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9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净空法师:了生死【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2016-02-20 中国弥陀村



(950127早餐开示)普贤菩萨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明眼人看到的是光阴一天比一天减少,换言之,就是更接近死亡了。

我们的道业,有没有随着时间在进步?
唯有真实修持,才可以了生死、出三界;如果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这一生就是空过。纵然念佛修福,也是佛所讲的‘三世怨’。三世怨不是好事情,这一生念佛修福,到来生一享福,人也糊涂了;糊涂就再造罪业,再受苦报。大富贵的人家,都是前生曾在佛门里面念佛修福,而不能够了生死的人,在这一世当中,有权有势,胡作妄为,造作的罪业比一般人要重得多。所以我们眼光要看远一点,一个真正觉悟的人,是要以了生死为目标的。

在大乘法里,想要了生死,我们唯一有把握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若要真正做到,就要记住普贤菩萨的话-学菩萨道,修菩萨行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善财童子每遇善知识,都请教这两个问题。所谓菩萨道就是存心,我们在讲席里常说:"心、愿、解、行要同佛。心、愿就是菩萨道解、行就是菩萨行。"

学佛,就要学得跟佛一模一样,纵使不能到一模一样,也要相差不远,这才叫
学佛。世间有一些人,他是搞佛学,而不是在学佛。什么叫佛学?就是有解无行,只把佛法当作世间一种学问来研究,而不能照做,他没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愿,那就是佛学;有心,有愿的人,他明白多少就会做到多少,这才是个学佛人。所以学佛可以了生死,佛学不能了生死,这是要辨别清楚的。

佛的经教是融通的-圆融、通达无碍,所以
一经能通一切经不但经教是融通的,世出世间法也是融通的,因为都是从自己真心本性里变现出来的,所以它是同一个根源,没有不通的道理。为什么会不通?不通就是有障碍,障碍就是迷惑、颠倒、分别、执着,只要能去掉障碍,世出世法都是圆融而通达无碍的。

观世音菩萨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得大自在。他怎么明白的?
由观照而明白的。什么叫观照?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时,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而一切都清楚明白,这叫观照。要是带着一点意思在里面,就不叫观照了。

‘观照’其实就是自性净,就是自性的见闻觉知,所以能够见到真性。凡夫迷失了自性,用的是情识,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这叫‘情见’,也就是一般所讲的‘
带着感情’。什么叫感情?就是分别、执着、妄想。带着这些东西的见闻觉知,是凡夫见解。由此可知,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就是佛菩萨的见解,佛菩萨的见解叫做观照,叫做照见。因此用凡夫的见解来修行,是绝对不能超越六道的。

凡夫很难离开情见,如果用情见去修学,一切法门都不得成就,只有修学净土可以。但我们要知道,修净土是要念佛的功夫能把情见伏住,才能往生;伏不住,还是不能往生。也就是说虽然烦恼没断,只是暂时伏住,若能在往生的刹那中,烦恼不起现行,就成功了。如果在那时候烦恼起来,那就去不成了。其实,念佛也是观照,会用功的人跟禅家的修学没什么两样,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所讲的‘都摄六根’,能都摄六根,就跟参禅一模一样;如果我们只做净念相继,而不懂如何都摄六根,那跟参禅还是不一样的。

脱离轮回唯有念佛最妥当

有很多人念佛,是有口无心,他口里头有一句阿弥陀佛,心里头没有,心里也不懂什么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觉,他口里是无量觉,心里是迷惑颠倒,这个没用处,古德讲喊破喉咙也枉然,那是不会有成就的。

另有一种人,所谓的世智辩聪,他能够把经典从头到尾背下来,他懂的是皮毛上的道理,他不肯依教修行,他会说,说得天花乱坠,没功夫,
这种人到了生死关头,自己做不了主宰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从中国佛教史上,我们看到很多人到临命终时堕落。很多同修都知道“三生石”的故事,唐朝圆泽禅师很了不起,他能知道过去未来,还是免不了来生去投胎,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他知道在河边洗衣服的那个妇女,怀孕了三年,等他去投胎。遇到了,没有法子,他还得去投生,而且跟一个朋友约了十二年之后在杭州西湖见面。十二年之后,果然在那里见面。十二年后,他是十二岁的小孩,老朋友已经八十多岁,胡须都白了。你看,不求生净土,又到人间来做人!

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有这样的神通、能力,依然不能脱离轮回,你看看多苦
,多不容易,所以你才晓得一切法门都不如这个法门殊胜

他要是念佛往生净土的话,他可以站着走,坐着走,他自在。他与净土没有缘分,你就想到,差别就在此地。

所以这一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才晓得如果不修这个法门,想脱离六道轮回,太难了。修行唯有念佛最为稳当,一个真正发心求生净土的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为什么?阿弥陀佛神力加持,这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为什么会加持?因为你真心真意求生净土。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临命终时我们不害怕,只要我们的信愿坚强、清净,佛决定会保佑我们临终的时候心不颠倒。

所以我们平时要努力修持,要认真的念佛,一定要把烦恼伏住,不让它起现行,这个非常重要。平时念佛就是训练,平时是练兵,临终是打仗,成败就在临终最后一念。人在临终那一刹那,在断气这一刹那,就是他将来往生哪一道决定的时刻。他这一刹那当中,是一句阿弥陀佛,他就往生。《无量寿经》第十八愿里头,临终十念、一念,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最后那一念,是决定、是关键。

因为往生是临终一念,人在临终那一刹那,烦恼起现行,被业力牵着走,这一生念佛的功夫到最后不能成就,那就可惜了。
临命终那一刹那,迷惑颠倒,自己做不了主,被业力牵着走,这是很可怕的一桩事情。所以平常的功夫就好像练兵一样,临终是打仗,因此不能疏忽平常的训练,我们在临终才有把握。

明白这一桩事情,晓得最后那一刹那是关键时刻,那么我们在现在就要训练,训练什么?把恶的习气止住,就是贪嗔痴这些念头,不好的念头,恶念,一定要淡,一定要舍。

你能够把恶念看得淡,能够把这个舍掉,将来有决定的好处,不生西方世界也不会到三恶道,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念佛人,平常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依教奉行,要求的就是在生死关头,心不颠倒,自己做得了主宰
——六道里面哪一道我也不想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微信平台:中国弥陀村;

微信号:mituocunorg;

百度贴吧:弥陀村吧;

新浪微博:中国弥陀村网;

中国弥陀村网 www.mituocun.com

腾讯微博 t.qq.com/mituocun

新浪微博 weibo.com/mituocuncom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相关净空老法师的微信公众号及网站:




若您是莲友或家人!

请笃行老实、听话、真干!止语!听经!念佛!每日做好定课和散课!

落实五大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

学佛学菩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记住净公恩师的话,每天三件事《念佛、听经、做好事》,把修行功德普皆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愿与众生共同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同生净土,圆成佛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