感性的融合,一种平和的心里状态和“关心”的态度。

 

梳理一下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状态,不难发现,我们和1970s美国年轻人的状况很相似。他们与我们,都是没有经济压力的一代,被宠坏的一代,挑战传统、张扬自我的一代,但同时也都是容易迷失的一代,在自由和规则的冲突之中焦虑的一代。而这种冲突集中表现出来的地方就是职场:一边是随性肆意和浪漫梦想,一边是工作的重复、琐碎和条条框框;一方面是诗与远方所代表的自由,另一方面是理性和消费主义的扩张所导致的紧张和忙碌。70年代的美国人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工作得不开心。我们被困在这种冲突之中。


🔺 作者与儿子在路上


“都是那些那些迎面而来的车子里的人,”她说,“头一个脸上的表情看起来这么难看,第二个也是。一个接一个,每个人都很不高兴。”


“他们只是开上车去上班啊。”她观察得很仔细,但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劲。“你知道,为了工作嘛。”我重复了一遍。“星期一早上总是睡眼惺忪地,有谁上班还会咧着嘴笑啊?”


“我是指他们看起来失魂落魄的,”她说“好像全都是行尸走肉,怎么像是去奔丧一样!”


🔺摄影师迈克尔•沃夫作品《东京压缩》:挤在东京地铁里去上班的人们

 

“高高兴兴上班”几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似乎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幸运,于是工作总是不开心。每个工作日的早高峰,我们淡漠地加入汹涌却疲惫、乏味、失魂落魄、死气沉沉的人流,有如奔丧一般奔赴工作场所。每当谈起自己的工作,我们习惯性谈起的是同事关系、公司氛围、工作福利等工作的周边产品,而不是工作内容本身。我们在谈论工作,却从来没有真正谈论工作。人和工作是疏离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我们像旁观者一样工作,但在事实上我们又是局中人。“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也许是我们工作得不开心、不够好的症结。就像把作者的摩托车越修越坏的那个维修师傅一样:


“虽然他们看起来随和友善轻松自在,但是却没有投入到工作之中,他们就像是旁观者一样,你会觉得他们只是在那儿晃来晃去,然后接过别人递给他们的扳手。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认同感,不会说:我是师傅。一旦到了下午五点,八小时一满,你知道他们会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即刻离开,然后尽可能地不去想他们的工作……他们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关心它。”

 

我们有很多借口可以来解释这种工作与人的分离、旁观者的工作状态,例如,“不感兴趣”“不喜欢”“工作本来就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而往往在说出这些借口的时候,还有一丝自我责备,甚至自我放弃在里面:怎么可以仅仅因为自己不喜欢,就工作成了这种样子呢?而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哲学的解释,没有责备,为我们辩护,也为我们指路。

 

🔺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 


在作者看来,这种工作与人的分离、旁观者的工作状态,是古典认知和浪漫认知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间的分歧。偏向古典认知的人,会对一个发动机或者电子仪表着迷,他可以看到数据、机械和线条背后的关系、形式和意义;而偏向浪漫认知的人看到的只是发动机的表象,丑陋、复杂而枯燥无味。对于浪漫的人来说,古典的方式是沉闷且呆滞的;而对于古典的人来说,浪漫的方式则流于表面、没有理性、不可信任。而人的思考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误解和看轻另一种形式。于是,我们总是用浪漫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工作中的流程、规则和沉闷,或者总是用古典主义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的意外和多变,就陷入了不开心的陷阱。这种对立和分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必责怪自己过多,要怪就怪苏格拉底吧。

 

作者找到的避开这个陷阱的方法,有点玄乎:我们需要在工作中找到“良质”,一个类似于老子所说的“道”的东西。作者自己也不能定义“良质”到底是什么,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他指出了接近“良质”的方法:关心。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关心”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词语,它首先要求我们去接纳一个事物,然后全方位的照顾它。接纳意味着我们要走出僵化的价值观,从新的角度衡量事物,例如:仪器或流程是古典的理性的,但是他们所代表的理念却是浪漫的感性的。要在内心固执抵抗的时候,去了解所抵抗的事物。而当说到“照顾”的时候,则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动词。就如照顾自己的亲人、孩子,需要我们付出热忱,培养出有自己个性的工作作品。最接近的解释可能是“匠人精神”了:真正地投入工作之中,专注于工作本身,让自己不要与工作疏离,从而找到古典理性和浪漫感性之间的一种平衡。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工作之中物我两忘的“良质”境界,但是如作者所说:只要不断去接近,就会有意外的惊喜发生。




-戳关键词阅读往期精选-


阿米尔汗 | 胡歌 | 投稿 | 诗人 | 火星移民 | 朗读者 | 三岛由纪夫王小波 | 橙子 | 猥琐的明信片 | 诺贝尔 | 姿势 | 鲁迅 | 叔本华 | 奥斯维辛 | 顾城 | 陈忠实 | 文洁若 | 独处 | 教育 | 巴以冲突 | 文具控 | 恋物癖 | 书单 | 雨果奖 | 枕边书 | 草间弥生 | 一念之合 | 印度 | 北上广 | 湘南 | 自由 | 时代 | 二次元 | 进化 | 求索 | 啪啪啪 | 丁丁 | 戛纳电影节 | 樊小纯 | 同志电影 | 定义艺术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