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现实比《山海情》更虐,更精彩
这一幕出现在最近热播的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中,被不少观众称为“全剧最大泪点”。
1996年,福建和宁夏结成帮扶对子。第二年,国家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随后林占熺带着六箱菌草草种,前往宁夏彭阳县。从此,林占熺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一员,开始20多年的菌草扶贫之路。
和《山海情》中的凌一农一样,林占熺奉献出他的科研技术,带领团队教村民种植双孢菇。为了给村民的生产保底,他甚至和当地政府签订了包销协议,团队成员分组为村民的产品跑销路。
至2007年,宁夏共有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菇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如今,菌草已经走向106个国家,帮助解决饥饿、贫困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2月1日,澎湃新闻在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访了林占熺。林占熺说,当年与他一起参加扶贫工作的队员和他们的家人都在追这部电视剧,对自己当年的工作充满了自豪感。
林占熺说,电视剧中的凌一农是众多援宁科技工作者的缩影,很感谢《山海情》的播出,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闽宁协作中不同群体的贡献,同时也有更多的人了解到菌草行业,推动了菌草行业的发展。
78岁高龄的林占熺仍坚持在菌草研究一线工作,对于自己的状态,他觉得就像是《西游记》主题曲中唱的那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黄国勇(林占熺助手、福建支援宁夏菌草扶贫队原队长):拍之前,《山海情》编剧就来过我家,我也跟他们聊了很多,给了当时的资料。后来电视剧我也看了,基本真实,但现实更艰苦、也更精彩。
● 澎湃新闻:在去宁夏之前,福建这边菌草栽培食用菌的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林占熺: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上世纪80年代,很多地方掀起培植食用菌热。但传统的原料总离不开木头,大面积栽培食用菌的地方,林木砍伐不断,生态遭到破坏,我看着也很心急。1986年10月,我所研究的“以草代木”种香菇试验成功。当时我看香菇长出来,如同发现了一个新大陆那样兴奋。
我们最早在福建尤溪县推广“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当时老百姓热情很高。哪个村穷,我就往哪个村跑,尤溪县我就跑了100多个村。
我还记得,当时到了尤溪,条件简陋,有时候晚上就睡在肥料仓库,虫往身上爬,我就用羊毛衣把脖子裹起来。肥料味道还很熏人,但是听到农民积极性高,整个晚上都是粉碎菌草的声音,我听得心里很舒服。
在福建各区县推广的整体效果很好,这项技术成了一些地方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后来菌草技术种菇项目列为全省重点的扶贫项目。
所以说,去宁夏之前,我认为在福建是已经打了胜仗。
● 澎湃新闻:《山海情》中,凌一农是被陈金山“骗”到了当地扶贫。现实中,您是什么情况下过去宁夏扶贫的?
其实在这之前,我去帮扶过彭阳县的邻县——陕西省彬县。到了彬县后,我建议当地农民利用窑洞种蘑菇,后来试验也成功了,在窑洞中顺利种出了蘑菇。彭阳县离彬县不远,我想是可以试试,就主动申请了。
确实当地的条件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恶劣,但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
● 澎湃新闻:为什么当天晚上就要着急去看窑洞?
之后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决定把菌草技术扶贫列为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的项目。
● 澎湃新闻:到窑洞里面,你要看哪些东西,获取哪些信息?
然后他们还真的就按照我说的去做,然后窑洞门口装一个小小的排风机,气体从洞口进去以后排出来,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 澎湃新闻:《山海情》中,当地老百姓一开始没办法接受菌菇这个新鲜东西,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
这个东西你给干部讲,大家将信将疑,给老百姓给群众讲,更是很难接受。经过一个多月筹备后,我就开始办培训班,第一次办了218个人的培训班,当地干部、技术人员,还有思想较解放的农户都有参与。
培训班过后,当地在古城镇小岔沟村挑选了27户农户,利用废弃的窑洞和简易菇棚用玉米秆和小麦秆栽培蘑菇。
● 澎湃新闻:后来这27户农户种植情况如何?
可以说,这27户农户小规模示范种植的成功,提高了当地发展菌草产业的信心。1997年年底,宁夏扶贫办一个领导跟我聊福建宁夏两省份共建一个闽宁村(后改为闽宁镇)的事。
● 澎湃新闻:当时闽宁村的情况如何?
当时领导给了我们6万元经费,我带着我们小组成员组织在闽宁镇种菇的方案。在那个地方,砌墙也不行,后来就用“挖一半、堆一半”的方法搭菇房。队员在很艰难的环境下搭建了三座菇房,不少人水土不服、劳累过度,还病倒了。《山海情》电视剧里这些惊心动魄的过程它没有反映出来,只反映出后面我们去种菌草的情况。
● 澎湃新闻:《山海情》中呈现了双孢菇的种植情况,当时你们的情况是怎样的?
林占熺:当时福建省扶贫办常务副主任林月婵找到我,说不仅要给当地农户包教技术,包出蘑菇,还要包销菇农生产的所有蘑菇。技术承包是我主动提出来,我也便于管理一些技术人员,但是承包销售我最开始是不同意的。
我不同意包销的主要原因,不是电视剧里面说的我不会销,其实我懂得市场和作物规律,销售对我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去扶贫跟老百姓是心贴心,我们是去帮助他们,如果包销,就把老百姓和我们的距离拉开了,老百姓可能会想:你卖东西是不是在中间赚钱?
我觉得我们的角色不适合卖菇,对于这个我们是非常谨慎的。
● 澎湃新闻:为什么后面又答应并签订了包销合同?
这件事风险还是很大的,我也做好了万一亏本的准备,倒不是因为怕双孢菇的市场估值不好,而是因为当地交通太闭塞了,菇要从银川发到北京、上海、深圳都太远了,路费太贵,风险就很大。
黄国勇:在闽宁镇搞包销推广蘑菇的时候,我先走了北京,但发现北京实际销量比我们预想的少,后面就卖不动了。
但是经过北京这次,认识了一些菇贩,他们推荐我去兰州看看,我又赶去兰州,发现市场确实比较大。后来又在兰州菇贩那知道空运的方式,推荐我可以试试,尤其空运到上海便宜。
菇农的菇是大家付出心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肯定不能就这么让它烂掉。当时我就去银川找保温板搭建了两个移动冷库。我们还派人24小时值班,有菇就随时放到冷库去,不能丢掉。解决完这个难题后,菇就陆续往外运。
当然中间也有很多不顺利的地方。有一次我亲自押车,结果碰到铁路岔口有火车经过,我们只好停下来等,就错过了航班,后面只好又把菇原路运回闽宁镇。
● 澎湃新闻:这么多年以来,林老师您有没有后悔过?
● 澎湃新闻:对于电视剧中的凌一农您怎么评价?
正因为待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所以大家感情很深。
黄国勇:我补充一点,电视剧里说的教授垫钱5万的情节现实中也是不存在的,但有过类似的事。当时因为我们是先卖菇后回款,上海有一家菇贩说他们没卖到多少钱,亏了,赖了我们3.6万。这个钱我还亲自去上海去要,也要不回来,后来给菇农的钱是由我们队员们一起分摊掉了。
● 澎湃新闻:片中凌教授离开时很多人前来送别,当时有出现过这种场景么?
扶贫的整个过程就是这么坎坎坷坷,功成不必在我。我在西北待了20多年,也算半个西北人,很感谢林教授,让我参与这个过程,感到意义很大,很充实,个人价值也体现了。
● 澎湃新闻:这个片子播放之后给您的生活工作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是过往的成绩。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西游记》主题曲里那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我和当地的菇农说,有需要帮忙,我70岁时会过去,到了80岁,身体还行我也会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