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丽:世界新秩序需要中美合作共赢

2017-01-20 人大国发院 人大国发院
作者介绍

王莉丽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正处于急剧变化的历史转折期,作为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中国与美国是世界秩序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中美关系的走向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秩序的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正处于急剧变化的历史转折期,世界各国之间史无前例地相互依存却又相互竞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由释放市场力量向保护主义的方向转向,公众对国际事务的舆论开始出现从支持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向孤立主义立场转变的趋向,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在这样的历史和国际背景下,世界秩序充满着变化和不确定性,国际关系、理念和模式正在酝酿着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作为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中国与美国是世界秩序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中美关系的走向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秩序的格局。1月20日起,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全面开启特朗普时代,以“美国优先”为核心政策理念的特朗普将对中美关系乃至世界秩序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和挑战。


特朗普可能采取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收缩战略”


对特朗普竞选期间提出的执政策略、其候任期间的政治行为和政策表达,以及其内阁人选的基本组成这几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考量,特朗普在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上很可能会采取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收缩战略”,这将全面影响现存的国际秩序、亚太安全和中美关系。

从特朗普竞选时提出的“让美国重返安全时代”“让美国人有工可作”和“让政府重新为人民服务”的三大治国政策框架,到他提出的“退出TPP、TTIP”、界定中国为“汇率操控国”和“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等竞选策略,大致可以勾勒出特朗普“贸易保护”的收缩策略。

特朗普的政策团队构成及政策走向。目前,特朗普的政策团队已经基本成型,外交政策方向逐渐明晰。新政府内部分裂成三股势力:“美国优先”策略的拥护者、宗教战士、传统主义者。这三股不同政策导向的势力互不信任并相互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政策制衡作用。另外,特朗普内阁成员多鹰派、多富豪班底的相互配合与执行能力仍未可知。

在解决具体政策问题时,特朗普的个人观点仍然具有绝对优势,他的个性特点和强势风格是我们必须考量的关键因素。特朗普势必要进行政策革新。他认为美国在维护国际秩序上收获甚少,而这成了他谈判和交易的筹码,“经济优先”的政策理念将会是美国外交政策革命性的变化。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倾向。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更可能由经济利益而非安全或者意识形态因素所驱动。特朗普认为,平衡中美经济贸易是重中之重,他在百日新政中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华进口的商品征收45%的关税。这一政策如果付诸实施将会导致贸易战,甚至将导致本国的经济大幅倒退,致使美国丢掉数百万的工作岗位,影响美国及其盟国(包括日韩)的经济。尽管随后特朗普团队声明会降低关税数值,却并没有彻底取消此举。

特朗普在候任期间与蔡英文的通话,直接挑战了自中美建交以来历任美国领导人所坚持的“一个中国”的政策框架。对此,中国政府郑重回应。以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为首的一批重量级政策专家对特朗普的言行也进行了强烈批评并建议特朗普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特朗普正式执政后,势必要对之前的不恰当言行有所收敛,但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也必定会存在一系列的战略竞争。

特朗普的亚洲政策顾问们普遍属于鹰派,对中国抱有戒心,倾向于更强势的单边中美关系,这对于当前的中美关系而言是不利的。但是,美国官僚和利益团体政治会限制总统和新政府的过激政策。目前,美国是否会在全球治理、环境保护、疾病控制等方面继续与中国保持合作尚不确定,在这些问题上中美两国应协调好利益分歧和战略竞争。

特朗普的收缩战略或引发国际秩序重构。特朗普政府可能实行的全球战略性的收缩政策,引起了全球对于美国是否会继续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的怀疑。

特朗普政府可能实行的全球战略性的收缩政策,与二战后在美国领导下建立、维护并发展的、符合美国根本利益的“自由国际秩序”是背道而驰的。如果美国放弃这一秩序,将会引发国际动荡和国际秩序的重构。而这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美国放弃其国际角色,中俄将会把握时机,重塑东亚和欧洲的力量结构。基于此,美国的政策目标很可能会避免上述危机和冲突、重塑美国的主导地位、维护国际秩序。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美国真正实施全球战略收缩的策略,导致大国竞争时代来临,管控对手、避免战争、维系自由的国际秩序将成为世界各国面对的最大挑战。


推进对美公共外交与舆论战略的建议


从中美关系的总体态势来看,第一,中美关系的实力基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战略优势越来越明显,主动权越来越大。这是推进新型中美大国关系的一大基础。第二,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的发展,双方拥有几十个战略对话、磋商机制,双方经贸往来密切,利益深度融合,中美外交要把握、顺应、推动两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三,美国精英舆论和普通公众舆论对中国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转换与提升的空间。据研究分析,中国精英和普通民众并未将美国视为敌人,而美国精英和普通民众也并不把中国视为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中美精英及普通民众重视合作甚于竞争,这对中美公共外交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民意基础。因此,中美两国应全面推动公共外交,加强中美战略互信、避免冲突。

深入了解特朗普的个性特点与政治抱负,全方位建立沟通渠道。特朗普是一位政治素人,没有太多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概念,他反对二战后美国建立的世界秩序,撤销美国一贯的外交原则,这将对中美关系乃至世界秩序和全球稳定带来一系列挑战。但与此同时,特朗普最关心的是美国经济的繁荣、基础设施的改善、就业率的提高。而要实现特朗普的政策目标和政治抱负,必然需要中国的合作与支持。基于这一判断,特朗普即使在上任初期会实施一些过激政策,但总体上他需要与中国的深入合作。因此长远来看,中美合作空间很大。另外,为形成新型的中美大国关系,中国应充分调动现有的国际资源,全方位地建立和加强与特朗普及其团队核心成员联系。

推动中美智库公共外交,协调危机与冲突。智库是中美两国关系的报警器、减压器和缓冲带。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中美两国智库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为中美两国关系可能出现的危机与冲突提供政策解决方案,发挥减压器作用。智库在中美公共外交中主要承担着三个方面的重要角色:第一,为中美全方位、多领域的公共外交合作提供政策建议和智力支持;第二,构建全球舆论传播网络,引导舆论走向;第三,搭建高层对话平台,影响各国舆论领袖。基于智库的重要作用,智库咨询与政府决策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将对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

全力引导两国媒体,尽快形成有利于中美经济合作的舆论场。当前,基于特朗普上任后可能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减税、扩大基建和放松金融监管等举措,市场普遍认为中美经贸联动将会越来越强。应发动两国间的行业协会、高端智库,广泛设置经济合作议题,引导两国媒体共同形成中美经济合作的舆论氛围。可率先推动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加强研究中美所蕴涵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或国际生产关系性质,构建有效的中美经贸合作关系。

加强对美国精英群体与普通公众的公共外交。2016年美国大选所反映出的美国国内政治中精英舆论与普通公众舆论的差异,为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开展提供了启示和新的思路。中国应确立对精英群体与普通公众双管齐下的舆论影响机制。一方面,确立以智库为中心的精英舆论影响机制,加强对美智库的公共外交。另一方面,加强对美国普通公众舆论的直接影响力,并把青年群体作为影响的重点。

重视舆论调研,全面提升社交媒体传播力。2016年美国大选中,社交媒体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影响力,美国公众对社交媒体的信任度超过了传统媒体。为此,中国对美公共外交要全面提升社交媒体传播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秉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充分地利用好社交媒体,以强化、调动社会人际关系资源的能力,更高效率地争取民意民心、塑造国家形象。


中美关系将在博弈中继续谋求合作与发展


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共经历了六位总统,这六任总统无论在竞选期间主张的对华政策如何,但执政之后都认识到对华关系是美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有益于国内的稳定和繁荣。中国历任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也有着相同的认识。中美关系保持了长时间段的友好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两国领导人对两国关系持久的看法和观点。

三十多年来,中美两国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认知在一次次合作、竞争甚至冲突中逐渐加深。随着中美在各层次、各领域交往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新时期对双边关系的定位将会更加全面和理智,中美的巨大合作空间更有益于全球利益和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任何大型危机或对抗,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两国相互妥协和维稳的付出。中美两国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合作共赢上。2017年伊始,中美两国需在动荡与不确定中,尽快推进各领域、各层面的对话与交流,共谋合作与发展。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2017年1月20日




View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