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男孩,就要晚一年上学”:脑科学家,揭穿了这些真相…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树妈妈 Author 小树妈妈

文 | 小树妈妈(ID:tree2050)


工作中,我常遇到父母的求助。


有一类求助很多,也比较典型。


那就是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常常会感觉“管教”起来力不从心。


无论是习惯、个性还是性格品质的成长,孩子的表现都大大超出了父母能“预料”的范围,他们还总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其实,很多孩子的变化,都是成长赋予他们的本能:


孩子从较弱的婴儿,长到满眼好奇的幼童,再变成情绪化的青少年,最后长到强干的成年人,这其中有着很多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


也就是说,无论父母怎么努力管教,孩子首先要遵循生命本能去成长。


纪录片《成长的秘密生活·最是少年时》,就揭露了孩子成长中身体、大脑、心理等内在和外在的惊人秘密。



如果我们能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并顺应它,孩子在成长中就能少很多烦恼。


这样的孩子,也是幸运的。


这部纪录片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也挑了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几点,分享给更多的父母们。



 ·  01  · 

小学低年级

排名靠前的女生居多?


纪录片一开始,就揭露了男孩女孩成长的不同步。


在成长路上,女孩会很快“抢先”。



到4、5岁时,女孩就已经比男孩有着更好的手眼协调能力了。



语言方面,女孩也更善于沟通。


这并不是女孩更聪明,而是科学数据显示:


女孩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区域,体积要比男孩大。



这种生理上的“小领先”,能帮女孩更快地了解这个世界。



在初入学时,女孩更容易成为班里的好学生。


而女孩这种更快地成长,也将刺痛很多小男孩的自尊心。



这让我记起女儿2、3岁时的同龄玩伴棒棒。


两个孩子一般大,从小一起背古诗,背三字经,一起玩耍。


但女儿说话比较干脆,她咬字清晰,逻辑清楚,凡事一讲就透。


初入小学,在规则方面适应得也很顺利。


而棒棒作为同龄男生,虽然也很聪明,可好像处处显得“很闷”。


他很难一步get到大人的意思,做事还总“慢半拍”。


一位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也说:


“在小学低年级,女孩们的整体优势都很明显。”


造成这种差距的,不是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而是男孩女孩的生理差异。



男孩女孩间的这种差距,在孩子们三年级左右,才会慢慢拉平。


所以,如果男孩们暂时“落后”,甚至信心不足时,我们就要沉住气,安抚男孩自尊的同时,也等他们慢慢赶上来。


 ·  02  · 

“成年人的身体”,“少儿期的脑袋”

这时的孩子要格外关照


提到青春期,很多父母可能觉得距离自己的孩子很遥远。


可纪录片中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从前的孩子们,在13岁左右才慢慢进入青春期。



而现在因为营养普遍良好,孩子们9岁就有可能进入“身体快速发育期”。



也就是说,孩子们三四年级时,就有可能进入青春期了。


这一时期,无论男孩女孩,身体都会朝成人快速迈进。



可此时孩子们的大脑,适应了管理原来那个“幼小轻便”的身体,还来不及定制更完善的机制,去控制更大的四肢和更多的肌肉。


这让会孩子的身体显得不如原来灵活。



记得我小时候,跑得特别快,体育课跑步总是数一数二。


可到了五六年级,个子慢慢长高,身体也变壮后,跑步明显不如从前成绩好,当时我还很是懊恼了一阵。


这种身体成长带来的“不适应”,会在一段时间内,干扰着孩子们。


除了肢体不灵活,孩子们长到10岁左右,大脑的情绪情感发育也会滞后于身体。



有时,成人会觉得,孩子无论从年龄上,还是身体上,都已经“长大了”,所以难免会用成人的思维和想法,去要求孩子。


可这时的孩子,往往长着“青春期的身体”,顶着“少儿期的脑袋”。


他们的“内在”还没完全成熟。


面对突然生长的身体,孩子本身就觉得茫然无措,再加上成人对孩子“过难”的要求,很容易就会激起孩子的情绪。



我们常常说“青春期叛逆”,其实,孩子这种“躁动多变”的表现,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身体、大脑、情绪成长的种种不同步,让孩子很难做到“表里如一”。


这就特别提醒父母们:


对待快速成长的孩子,一定要更加细心以及耐心。


如果对此时的孩子要求过高过严,或者交流方式不对,很有可能更加激化孩子的情绪冲突,让成长期变成“叛逆期”。


 ·  03  · 

孩子的大脑是怎样成长的?


儿童期的孩子,会收集很多信息。


这些信息,来自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



每天收集这么多信息,会让孩子的大脑充满混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幼年的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总容易“混淆概念”。


而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的大脑会慢慢发育。


孩子大脑的成长,不光是体积、重量的增加,大脑的“工作方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到10多岁,孩子们的大脑会展开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大脑将对所有的信息进行重组,把相同的信息归类到一起,并在最常用的区域间建立清晰的路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


大脑能更有效地工作,更加智能。



我们大部分人十几岁时学到的知识,都能在余生保存下来,就是因为大脑的这个特性。



我觉得了解到这一点,对孩子们积累经验、学知识特别有帮助。


孩子小时候,大脑的成长主要是脑细胞上突触的增加。


这段时间,让孩子多经历、多思考、多学习、多阅读,保证丰富的场景,刺激他们感知、思考、审美和想象的能力,孩子就能吸收更多的经验、积累更多信息。


到青春期时,孩子的大脑会把这些丰富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让脑细胞之间的突触“互相搭上线”。



所以,孩子青春期时,反复的学习、深入的思考、重复尝试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每一次的深入思考或尝试实践,就会促进孩子大脑突触之间的连接。


这些对孩子的大脑的发育,对提升孩子的智慧,都意义非凡。



 ·  04  · 

处理情绪

是对成长中的孩子

最严峻的考验


作为成年人,我们会在冬季,或连绵的雨天,抱怨天气带来的“忧郁症”。



可青春期的孩子,会在短短一天内,轮番上演各种季节性的情绪。



这是因为,虽然十几岁的孩子处理情绪的脑回十分发达,可他们仍没学会如如何控制情绪。



这一时期的孩子,特别容易困惑、焦虑、百感交集,尤其是对待来自外界大众不认同的声音时。



纪录片中,13岁的男孩丹尼·鲍曼,进入了一所新学校。


他对自己的外表和形象,前所未有的在意起来,举手投足都想要展现某种完美。



为了给同学们留下好印象,丹尼开始自拍并把照片发到网上。



起初,他每天只是上传几张照片。



后来,他开始每天上传十几张自拍照。



有人开玩笑似的,针对丹尼的皮肤和鼻子,发表了负面评论。



丹尼很不舒服,但渴望得到认同的心理越来强烈,他发展到每天上传上千张图片到网上。



暴瘦了13公斤,还差点因此自杀。



丹尼被确诊为英国第一例自拍上瘾症患者,他不得不休学。



经过系统治疗,在情感上学会了成长,丹尼才走出来。



科学家们发现: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因社会排斥体验到的挫折感,与危重疾病患者体验到的挫折感是相同的。



而从生理上说,再也没有再比这段时间给孩子的压力,更让他们疲于应对。



所以,在应对孩子情绪问题,尤其是10多岁孩子的情绪问题上,父母们一定要耐心并精心。


 ·  05  · 


从害怕冒险的小孩,到勇于冒险、情感丰富的少年,孩子18岁左右时,大脑和身体才会同步。



这时,所有危险的胡闹,也会开始停止,孩子才会真正走向成年。



而这部纪录片,也从科学的角度警示我们父母们:


养育孩子,绝不是只提供物质和教育条件那么简单。


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并顺应这种规律,才是真正的守护孩子成长。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tree2050。


将联盟公众号设为星标,可以获得更多心理学、情感、亲子类的优质文章推送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