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艺术为山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2017-01-23 校团委 西南科技大学共青团

◆ ◆ ◆ ◆

用艺术为山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中国文联、西南科技大学陇南文艺支教综述

◆ ◆ ◆ ◆

对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的王坤来说,每周一下午都是他最期待的,因为这一天有他最喜欢的音乐课,有他最喜欢的音乐老师。给王坤班上课的音乐老师叫做蒲星辰,是西南科技大学第六批赴陇南支教的团员之一。蒲星辰的到来,给音乐教师紧缺的安化中心小学注入了新鲜力量,让孩子们又回到了音乐的课堂、接收音乐的滋养。和蒲星辰一起到来的其他9位同学,也分别被分配在3所农村学校,开展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课教学活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10位支教老师深受学生的欢迎。

而这,只是西南科技大学赴陇南开展文艺支教活动的一个剪影。从2013年中国文联招募第一批志愿者开始,西南科技大学便积极参与其中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参与该项目的高校,三年来,该校已连续派出6批文艺志愿者共60人赴陇南开展支教活动,包括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小学7所。文艺支教活动,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陇南市武都区农村孩子的心间,爱心的浸润、艺术的滋养,为偏远农村孩子插上了艺术梦想的翅膀。

在边远山区播撒文艺种子

武都区马街小学在“5.12”地震后重建,新建的学校拥有了多功能的音乐教室、专门的美术教室、现代化的操场,然而,由于艺术课老师的缺乏,孩子们的艺术教育完全跟不上,完整地上一学期音乐课、美术课或成为孩子们的一种奢望。陇南市的很多学校,都和马街小学的情况一样,相比数学语文等主课老师,艺术课的老师极度缺乏,都是其他老师或者学幼教专业的老师兼任。他们特别需要真正具有艺术专长,经过专门训练的文艺工作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3月5日至17日,中国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启动。按照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结合、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文联文艺志愿者试点项目选派文艺工作者和艺术院校师生,到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文艺支教志愿服务,提升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水平和文艺素质。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西南科技大学,这所地处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的高等学府,始终把服务社会的重任抗在肩上,积极响应中国文联文艺支教的号召,发挥学校音乐、美术、体育的专业优势,有幸成为中国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的西部唯一参与的高校。2013年,学校在文艺学院、体育学科部选派了20名优秀师生到陇南开展支教活动;2014年起,学校面向全校具有艺术特长的师生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报名的师生络绎不绝……学校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让支教志愿者都能圆满的完成任务。三年来,西南科技大学文艺支教志愿者在甘肃省陇南市安化中心小学、两水中心小学、马街中心小学、马街小学以及马街初级中学开展支教活动,共授课12000多课时,直接受益学生达10000余人。

学校有了激情与活力

“铃铃铃……”,十点下课铃声刚响,马街小学的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集合到操场,开始他们的课间操。而此时,广播里响起的不是传统广播体操的音乐,而是一首特色的乐曲,跟随着音乐,几百名学生欢快地跳了起来,尽情享受着舞蹈带来的快乐。马街小学的独特课间操,成为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

在西南科技大学文艺支教志愿者来这里前,马街小学也和其他很多学校一样,没有专业的音乐和舞蹈老师,学生们的音乐、舞蹈课时有时无。特色课间操,是西南科技大学音乐表演专业陈友情和杨立朋最早为马街小学创造的。动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课间操音乐、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笑脸还有参差不齐的动作,孩子们对舞蹈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马街小学的特色课间操已经成为学校引以为傲的校园文化。

马街小学的教学楼前,“以艺促全,全面发展”的几个办学特色大字赫然在目。然而,由于专业艺术老师的缺乏,艺术教育一直是农村学校的短板所在,“以艺促全”有时候变成了一纸空谈。西南科技大学文艺支教志愿者张雅洁的到来,让马街小学的“以艺促全”有了起色。张雅洁是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的专业老师,一来到这里,她就被深深震撼了,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还有从一双双眼睛里发出的对艺术的渴望。结合自己的特长,张雅洁组建了马街小学舞蹈队,教的第一个舞蹈就是《剪纸姑娘》,2013年6月,一经演出反响激烈,从而改变了学生和家长对“艺术”的理解。在张雅洁的带动下,马街小学开设了舞蹈、音乐、美术等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尽情享受艺术的魅力。

文艺支教志愿者的到来,为每一所学校都注入了新鲜活力。孩子们开始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学会了唱歌、学会了跳舞,还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画画、做手工,艺术学习的喜悦,在一张张纯真的小脸上绽放出光芒。

用爱心温暖贫困学子

第三批赴陇南支教团成员杨辛荣被安排到了安化中心小学,她赶上学校音乐老师请假的空缺,带起了全校的音乐课与合唱队。

合唱队的一个忧郁的小孩引起了杨辛荣的注意,她叫小霞,几度休学的她14岁才上上三年级。小霞五岁的时候父亲重病,母亲带着她出走改嫁。后来母亲又为现在的家庭生下了一个弟弟。但两年前因为家庭困难,继父与母亲先后离家出走,抛弃了她和四岁的弟弟。现在家中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不仅要干农活,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读书,生活十分困难。

在得知小霞的情况后,辛荣第一时间向她的专业老师刘芬求助。刘芬老师了解后,一家人用最快的时间驱车去到了陇南小霞的家里。在了解到小霞情况后,刘芬老师当即决定每月资助小霞两百元的生活费,还有每学期的学费。

 杨辛荣发现学校里大多数的小孩一直穿校服没换过,询问校长才知道,学校的孩子基本上都缺衣服穿,根本就没有换洗的衣服。得知这个情况后,杨辛荣感到心酸。学期末,杨辛荣回学校参加考试期间,面向老师同学收集了近200件衣服。看到孩子们拿到衣服时脸上的喜悦,杨辛荣也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想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传授给孩子们所要知道的一切,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更加积极乐观,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文艺支教志愿服务中,为山区孩子带来光亮”。

和杨辛荣一样,许多参加支教的志愿者们都与支教的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支教结束后,仍多次返回到学校看望老师和学生,尽可能的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到学校献爱心,为山区小学孩子带去温暖。


志愿者收获满满

陈辅洋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幸成为陇南文艺支教的志愿者之一,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能来到“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5春节大联欢”的舞台,与众多文艺界大腕共联欢。现在的陈辅洋,已经是西南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这段支教经历带给他的触动,让他现在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努力把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学生们。

陇南市武都区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在学校周围租房陪他们读书。还有一部分来自山里的藏族学生,平时生活学习都在学校。他们大的五年级小的一年级,除了周末个别家长会来帮自己的孩子洗衣服之外,其余都是他们自己来完成。这样的环境把这里的孩子都锻炼得很独立。针对这个特殊情况,陈辅洋成立了各个年级的音乐课外兴趣小组班,孩子们的热情感动着他,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也让他更加有自信和勇气,正所谓“教学相长”,他在这里受益颇丰。

西南科技大学的音乐教师王丽萍,是第一批到陇南开展支教的志愿者之一,她服务的地点是甘肃陇南安化初级中学。第一次上课,王丽萍就被震撼了,孩子们脸蛋脏脏的,还带着高原红,但他们却使劲地、用最大的声量唱起他们熟悉的歌,没有标准的发音、没有准确的乐感,但这是她从来没听过的纯洁、干净的歌声,孩子们歌声中流淌的热爱与激情深深打动着她。对比起自己在大学里的授课对象,王丽萍更加珍惜与这些支教的孩子的相处时光,她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爱心,用音乐滋养每一个孩子。支教结束时,王丽萍舍不得孩子们,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和更多的专业老师到偏远山区,给孩子们带去系统的艺术教育。

参加过支教的志愿者们都表示,自己用几个月的时间,做对了一件一生受益的事情,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如何让爱心更好地传递?如何让文艺支教活动惠及更多的山区孩子?西南科技大学一直在不断探索中。除了定期招募优秀志愿者到陇南开展3—4个月的长期支教活动外,西南科技大学还会组织文艺骨干不定期到陇南市开展文艺慰问演出活动,用生动的艺术形式让艺术教育入家长、老师、学生的心和脑,用艺术熏陶孩子们的情操。

今年9月27日,西南科技大学校团委、文艺学院、体育学科部主要负责人一起前往甘肃省陇南县,与武都区教育局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接收志愿服务的小学校长们,纷纷表达着对支教志愿者的感激。双方在所需要专业教师的方向、提升教师学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西南科技大学将会为陇南艺术教育作出更大的努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艺术教育的熏陶与滋养不在一朝一夕,相信在中国文联和西南科技大学的共同努力下,能让陇南更多山区孩子受益,点燃孩子们的艺术梦想,用艺术为孩子们插上腾飞的翅膀,让艺术之花在陇上江南散发芬芳。

-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王娟、赵洋

编辑|洪雅静

指导老师|郭娟娟、向香源

责任编辑|薛峰

小科现面向西南科大学子长期征稿

欢迎大家将稿件发送至

1458146232@qq.com

具体征稿启事请戳:

小科约稿|和我们一起,发现科大的另一种可能

往期精彩

两年,有幸在中科大交流学习

来自西南科大的传送门

系统更新|萌小科版假日安排表ver.2017上线

柬埔寨十天四城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