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见字如晤】第9期|真正的修行是遇见你自己

2017-04-27 西南科技大学共青团


温馨提示:建议戴上耳机,效果更佳哦

真正的修行是遇见你自己

作者|南怀瑾        朗读|怀之 女士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


  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问题打乱了我们的修行。其实修行与生活是一体的,修行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离开了生活谈修行,总不免是在逃避问题……



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

修行,总会让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隐士,幕天席地,禅坐、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众生的意义。

然而修行的定义绝非如此狭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来”独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

平衡工作与家庭、压力与健康……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反而更能让我们看清生活的原貌。


  不要把修行变成一种逃避现实生活或烦恼的借口。修行不是一种逃跑的方式,修道不是修一条逃跑的道儿,修行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


  当修行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是入口。


  每一个问题都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都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都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都是道场,每一个念头都是道场。



  如果你的婚姻有问题,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与同事的矛盾就是道场;如果你陷入生活的无聊,这无聊感就是道场;如果你出现了资金的问题,钱就是道场;如果你畏惧生死,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道场在你的每一个受难处,修行必须从那里进行。


  不要绕过问题而跑到寺庙、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去玄谈修道,去冥想或打坐,去念阿弥陀佛或《大悲咒》。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你自己。修行应该是哪里有问题在哪里修,直到修通这个问题。在寺庙、在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心情好,没问题,但那有什么用?



修行也不是向他人显示你的自我:“看我修行得多好。”“我是一个修行者。”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显示:“看,这个问题难不住我。”





南怀瑾

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名家评价

南怀瑾的写作,是学术通俗化的一种成功尝试。

——复旦大学历史教师姜义华

南怀瑾看似严厉,但说话常常诙谐幽默,是弟子们心里的老顽童。他认为自己是属于社会的,天下的儿女就是他的儿女。他有四个理念:共产主义理想;资本主义财富;社会主义福利;中国文化精神。

——南怀瑾弟子张耀武

南怀瑾不畏人言,为大陆和台湾两岸和平发展奔走,虽然临终功亏一篑,但仍然功不可没。

——中国统一联盟发起人之一邓可瑾

南怀瑾没有被任何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文化所束缚。他写了那么多传统文化的书,但在他身上人们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后遗症,不做作。

——台湾曾子南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曾王君

南怀瑾“在讲解中调动其平生读书、实践、阅世、思考、教人所得之深厚学养和独到观点,游乎经史子集之中,博征佛道乃至西方宗教学术观点,不论出世入世,评比精义,正说反说,更提示《庄子》出入禅道的旨意,且以通俗话语,深入浅出,为读者开启智慧之门户。”

——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历史学家李伟国评价

投稿方式及内容:

发送邮件至:1458146232@qq.com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并联系我们

内容:您原创或喜欢的经典文章及配乐

见字如晤

真情诵天下,漫笔话人生

这是一个以声会友的平台

欢迎广大声音爱好者惠临投稿

愿你我在声音的舞台上,任心灵自在翩跹

-新媒体中心出品-

 设备支持|龙山之声广播站 

文字策划|付文鹏

后期剪辑|吴际

编辑|游佳宇

指导老师|李明昊

小科现面向西南科大学子长期征稿

欢迎大家将稿件发送至

1458146232@qq.com

具体征稿启事请戳:

小科约稿|和我们一起,发现科大的另一种可能

往期精彩

致想要转专业的逐梦者们

晨起读书兴味长,人如风景字如香

关于表彰西南科技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优秀项目的决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