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分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上海:从严从快查处,欢迎举报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2022-05-21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

4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余洪伟、崇明区副区长张秩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陈跃来介绍情况。


会上通报,4月20日,上海市新增2634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586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34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976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99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459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1586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15619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42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4月20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8例,平均年龄77.5岁,最大年龄93岁。8位患者合并有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3级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等)、尿毒症等。其中2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未接种疫苗。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所致。

澎湃新闻提问,这两天有市民反映分发到家的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能否回应一下?

尹欣表示,昨天,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在近期的监管工作中,包括受理的投诉举报,的确发现有部分免费发放的保供物资,主要是生鲜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对于疫情期间相关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坚持“从严从快”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如果市民发现这类问题,欢迎大家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反映问题,监督举报。



澎湃评论


保障物资,食品安全不容有失
澎湃首席评论员  沈彬
上海的抗疫之战还在继续,随着各个街镇民生保障物资的陆续发放到位,另一个问题正引发市民的强烈关注——食品安全。这些历经千辛万苦,送到市民家里的保障物资,安全吗,合格吗?

个别街道发放的生活保障物资,引发不小的质疑。有的市民拿到手的食用油,是闻所未闻、不见于任何电商平台的杂牌,乃至疑似山寨品牌。


有个别居民反映,食用油所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是昨天甚至是当天的。


有的食品生产厂家被曝出之前劣迹斑斑,因为使用禁用防腐剂而被行政处罚,或者已经成为失信的被执行人。


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图片显示,一些预包装食品发生霉变,还有一些发放的肉类明显是不合格的“奶头肉”。



当然,这些问题的真实性,有待做出全面调查,但是,疫情期间食品安全的底线不容失守。市民吐槽和转发的背后,是对疫情期间食品安全的朴素期待。

此前,闵行区梅陇镇发放的生活保障物资中,部分猪肉存在肥肉过多、变质变味等质量问题,引发了恶劣的影响。上海警方已对相关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拿出了雷霆手段捍卫上海的“舌尖上的安全”,让那些胆敢以身试法者付出他们所付不起的代价。

此前报道《“部分保供猪肉以次充好”,上海警方凌晨通报》,戳图可查看详情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全力以赴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各项工作,货源供给要更加充足,物流运输要更加畅通,社区配送要更加及时,食品安全要更加严格。

“食品安全大如天”,在任何时候都是底线,不容松动,绝不能因为抗疫之下的物资供应短板,就让一些山寨货、劣等货粉墨登场,跳上上海市民的餐桌。在目前上海处于静态管理的模式下,一旦食品安全出了漏洞,其造成的危害将远甚于平时。

上海正在经历一场极端严酷的考验,严格的防疫措施中断了原本成熟的食品采购链路,很多街镇以及单位的民生物资采购,可能出现“急就章”“拉郎配”,这就让一些无良厂商、黑心掮客有了可乘之机,让一些滞销货、山寨货有了去库存的机会。

当务之急是,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特事可以特办,但是食品安全不许打折扣,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希望上海市场监管、公安等机关主动回应、积极作为,发现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的,绝不姑息纵容,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捍卫特殊时期的上海食品安全。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