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自杀的孩子,父母都忽视了这一件事情

点击上方↑ “蓝字”

可以看到您的微信里有多少好友也在关注我们哦




亲爱的朋友,今天的话题有点沉重。


一个警察讲了一个16岁的少女自杀的故事,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躺在备勤室床上,我禁不住地想象,那个孩子翻身入水最后的时刻。桥上到水面有近一百米高,我一个成年的男人都无法迈出最后一步,到底是什么痛苦,能比这些更让人绝望呢?”


每一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有它发生的缘由和机制,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经历了同样的事情还能成为正常人,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经历了别人的生命,还能活得比她好。


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被原谅,

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花满枝


作者 | 花满枝


最近的新闻五花八门,但是关于孩子的,尤其是让人痛心的消息,总是能一下子揪起我们的心。 


前一段,17岁少年跳桥的事件,那一声叹息还未平复。


近日,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女生何某,在家中跳楼自杀,原因也是与母亲发生激烈争吵。 


无独有偶,江苏盐城一名高三男生,同样是在跟父亲争吵后,就纵身一跃,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2018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指出,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已成为严峻的事实,蓝皮书列出了267例中小学生自杀的案例。 


这些惨痛的案例背后,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及时“看见“孩子。 


压倒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暴风雨前,并非毫无征兆,而是我们一直视而不见。



 ·  01  · 

是什么在阻碍我们“看见”孩子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黄智生,AI树洞救援团的发起者,讲过一个故事: 


他们的机器人曾在网上搜到一条微博:“跨年的时候我去武夷山去游览,新年回来我就跳楼”,来自一个女生。 


根据这条信息,他们的团队辗转找到这个女孩儿的妈妈,并好心告知详情。


谁知,妈妈不但不领情,还恶语相向:“我女儿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你凭什么说她要寻死?是你了解我女儿,还是我了解我女儿?如果你到处传播我女儿要自杀导致以后她丢了工作,找不着男朋友,我要起诉你们,我要追究你们的法律责任!” 


黄教授的团队给妈妈看了一张诊断报告,上面清晰的写着女儿重度抑郁


妈妈这才有一点相信,但仍然没有足够重视。 


在跨年夜这一天,妈妈依旧外出,女儿就在这个时候发了一张照片,站在窗户上往下看,并配文字:我要跳楼了


还把地址发给了身边的朋友,留言:“你们来参加我的追悼会好吗?”


救援团看到照片,赶紧联系警察,把孩子救了下来。 


妈妈完全不明白女儿发生了什么,而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妈妈竟然没有想要去了解一下女儿


她对孩子失去了好奇心,险些酿成悲剧。 



想起前一段做咨询的时候,听到一个故事。


9岁的小恒,因妈妈去世,就被寄养在姑姑家。


爸爸在暑假来看他,看见孩子在玩手机,就吵了几句:你就知道玩手机,一放假先玩手机,也不好好写作业!那作业什么时候能写完? 


随后,小恒出门,一走再也没有回来……两天后,周先生听闻噩耗,儿子纵身跳下了靳江河。 


爸爸后悔不已,可惜为时已晚。 


作为经历过重大创伤的孩子,他的内心是脆弱和恐惧的,他渴望亲人的关注和理解


在与爸爸分开的日子里,孩子那份求而不得的渴望,被压抑在了心里,那个手机游戏或许是唯一能转移孩子痛苦的方式。 


可是,爸爸丝毫不关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而是一味评判。


只一句话,就给了孩子无法承受的绝望。 



我们习惯性地忽视,看不见孩子内心的需求,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有太多自以为是的评判。


所有的评判,都是来自我们的头脑。


当我们在头脑的层面认识生命,比如看到一个孩子写作业时候烦躁,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真没有耐心,写点作业就烦;如果孩子没考好,我们会说:你太粗心了。 


头脑的逻辑非常简单,没有真正的感情,只有单纯的因果关系:因为你粗心,所以你没考好。 


这是机器运转的模式,而非人类。 


人与机器的不同,是因为人有感受,有感情,所以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对号入座。


人需要敞开心,需要感受的互动。 


只有父母敞开自己,放下头脑的评判,才能保持对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持对生命的欢迎和敬畏,是走进孩子内心的第一步。 


就像大杨老师所说:生命是一个不合逻辑的现象,但你总是按照你的逻辑去推测孩子的能力。 


因为你除了运用你的逻辑以外,你没有别的;因为你还没有对孩子有真正的了解。 


 

 ·  02  · 

真正的看见,是什么


“看见”是一个心理学词语,是穿透表象,对生命个体的情绪以及经历,深深的接纳和理解。 


这么说,似乎有点抽象。


我有一次听到一个妈妈形象了描述了这种感觉。 


青春期的儿子痴迷网吧,每天都很晚才回家,怎么说都不听。


妈妈做的就是,一遍遍地挨个网吧去找儿子。 


有一次,儿子照例很晚才回家,妈妈知道他一定又去网吧了。


由于妈妈已经进行了几次心理辅导,所以这一次她没有生气,而是有点心疼。 


当她开始用心去感受孩子,她一下子想到:一颗幼小的心灵,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暴雨,才会变得如此颓靡? 


她决定不再出去寻找,而是在家里等待。 


儿子回来后,妈妈没有了以往的评判,对孩子充满了关心。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儿子你回来啦?饿了吧,吃饭吧。”


语气之平静,连她自己也未曾料到。 


而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她深深地感动。


她清楚看到,孩子听完后,整个身体微微一震,像是受到了极大触动。 


那一刻,她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看见孩子”。


“看见”带来接纳,从此之后,她和儿子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妈妈开始理解,孩子沉迷网络并非热爱,而是为了逃避。


同时,妈妈也看到自己经常对儿子高压指挥,一味要求成绩,却很少与儿子谈心。 


大杨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 


当有了越来越多的看见,妈妈的心一下子柔软了。


她每天不带任何要求地关心儿子;跟孩子一起进入游戏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一起升级打怪,成为了彼此的硬核队友。 


在这中间,孩子慢慢敞开,跟妈妈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再迷恋游戏。 



理解和接纳是一种看见,允许和信任同样也是一种看见。


讲一个我的老师的故事。 


惠文老师的女儿,在小学高年级,曾经连续三年都是班级倒数第一。 


她曾经开玩笑地跟我们说:一个孩子能够连续保持倒数第一,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她必须每次都考试最低分。


而且是在自己觉得已经尽力的情况下。 


我当时听她说完,感觉特别诧异:一个妈妈面对倒数第一的孩子,还能如此淡定和坦然?实属罕见。 


更让我震惊的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怀疑过孩子的能力,她始终坚信孩子的学习没有任何问题。 


她讲过一件小事儿。 


有一次孩子拿着一张分数很低的试卷回家。虽然妈妈已经通过班级通知,提前知道了分数。


但当孩子把试卷递给她的时候,她还是非常惊喜地说:哇,这次比上次分数进步了好几分呢,虽然名次没有进步,但妈妈知道你非常努力。


妈妈看到你每一次都在进步呢! 


孩子听完,心满意足地回房间去了。她并没有觉得自己考不好是件丢人的事情,也没有因此觉得自己很笨。


孩子在中考的时候,以全年级第五名的成绩,考上了心仪的高中。 


这样的逆袭,正是源于妈妈看见了孩子的努力,同时允许她感受自己学习的节奏、激发学习的动力。 


孩子的一生,不止考试这一件事情。


妈妈的允许和信任,给予孩子的却是受益一生的力量。


我相信,在她漫长的人生旅途上,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她都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即使做不好,也不会因心生恐惧而停滞不前。 


看见孩子,是对孩子始终保有好奇,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评判孩子;看见孩子,是深刻的理解,是对你经历过的努力、痛苦、困顿、挣扎,给予温柔的拥抱;是不管你做了什么,我都信任你原本的美好。 



  ·  03  · 

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地


你是否具备看见孩子的能力,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你对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带来的是正向的回应,还是消极的反应。 


真正的看见,会让孩子愿意敞开自己,愿意与父母达成合作,愿意让自己越来越好。 


这中间起关键作用的是,我们需要转变对待孩子的态度。


由原来的自动化反应,转变为建设性地回应。 


简单来说,就是先从放下头脑、敞开心


对孩子原来忽略的,现在主动关注;原来暴力的,现在停止;原来抗拒的,现在接纳。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深切的渴望是被父母看见。


在孩子心里,爸爸是天,妈妈是地,我们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地,而不是让他们活在昏天黑地之中。 


《与神对话》中有一句话:爱永远不是由你触及对方多少次来衡量的,而是由你走进对方心里多少次来衡量的。 


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场缓慢的离别,我们能互相陪伴的终究只有那么几年。


最好的养育,不是我说我爱你,而是我看见你,我理解你,我们有能力在情感上共鸣。 


这份深刻的情感,将滋养出孩子无限的能量。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都怀揣希望,信任自己值得所有的美好。 




来源:本文转载于迪扬心性学苑,作者:花满枝,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优质文章推荐(点击可看)

·  “那个总在朋友圈炫富的女孩,昨晚自杀了”

·  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免费公开课】为什么学了这么多心理学,还是过得不幸福?


成为咨询师的道路千难万难

加入我们,你并不孤单

☟ ☟ ☟


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