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化产业领域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2016-11-08 周玮等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周玮)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7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这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将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电影产业促进法共六章60条,对电影创作、摄制,电影发行、放映,电影产业支持、保障,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详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四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2016年11月7日(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电影创作、摄制

第三章 电影发行、放映

第四章 电影产业支持、保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电影产业健康繁荣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电影市场秩序,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影创作、摄制、发行、放映等活动(以下统称电影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电影,是指运用视听技术和艺术手段摄制、以胶片或者数字载体记录、由表达一定内容的有声或者无声的连续画面组成、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用于电影院等固定放映场所或者流动放映设备公开放映的作品。


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传播电影的,还应当遵守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从事电影活动,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和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倡导电影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


第五条 国务院应当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制定电影及其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


第六条 国家鼓励电影科技的研发、应用,制定并完善电影技术标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


第七条 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知识产权执法的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护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依法查处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行为。


从事电影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发电影形象产品等衍生产品。


第八条 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电影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影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电影工作。


第九条 电影行业组织依法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开展业务交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维护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德艺双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第十条 国家支持建立电影评价体系,鼓励开展电影评论。


对优秀电影以及为促进电影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开展平等、互利的电影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参加境外电影节(展)。


第二章 电影创作、摄制


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电影剧本创作和题材、体裁、形式、手段等创新,鼓励电影学术研讨和业务交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根据电影创作的需要,为电影创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等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


第十三条 拟摄制电影的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将电影剧本梗概向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备案;其中,涉及重大题材或者国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军事等方面题材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电影剧本报送审查。


电影剧本梗概或者电影剧本符合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将拟摄制电影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并由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出具备案证明文件或者颁发批准文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 法人、其他组织经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与境外组织合作摄制电影;但是,不得与从事损害我国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伤害民族感情等活动的境外组织合作,也不得聘用有上述行为的个人参加电影摄制。


合作摄制电影符合创作、出资、收益分配等方面比例要求的,该电影视同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摄制的电影。


境外组织不得在境内独立从事电影摄制活动;境外个人不得在境内从事电影摄制活动。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应当协调公安、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区管理等部门,为法人、其他组织依照本法从事电影摄制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


从事电影摄制活动的,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区管理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在摄制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防护措施。


第十六条 电影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煽动抗拒或者破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


(三)诋毁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歪曲民族历史或者民族历史人物,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


(四)煽动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


(五)危害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宣扬淫秽、赌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


(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七)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隐私,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十七条 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将其摄制完成的电影送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审查。


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对符合本法规定的,准予公映,颁发电影公映许可证,并予以公布;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不准予公映,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法制定完善电影审查的具体标准和程序,并向社会公布。制定完善电影审查的具体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第十八条 进行电影审查应当组织不少于五名专家进行评审,由专家提出评审意见。法人、其他组织对专家评审意见有异议的,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可以另行组织专家再次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应当作为作出审查决定的重要依据。


前款规定的评审专家包括专家库中的专家和根据电影题材特别聘请的专家。专家遴选和评审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 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需要变更内容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报送审查。


第二十条 摄制电影的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将取得的电影公映许可证标识置于电影的片头处;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


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不得发行、放映,不得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进行传播,不得制作为音像制品;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摄制完成的电影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方可参加电影节(展)。拟参加境外电影节(展)的,送展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在该境外电影节(展)举办前,将相关材料报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承接境外电影的洗印、加工、后期制作等业务,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备案,但是不得承接含有损害我国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伤害民族感情等内容的境外电影的相关业务。


第二十三条 国家设立的电影档案机构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并向社会开放电影档案。


国家设立的电影档案机构应当配置必要的设备,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电影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摄制电影的法人、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做好电影档案保管工作,并向国家设立的电影档案机构移交、捐赠、寄存电影档案。


第三章 电影发行、放映


第二十四条 企业具有与所从事的电影发行活动相适应的人员、资金条件的,经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从事电影发行活动。


企业、个体工商户具有与所从事的电影放映活动相适应的人员、场所、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从事电影院等固定放映场所电影放映活动。


第二十五条 依照本法规定负责电影发行、放映活动审批的电影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颁发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或者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 企业、个人从事电影流动放映活动,应当将企业名称或者经营者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放映设备等向经营区域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国家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资建立完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电影放映,不断改善农村地区观看电影条件,统筹保障农村地区群众观看电影需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给予补贴。


从事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的,不得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资金。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教育、电影主管部门可以共同推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电影,并采取措施支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费观看,由所在学校组织安排。


国家鼓励电影院以及从事电影流动放映活动的企业、个人采取票价优惠、建设不同条件的放映厅、设立社区放映点等多种措施,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城镇低收入居民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等观看电影提供便利;电影院以及从事电影流动放映活动的企业、个人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发放奖励性补贴。


第二十九条 电影院应当合理安排由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所摄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时段,并且放映的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三分之二。


电影院以及从事电影流动放映活动的企业、个人应当保障电影放映质量。


第三十条 电影院的设施、设备以及用于流动放映的设备应当符合电影放映技术的国家标准。


电影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


第三十一条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


第三十二条 国家鼓励电影院在向观众明示的电影开始放映时间之前放映公益广告。


电影院在向观众明示的电影开始放映时间之后至电影放映结束前,不得放映广告。


第三十三条 电影院应当遵守治安、消防、公共场所卫生等法律、行政法规,维护放映场所的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保障观众的安全与健康。


任何人不得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电影院等放映场所,不得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进入电影院等放映场所;发现非法携带上述物品的,有关工作人员应当拒绝其进入,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四条 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应当如实统计电影销售收入,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


第三十五条 在境内举办涉外电影节(展),须经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章 电影产业支持、保障


第三十六条 国家支持下列电影的创作、摄制:


(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题材电影;


(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电影;


(三)展现艺术创新成果、促进艺术进步的电影;


(四)推动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普及的电影;


(五)其他符合国家支持政策的电影。


第三十七条 国家引导相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阶段和时期电影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财力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并加强对相关资金、基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第三十八条 国家实施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电影产业发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人民群众需求和电影市场发展需要,将电影院建设和改造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效保障电影院用地需求,积极盘活现有电影院用地资源,支持电影院建设和改造。


第四十条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为从事电影活动以及改善电影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服务,依法开展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并通过信贷等方式支持电影产业发展。


国家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开发适应电影产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


国家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依法向电影产业提供融资担保,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分散风险。


对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公告的电影的摄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


第四十一条 国家鼓励法人、其他组织通过到境外合作摄制电影等方式进行跨境投资,依法保障其对外贸易、跨境融资和投资等合理用汇需求。


第四十二条 国家实施电影人才扶持计划。


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开设与电影相关的专业和课程,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适应电影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国家鼓励从事电影活动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学校相关人才培养。


第四十三条 国家采取措施,扶持农村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开展电影活动。


国家鼓励、支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加强电影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制工作,统筹保障民族地区群众观看电影需求。


第四十四条 国家对优秀电影的外语翻译制作予以支持,并综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对外交流资源开展电影的境外推广活动。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电影的境外推广。


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并依法给予优惠。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电影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受理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并及时核实、处理、答复;将从事电影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因违反本法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形记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擅自从事电影摄制、发行、放映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电影片和违法所得以及从事违法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批准或者证明文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伪造、变造、出租、出借、买卖本法规定的许可证、批准或者证明文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本法规定的许可证、批准或者证明文件的;


(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本法规定的许可证、批准或者证明文件的。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没收电影片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发行、放映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的;


(二)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后变更电影内容,未依照规定重新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擅自发行、放映、送展的;


(三)提供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参加电影节(展)的。


第五十条 承接含有损害我国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伤害民族感情等内容的境外电影的洗印、加工、后期制作等业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电影片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电影主管部门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一条 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电影院在向观众明示的电影开始放映时间之后至电影放映结束前放映广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许可擅自在境内举办涉外电影节(展)的,由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参展的电影片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自受到处罚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举办涉外电影节(展)。


个人擅自在境内举办涉外电影节(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参加电影节(展)的,由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参展的电影片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自受到处罚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相关电影活动。


第五十三条 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因违反本法规定被吊销许可证的,自吊销许可证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该项业务活动;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自吊销许可证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从事电影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将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制作为音像制品的;


(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传播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的;


(三)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资金的;


(四)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的;


(五)未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移交电影档案的。


电影院有前款第四项规定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二)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审批活动的;


(三)不履行监督职责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五)贪污、挪用、截留、克扣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资金或者相关专项资金、基金的;


(六)其他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违反本法规定二年内受到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有依照本法规定应当处罚的违法行为的,从重处罚。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本法规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具体情节行使行政处罚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制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对有证据证明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依法查封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设施或者查封、扣押用于违法行为的财物。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中,对国务院电影主管部门作出的不准予电影公映的决定不服的,应当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境外资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从事电影活动的企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 本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阎晓宏回答记者提问 坚持放管结合 加强后续监管本报讯(记者杨骁) 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在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就电影产业促进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提出,电影产业促进法把电影的备案、审批等工作下放到地方管理部门后,会不会存在各地标准不一样的问题?对审查标准会不会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对此,阎晓宏表示,简政放权、激活市场的活力是电影产业改革推动的重要方向。这次把实践中已经推行的改革举措写入了电影产业促进法,比如,减少审批项目、降低准入门槛等。电影产业促进法没有新增设行政审批项目,同时还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单片)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的项目,这是取消和减少审批项目。
阎晓宏表示,在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之前,按照《电影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行使的权限,包括电影片的审查、电影剧本的备案与批准举办电影节(展)等多项审批事项,这次大部分下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各地审查管理和审查结果标准与尺度在把握上不一致,电影产业促进法在下放审批权限的同时规范了电影审查标准的制定和公开的程序,在本法第十八条还设置了出现争议的情况下再审的条款。
阎晓宏认为,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放管结合,加强后续的监管。在简政放权的同时,电影产业促进法也注重加大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力度。在本法第四十六条明确了监管责任,要求实施信用制度。他表示,总局将认真贯彻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有关要求,加强对下放以后的审查、审批事项的指导和监督,并且加强对有关机构特别是审查人员的培训工作,规范各地的审查、审批事项,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规划室主任王瑞贺从四个方面谈了他对电影产业促进法的认识:第一,加大扶持。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了很多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次立法把行之有效又比较成熟的政策提炼、上升为法律。第二,简政放权。电影产业促进法延续电影行业近几年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的改革措施,该管的管、该放的放,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活,既要激发电影市场的活力,同时又要保证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电影市场健康发展。第三,规范秩序。电影产业促进法从电影活动,包括电影的创作、摄制、发行、放映等方面,都规定了一些行政管理的程序。该法还要求有关主管部门要把电影审查的具体标准和程序向社会公开。第四,这部法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把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要求政府出资建立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服务网络,将来很多农村电影的公益放映措施要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局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谈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 用法律护航中国电影健康前行□ 杨骁
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为电影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意义何在?与《电影管理条例》有何不同?立法的必要性及总体思路是什么?有什么处罚措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策法制司、电影局相关负责人就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对产业长远发展具里程碑意义
问: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电影产业促进法将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发展的成熟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为未来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对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主要制度措施将对中国电影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将电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降低电影行业准入门槛,调动全社会参与热情,激发市场活力;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对电影产业给予立体的制度支持;通过扩大监管范围,完善监管措施,细化监管程序,加大打击力度等,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明确电影的正面导向作用,维护观众合法权益,鼓舞创作热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也将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对目前我们正在抓紧进行的文化产业领域的立法工作,将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
基础性、纲领性制度规范
问:电影产业促进法和《电影管理条例》是何关系?
答:一是二者定位不同。电影产业促进法是基础性的、纲领性的制度规范,它确定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措施。条例是从电影产业促进法派生出来,国务院颁布的配套行政法规,是对法律制度的进一步细化。
二是电影产业促进法保留、完善了条例的一些制度。在保留了条例规定的电影片审查、发行、放映活动审批制等主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完善了产业扶持、市场规范等相关制度措施。
三是电影产业促进法取消了条例的一些制度。如取消了电影单片许可制等行政审批项目、下放了电影片审查等多项行政审批项目。
四是电影产业促进法还需要条例细化、补充。主要是在电影进出口管理问题和电影海外推广问题上需要拾遗补缺;电影审查程序、发行、放映企业审批、变更、终止的具体条件等问题需要细化。
为社会力量从事电影活动提供便利
问: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必要性及立法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自2002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和巨大成就,无论从电影生产数量,还是电影市场规模上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大国,但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电影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电影市场秩序还要进一步规范,电影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电影产业发展,通过立法,一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坚持放管并举,该放的放开,该管的管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社会力量从事电影活动提供便利。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大对电影产业扶持力度。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等多种扶持措施,促进电影产业全面发展。三是既促进产业发展,又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营造激发创作热情的制度环境
问:电影产业促进法在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为了在电影领域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了以下制度、措施:
一是明确电影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创作原则。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从事电影活动,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和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倡导电影创作人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二是明确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扶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题材电影,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电影,展现艺术创新成果、促进艺术进步的电影以及推动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普及的电影,并对优秀电影给予奖励。
三是通过明确规定尊重、保障电影创作自由,保护电影知识产权,电影行业协会维护成员合法权益,为电影创作人员开展体验生活等活动提供便利和帮助等措施,积极营造激发创作热情的制度环境。
四是电影产业促进法通过鼓励电影科学技术、电影题材等创新与电影学术研讨和业务交流等措施,积极营造提高电影质量的制度环境。
四方面入手规范电影市场秩序
问:电影产业促进法在规范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方面建立了哪些主要制度?
答:电影产业促进法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规范电影市场秩序做了规定:
一是国家引导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
二是电影主管部门加强对电影创作、摄制、发行、放映等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创新管理手段,明确了违法行为的社会投诉处理制度并建立社会信用档案制度,加大对电影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三是电影行业组织依法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开展业务交流和职业技能认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
四是在法律责任中对破坏市场秩序行为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
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措施
问:电影产业促进法对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处罚措施?
答:一是根据具体违法行为的种类和程度的不同,电影产业促进法作出以下规定:停止违法活动,没收电影片、违法所得及从事违法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一定金额或违法所得倍数的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撤销有关批准或者证明文件、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规定期限内禁止从事相关电影活动或担任从事电影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责任人。
二是明确规定了违法行为的从重处罚情形。
三是为了保障行政执法行为的顺利开展,电影产业促进法还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
四是为了保证行政处罚与其他法律责任的衔接,电影产业促进法就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违反其他行政管理法规的行政责任及纪律责任承担问题作了指引性规定。


独家|专业|原创|深度

微信ID:chinaxwcb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勿擅自转载,有意转载的公众号请联系QQ:8067069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