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部门发文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赋能新型工业化列入标准体系

中国电子报 中国电子报
2024-09-02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加快构建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需求的标准体系,夯实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保障产业安全的支撑作用,更好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指南》明确,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根据《指南》,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七大重点方向。基础共性标准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性、框架性、总体性标准。基础支撑标准主要规范数据、算力、算法等技术要求,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夯实技术底座。关键技术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文本、语音、图像,以及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智能体、跨媒体智能、具身智能等的技术要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主要规范由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模式。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以及重点行业智能升级的技术要求。行业应用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的技术要求,为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安全/治理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要求,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其中,在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方面,《指南》提出,一是研发设计标准,研制跨领域知识整合、新型设计模式生成、人机协同研发设计等标准。二是中试验证标准,围绕高精度、全流程仿真模型,研制智能虚拟中试标准,以及复杂工业场景新技术应用验证标准。三是生产制造标准,研制生产过程智能化、产线监测及维护等标准。四是营销服务标准,围绕营销服务效率提升,研制智能客服、数字人、商品三维模型标准,以及用户体验等标准。五是运营管理标准,围绕运营管理智能化能力提升,研制相关供应链管理、数据管理、风险管理等标准。六是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标准,围绕原材料行业,开展大模型畅联产线数据、优化在线监测调控和工艺改进等标准研制。围绕消费品行业,开展需求预测、个性化定制等标准研制。围绕装备行业,研制智能装备感知、交互、控制、协作、自主决策等标准。

《指南》全文请戳左下方阅读原文。

延伸阅读:
“新”背板技术将给MicroLED带来什么?
总额超70亿元,上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去向


作者丨路轶晨
编辑丨徐恒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点个“在看”不失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电子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