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村】学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下)希望大家有兴趣看完 受益匪浅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彼佛’指超日月光佛。前十一位或许曾亲近过,但此主要指第十二位。超日月光佛教我修念佛三昧。
平常说念佛有四种:实相、观想、观像、持名。实相乃通途的修行法门,因此,蕅益大师解释楞严经到念佛圆通章时,把念佛分成三种说明:一、念自佛,二、念他佛,三、双念自他佛。‘念自佛’就是实相念佛,念自己本性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便是实相理体,如禅宗参自家本来面目,法华经之‘求证如来实相’,都属实相念佛,即念自佛。‘念他佛’如念阿弥陀佛、药师如来、观世音菩萨等,有念之对象,对方是教所念,谓念他佛。念自佛,也念他佛,两种并修,是‘双念自他佛’。观想、观像都出自观经。本章著重于持名念佛。
约通途论,菩萨从初发心到等觉,没有不修念佛法门的,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亲近文殊菩萨,文殊教发菩提心后,往南方参德云比丘,第一位善知识就教他修念佛法门,五十三位善知识参圆满,最后普贤菩萨,教修十大愿,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菩萨道从始至终不离念佛法门。不离的原因,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娑论都说:初心菩萨,犹如幼鸟,只可缠枝,在树枝间走跳,不能翔空致远,因此,不可离开母鸟。比喻初心菩萨,不能离佛,要常念佛、亲近佛,否则,道业难成。
大势至菩萨初发心时,超日月光佛就教他修念佛三昧。‘三昧’属旧译,新译三摩提或三摩地。修行成就定功,心不散乱,如水澄净,不生涟漪,与所修法门,打成一片,谓之三昧。念佛者,心与佛相应,念念不忘佛,事理圆融,自他不二,能所双亡,便是证得念佛三昧。
在四种念佛中,现约持名念佛言,因初学凡夫,依持名念佛较易入门,持名也有事念、理念的差别。所谓事念,即以心为能念,佛为我所念,心唯佛是念,心与佛不相舍离。古德说:事念的修持,要做到内心只有一句佛号及净土之依正庄严,除此外,不缘其他杂念。念佛,念念从心起,从口出,从耳入,字字分明,轮转不息,相续不断,不昏沉,不散乱。若念久口干,则心念口不念,宁可心念口不念,切莫口念心不念,若口念心乱,得不到利益,假使能做到这种程度,事念就达成了。进而念到心佛一如,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不一不异,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的当体就是阿弥陀佛,除此外,没第二念,即是到了心佛一如,自他不二的理念境界,事念理念达成,就得念佛三昧,入此甚深正定中,便能开发妙慧,断烦恼,了生死。念佛的人,临终起码要有降伏妄念的功夫,贪嗔痴不起现行,正念分明,切愿求生,除圣号、切愿外,更无他念,才是事一心境界,往生便无障碍。这只是初步,若论彻底,要做到理一心,断见思惑,方是究竟。凡夫处于五浊恶世,要做到这等功失,谈何容易!声闻最利根须费时三生,钝根六十劫,才能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假使能破除见思惑,不往生也能了生死。因此,念佛法门的殊胜处,在只须伏惑,烦恼种子不起现行,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就能往生。但功夫要在平时,否则,欲求临终正念分明,愿力现前,无所障碍,非常困难!下用比喻,说明念佛方法。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譬如有甲、乙两人,本是朋友,甲专念乙,乙不念甲,完全不记得甲,这两人,纵使相遇,等同未遇,见面如同不见,甲虽见到乙,认识乙,乙却不见不识,原因是乙根本忘了甲。这比喻佛常念众生,时时在众生心中显现,但众生不念佛,不认得佛。十方诸佛,殷念众生,怜愍众生,刹那不舍,可惜,众生迷于五欲,背觉合尘,一点也不肯回光返照,佛虽现前,视若无睹,当面错过。其实,诸佛菩萨常在世间,只因众生不相忆念,所以‘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俗话说:‘遇仙不识仙。’佛菩萨虽常示现世间,但一旦被识破,则去无踪影。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在第四种上说,佛开示菩萨及大阿罗汉,若示现世间度化众生,身分暴露,不宜久住,恐众生生爱著、邪见,反弄巧成拙。所以,真正佛菩萨示现,绝不会自暴身分,只有邪魔外道,才会自称某佛某菩萨化身。大家若碰到这一类情形,当知其虚假不实。中国佛教史上,有许多示现事迹,结果都是如此,除非如宋朝济颠和尚,示疯颠相遮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摸不透,猜不著,可稍许久住,若示如常人,一旦被知,绝不稍留。如唐朝之寒山、拾得、丰干,丰干禅师是弥陀化身,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平日疯疯颠颠,有如嬉痞,装疯卖傻,根本看不出是菩萨化身。当时闾丘胤,欲至台州府任知府,将赴任时,头疼不已,医药无效,闾虽信三宝,但非深信,一天,来了一个出家人,就是丰干禅师,取水持咒,用指沾水,拍其额头三下,病即愈,非常欢喜!于是请问禅师,驻锡何处?告言:住天台山国清寺。再问:弟子正要往台州任知府,不知国清寺还有其他高僧吗?丰干禅师答:‘我不算数,有寒山、拾得,二位是文殊、普贤菩萨化身。’闾上任三天,即访天台,见知客,说明来意。知客师吓坏了,以为这两位疯和尚,不知何时得罪了官方,不及通报,引至厨房,只见两人披头散发,以残饭菜渣为食,衣著褴褛,嘻嘻哈哈,不知所云。闾丘胤五体投地顶礼说:二位大士出现世间度众,弟子不知,请受弟子一拜。两人同声问:谁教你来的?答:丰干禅师。二人边跑边嚷,丰干饶舌!丰干饶舌!弥陀不拜,礼我何为?闾丘胤迫至寒岩,见石门一关,从此,消声匿迹。闾懊恼不已,认为大菩萨示现,竟受人欺,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当时,唯国清寺方丈和尚,明心见性,知其真实身分,寺众皆不知,没人瞧得起他们。闾丘胤寻视寒岩,抄下寒山诗,流通纪念,今人所见寒山诗钞即是。
拾得诗较少,示如凡夫,由国清寺方丈从路边拾回,故名拾得,意思是拣回来的。长大后在寺中修行,与寒山结为至友,两人装疯卖傻的过日子,寒山从何而来?没人知道!
丰干禅师,也没人知道是弥陀化身,现禅师身,平时也没什么表现,因治愈闾丘胤的头痛,由此,得知寒山拾得的本迹,也由此因缘,知道丰干原是弥陀化身,从此,丰干也隐而不见了。这便是‘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国清寺的人,日日与弥陀、文殊、普贤共处相见,竟日日错过,视若无睹。弥勒菩萨也一样,若非入灭时写下‘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的偈颂,大家也不知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化身。寒山诗警策世人处甚多,直到今天,还受许多人欣赏研究,学佛人尤其出家众,更应多读。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二人’即甲乙二人,相互忆念,既深且切,不但今生,‘从生至生’,生生世世,‘同于形影’像身与影般,‘不相乖异’,不相违背舍离。
前说佛恒念众生,众生却不念佛,见如不见,逢若未逢。假使众生念佛,如佛念众生般,‘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念佛要念到除佛外,无第二念,才是深念,能如是心心相应,‘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则不仅今生,甚至生生世世,都如影随形,不相舍离。人在阳光下,有形必有影,形正则影端,人动影也移,走到那影跟到那,‘不相乖异’乖,违背;异,离开。绝不会互相违背离开。众生念佛,如佛念众生,当然就不会离开佛心如影随形,常在佛左右。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理和前面二人相忆同,但以母子为喻,更恳切,更能体会佛的大慈大悲。
十方诸佛,悲愍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像母亲思念孩子。为何不用如‘父’忆子呢?因儿女是母亲怀胎十月,三年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辛苦抚育,方得成长,年岁渐长,读书就业,逾时未返,母亲倚门盼望,担心安全,心焦如焚,对儿女永远牵肠挂肚,所以,以母忆子喻之。其实,佛怜念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胜母爱百千万倍。世间子女,若忤逆不孝,屡伤母心,父母也会厌离,甚至脱离母子关系。佛则不然,对造恶业毁谤的众生,恐其堕落,更加愍念费心,不忍舍弃,较母爱有过之而无不及,故莫空劳佛慈,辜负佛恩。‘若子逃逝,虽忆何为?’慈母忆子,子离家出走,弃母而去,母虽忆念,又有何用呢?义为佛度众生,必须有缘,众生远离佛,不生信仰,不受教化,佛也没办法。佛有三不能:一、无缘不能度。二、定业不能移。众生业力现前,须受果报,佛也无力改变,因自作自受,佛只能作增上缘,严重定业,佛也不能移。三、佛不能度尽众生界。佛发愿要广度一切众生,但不能度尽众生界,虽如此,佛之愿力、道力,仍念念不忘众生。法华经信解品中,穷子甘受贫苦生活,舍父逃逝,宁可乞食,也不肯回家,作父母的又有什么办法呢?就如佛世时的城东老母,及凶恶之村,佛与其无缘,不能度化,唯目犍连能为,是神通关系吗?不是!若论神通,佛更超胜,只因多生前,彼村村人,皆为山中毒蜂,如今之虎头蜂伤人,居民欲用火烧,时目犍连是樵夫,脱衣保护,送往他处,因而结下善缘。今生业满,转生人道,又共居一村,恶性犹存,非目犍连尊者,不能教化,他人去,恐有生命危险!尊者入村,果然各各欢喜迎接。为其说法,皈依信受,作三宝弟子。可见,有缘方成。所以,众生要与佛多结缘,莫把佛当作万能。‘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没和三宝结缘,佛想度也莫可奈何!世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目前据统计,台湾学佛者不少,真论起来,也不见得多,还有许多为非作歹的,仍远离佛,原因就在没跟三宝结缘。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违远就是前面的乖异。孝顺的儿女,不得已外出工作,心也念著母亲,古有孝子上山砍柴,母因事咬指,而子心痛,赶紧返家,母子连心故有此感应。子忆母,如母忆子,母子缘深,纵经多劫,也不相舍离。念佛该如何念呢?应该像佛念众生一样,众生视佛如慈母,心心相忆,方能与佛打成一片,心佛一如。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忆和念有什么差别呢?心常惦记著叫忆,譬如我们每天为衣食奔波,不工作不行,心仍不忘一句阿弥陀佛,不忘极乐依正,再忙都记著。今心曰念,当下这一念心念佛,不念过去、未来,有人写念,是错的,那是口念心不念,憨山大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口念佛,心妄想,如鱼喝水,嘴动个没停,一滴也没下肚,从两鳃流出,得不到利益,因此,念佛重在心念,宁可心念口不念,切莫口念心不念。
‘忆’心中记挂著,有这件事必须做。‘念’从心起,从口出,由耳入,如是心起、口出、耳入,轮转不息,为求专心,不妨记数,印祖教人三三四的十念法,字字分明,再加密记,妄念不易生。念佛若不用心,溜口而过,念经持咒也一样,经咒背得滚瓜烂熟,稍不注意,口中南无喝啰怛那,心中依旧可以打妄想,这样,念得再多,又有什么利益呢?!所以,念佛一定要作意,不作意则心不专。
有人觉得不念佛没妄想,越念心中妄想愈多,其实,不念佛一样多妄想,只是没察觉而已,如屋内尘埃飞舞,但肉眼看不到,一道阳光透进来,才知微尘无数。平常自觉没妄想,就好像肉眼看不见微尘,透过念佛,才发觉妄想纷飞。妄想多莫勉强压制,古德说:‘对治妄想,不制不随。’妄想未起,不强制不令起,‘我不让他打妄想’,这便是妄想。妄想已生,不跟随,好比牛偷吃农作物,要立刻警觉拉住,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又说:‘欲除妄想徒增病’,只管念佛,不理他,久之,正念多则妄念少,念佛就是以正念易妄念,否则,妄想无从对治。有人说:什么都别想,修无念功夫。却不知‘什么都别想,只修无念’,就是妄想。不妄想或我没打妄想,全都是妄想,第六意识就缘这个念头。所以,宁可将心放在佛号上,不但念阿弥陀佛,念观音、弥勒、地藏等圣号都一样,能这般修行,念念执持,‘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佛法讲因果,现在念佛,将来必定见佛,是因果相应。‘现前’即现在,现在这一生就见佛。古德专修,如初祖远公,于定中三见西方三圣,并没说。所以,见胜境莫轻说,否则,胜境反成魔。远公临终前,再睹圣境,知往生时至,方告大众,今生念佛,已三见圣境了。念佛功夫如初祖,当生便可见佛。二祖善导大师称一声名号,则出一道光明。少康大师凡称佛名,口出阿弥陀佛像,便是当生见佛的明证,不须待往生。除了高僧大德,凡夫能见吗?只要念佛功夫纯热,照样能见。往生集载:古代女子须学织布,葛济之妻纪氏,织工熟稔,信愿真切,养成边织布边念佛的习惯,手动心口即念佛,一日,方织不久,拾头见云日晴朗,忽有幢旛宝盖从西方来,阿弥陀佛金色晃耀,庄严无比,停梭瞻仰,呼葛济之同观礼拜,葛素信道家修仙之法,只见半身,下被云遮,夫人见全身,葛从此弃道向佛。可见只要深信切愿力行,一样能见。
从古至今,穷苦人家,才知修行,富者正享受,富贵学道难,被痴福迷住了,不信但看高僧传,历代高僧,十之八九,皆苦修而成,绝无天生弥勒、自然释迦,以逆境作增上缘,知苦力修,故现前见佛。但不可强求见佛,一心想见,爱著之心,易遭魔境,无意中见到,才是真的。葛夫人、初祖远公等,皆不见而见,并非有心求见。想见、求见,即是妄想。只要认真忆佛念佛,念念不离佛,一意求生西方,现生见不见无所谓,临终正念分明,能往生,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不要勉强,过度求感应,反生障碍,现前能见固然好,不见也无妨,临终佛接引,何愁不见佛!
‘当来’有二说:一、临终心不颠倒,佛现前迎接,便得见佛。二、往生以后,花开见佛悟无生,决定见佛无疑。
去佛不远。
离佛不会很远。既然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当然去佛不远。去佛不远,也可说是离成佛不远,因若能往生,得不退转,福慧修满,离成佛时间也不会太远。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不须假借其他方便法,就得开悟。‘心开’简单讲,就是开悟。念佛得一心,便是开悟,莫以为参禅才能悟,开悟非禅之专利。今生虽未悟,‘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要求开悟,这个方法最简捷,不须假借其他方便。参禅须借参话头,参如何是西来大意?念佛是谁?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等。教下修行须修观,如华严宗之法界观,天台之三止三观,般若三空观等,都是方便。‘方便’就是求悟前的助缘,帮助开悟的方法。譬如:眼能见物,也须假借方便才能见,若无日、月、灯之光线,纵有能见之力,没光作助缘,也看不到东西,发挥不了见的作用。教下宗门都须假借修观、参话头,修观、参话头就像日月灯光的方便一样。有的一个方便还不够,须二、三个助缘才行,如老人眼花,视力模糊,虽有光线,仍看不清楚,得戴老花眼镜,眼镜就是方便中的方便,多了一层助缘,其他法门,有的须多重方便,才达目的。念佛法门不必,念佛的当体就是方便,一句阿弥陀佛便可,因佛光常照故,只要精进,就能见佛。有人认为念佛法门属他力教,易行道,因仗佛力故。其实,仗佛力也要靠自力,前说‘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佛愿度众生,众生不受度,又奈何!因此,自他二力皆须,自力为亲因,佛力是助缘,念佛法门殊胜在仗他力,不必全靠自力。其他法门须假方便,因全靠自力的缘故。念佛有佛加被护持,自己精进,自他二力相合,才能达成目的。莫以为是他力教,就懈怠懒惰、赖佛,若自己不努力,佛不能强拖你到西方,古德说:若无愿力,纵念佛念到雨打不湿,风吹不入,犹如铜墙铁壁,也不得往生。因为你不想去,不愿意去,功夫再好也没用,所以,愿力最重要。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能不能往生,端看你有深信切愿否?若有信愿,念佛就能开悟,因有佛光照耀,佛力护持,自力专修,必定是‘万修万人去’,没有不成就的。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香’喻佛之法身香。常念佛,常受佛加被,受佛香熏习,如入香铺,染其香气;时时念佛,受佛法身香的熏陶,久而久之,自己的法身也具有佛的香气。
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这就叫做香光庄严。香光庄严也就是念佛法门的名称。‘香’法身香。‘光’智慧光。佛之离垢妙极法身,恒熏众生自性清净法身,令众生自性法身自然显现。佛圆具根本智、后得智,众生只有根本智,未修,没后得智。时时念佛,佛光常照,开启本有智慧,佛以法身香、智慧光,庄严我们的法身慧命,古德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本觉现前,必定见佛。
上为大势至菩萨详述超日月光如来,教修念佛三昧的情形,下则说明因地依法修行,所得利益,及在娑婆摄化众生的经过。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三句述说自修经过。在因地时,超日月光佛教我修念佛三昧,我依所教修行,因此,证得无生法忍。‘无生’即真理,也就是法身慧命,破无明证法身,便是证无生法忍。‘证’证入也。‘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现在在娑婆世界,摄化念佛的人,往生极乐净土。这三句是利他。‘摄’接引也。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摄受接引念佛人,‘归’就是往生,往生到极乐故乡,生西方如同回归自己家乡般。娑婆如旅店,暂住而已,楞严经云:‘旅泊三界’,暂时歇脚的地方,如今,功行成就,往生西方,西方本是我家乡,阿弥陀佛如我们的亲生母亲。‘净土’指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从彼土来娑婆听楞严经,也来此度化众生,大家精进念佛,大势至菩萨便摄化接引我们往生弥陀净土。‘净土’据天台教理说有四种:佛的净土是常寂光土。圆初住、别初地,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的大菩萨,居实报庄严土。声闻人居方便有余土。凡夫往生居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有净有秽,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是秽土,众苦充满;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净土。未除烦恼,伏惑往生者,仍属凡夫位,但已生在净土,其他都是圣人,起码断见思惑了。伏惑往生者,住莲华内,待见思惑尽,莲花便开,未开的原因,是见思烦恼没断,烦恼种子断了,就能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因此,往生者最少要伏惑。
世尊开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但其他法门须靠自力,断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才能出三界,最少须见道位,证初果才能了生死。净土法门殊胜在临终伏惑,就可往生,往生之后,修至惑尽,花开见佛,闻佛说法,证无生忍。因此,不是简单到念一句名号便可往生,起码须伏惑。假使临终贪嗔痴现前,就障碍往生。所以,平时要锻炼令烦恼降伏,不单是念佛而已,除念佛外,要审察自己贪嗔痴三毒中,那一种较强,强者先对治,令‘熟处转生,生处转熟’,使念佛纯熟,三毒生疏,伏烦恼种子,往生才有希望。念佛者多,往生者少,问题出在无力伏惑。但纵没往生,修行功德不会丧失,尚须多生修行,致于那一生才成就,不得而知!念佛要立志今生往生,莫待来生,来生是否相续,希望渺茫,因识田里充满善恶种子,到底那一类先成熟?不知道!故要把握今朝,莫空过好时光。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菩萨总结之语。佛问我如何修圆通?在十八界里作何选择?‘我无选择’不像憍陈如选择声尘,优波尼沙陀择色尘,香严童子选香尘,乃至阿那律选择眼根,须菩提择意根,持地菩萨选地大,弥勒菩萨择识大等,各各有选择,我在十八界中,没有选择,那如何修行呢?‘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两句为念佛要旨,怎么念佛?都摄六根念,净念相继念,能如是念,‘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欲得念佛三昧,这是最好的方法。
‘都摄六根’就是将眼、耳、鼻等六根收归一念,不攀缘外境。眼睛不缘外之色尘,只缘佛色,耳只缘佛声,听佛号的声音。鼻只闻佛的法身香,舌不贪味尘,只念佛,身不贪外之触觉,以礼佛,持念珠念佛,收摄身根,意则忆佛念佛,除彼土依正外,无其他杂念,便是都摄六根。‘都’总也。总摄六根门头,不使猿猴跳六窗,不向外驰求。初步先做到只缘佛境,不缘其他,进而只一句佛号,‘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本来唯有清净真心而已,因众生妄想杂念,才有六根的分别,现在将六根收摄起来,除了念佛,更无他念,令此净念相续不断,三业清净忆佛、念佛、礼佛,这是得念佛三昧最好的方法。
念佛方法,虽然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讲过,但大势至菩萨讲得最亲切详细,要我们如母忆子、子忆母,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应该依教奉行,时时忆佛、念佛,不舍离佛。
您看此文用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行八正道!
中国弥陀村微信公众平台感恩您的支持与关注!
敬请诸位仁者大德 多多分享 转发即是法布施!
平台所转发的非学佛内容均是便于学佛的佛弟子,
用于转相拯济结缘尚未学佛的大众!
平台法宝流通请回复:法宝 & FB & fb
平台使用说明请回复:说明 & SM & sm
今日本期内容请回复:今日 & JR & jr
最近三期内容请回复:看看 & KK & kk
点微信右上角↗
点微信左下角↙阅读原文↙ = 中国弥陀村在线学佛网址
(修六和敬、早课、晚课、法会、念佛堂、直播台等)
(在线听经请确保手机已安装 Adobe Flash Player)
点微信↙阅读原文↙进入学佛网址后:
左上角↖
修行座右铭
言行忠信 表里相应 人能自度 转相拯济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 一门深入 长时熏修
孝亲尊师 听经明理 诵经修慧 少语妙行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信愿念佛 求生净土
肉眼简择 天眼通达 法眼清净 慧眼见真
佛眼具足 觉了法性 辩才总持 自在无碍
敬请常念 阿弥陀佛 消灾免难 求生净土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 无语合十 至诚顶礼!
平台所转发的非学佛内容均是便于学佛的佛弟子,用于转相拯济结缘尚未学佛的大众!
微信公众平台 mituocunorg
微信好友交流 mituocuncom
中国弥陀村 www.mituocun.com
(在线学佛 听经闻法 修六和敬)
(早课、晚课、法会、念佛堂、直播台等)
善导善道网 www.shandao.org
(大同之治 诚信利生 和谐万物)
善人道播经机 www.shanrendao.org
(义务协助十方信众制作播经机)
(净空法师 定弘法师 王凤仪 刘有生 南怀瑾 叶嫚 星云大师等)
鸡足山佛塔寺 www.fotasi.org
(以戒为师 以苦为师 正法道场)
南阳来佛寺 www.laifosi.org
(老实念佛 贤公和尚 佛门榜样)
雨花斋素食 www.yuhuazhai.org
(拒绝杀戮 没有交易 只有感恩)
聚久久护持 www.ju99.cn
(正常网络购物 即可护持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