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特刊·情怀|不忘初心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一路风尘,岁月无情,唯有情怀依然。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秉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信条,我们需要时刻不忘初心,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邹维荣:军人责任感 记者敬业心
愿得此身长报国,继续书写部队一线战士的故事,记录人民军队的铁血荣光。
——邹维荣
一头短发、一股正气、一身戎装,《解放军报》记者邹维荣,既是一名活跃在演练场上的“久经沙场”的军人,也是一名始终身体力行“脚底板下出新闻”的女记者。
“夜已深,窗外还有战士忙碌的身影,记者走近一看,是下士杨江山正在准备拉水的工具。他说明天一早要到10公里外一口废弃水井拉水,那里曾住过20多户牧民,因环境太恶劣,都陆续搬走了。”这是邹维荣2011年踏访内蒙古阿拉善军分区某边防连札记《哈日苏海之夜》中的一个细节。邹维荣曾在文章《难忘那半桶清凉水》中回忆这次采访背后的故事:那次她在中暑的情况下坚持和战士一起到边境线上巡逻,巡逻结束后,通讯员端着战士们凑来的半桶水让她洗漱,这个场景让她感动又心酸,于是把边防战士用水困难的真实情况写到了报道中。让她也没有想到的是,这篇600多字的小稿件却引起不小的反响。军区当年就把为用水困难的5个连队打井列入计划,其中就包括驻地在哈日苏海的边防连。
夜宿哈日苏海的经历,只是邹维荣多年身体力行走边防的一个小小缩影。11年时间里,她走遍了内蒙古8000里边防线上的所有执勤点和哨所,曾在零下56摄氏度的极寒天气条件下连续采访30天,也曾遇到爆胎甚至翻车。这些困难和险境都没有吓倒这位钢铁般的新闻女兵,她的脚步仍然踏在祖国最偏远边境的土地上,她的笔端,仍然是最基层官兵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
邹维荣从未畏惧过大漠苦寒,同样也永远冲在最危险的新闻一线。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随救援部队官兵空降至震中映秀,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坚持采访写稿28天,把受灾地区走了个遍。不过,现在回想起灾区余震和坍塌不断的场景,邹维荣还是心有余悸:“能活着回来真是幸运。”
身为女子的邹维荣,却没有半点娇气,后背笔直、眼神坚定。而提到家人时,她的目光中却流露出一丝温柔和歉疚。邹维荣说,她赶赴汶川灾区时,女儿刚岀生不久。由于在震区经历太多悲惨场景,返京后有一年时间都不敢抱女儿。“其实做了母亲之后,就想把一切都抛下陪在女儿身边”,但是,报道任务就是军令,于是,邹维荣不敢在家流连太久,否则“我一看到女儿就连家门都不想迈出去”。
“这么苦又这么危险,有没有想过干脆不干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这个问题还没问完,邹维荣就坚定地摇了摇头:“不会,我是一名军人,如果一定要牺牲,那让军人来牺牲好了,把和平和安宁留给祖国和人民。”
身为军人的责任感、作为记者的敬业心,让邹维荣获得了同事的尊敬和同行的肯定。在《解放军报》,不管是不是比她大的同事,都会尊称她“邹大姐”,她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首届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面对荣誉和肯定,邹维荣仍然自谦地说:“我觉得我是个比较笨的记者,当记者17年,我一直信奉‘脚底板下出新闻’”。邹维荣说,17年间做军事记者的经历,让她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和军队的变化:“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作为一名军人,我觉得自己生在了好时代,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要永远为新时代的军人鼓与呼。”(本报见习记者 隋明照)
赵新乐:任岁月流逝 唯情怀不改
不畏前路多险阻,唯愿不忘初心,走好脚下每一步。
——赵新乐
从7月接到要参加比赛的通知,到10月底节目录制工作圆满结束,前后近4个月的时间,仿佛就在昨天。
这是“好记者讲好故事”举办的第四个年头。在此前的3年中,作为报道者,我曾见证了诸多好记者与好故事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过程。如今,作为讲述者参与其中,角色改变,感受愈加不同。
今年的11月8日,中国记协将迎来八十华诞。讲述中国记协的光辉历史与艰难岁月,展示“记者之家”的桥梁纽带作用是这次活动与往届的最大不同。作为记协的跑口记者,我讲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在上海山西南路的南京饭店,范长江、夏衍等来自不同报刊的青年记者会聚一堂,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叶子龙讲述的《追寻》,再现了80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中,以笔为枪的青年新闻记者们为民族救亡立下的不朽功勋;当战争的硝烟散去,穆青、范敬宜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心怀人民”的崇高精神、优秀品格则成为青年编辑记者学习的榜样;由云南记协秘书长叶茸讲述的,那些在工作岗位上倒下的新闻同行,更让我们永远铭记与怀念……
这3个“记协故事”分别从“青记”历史、杰出新闻前辈以及当下记者的生存状态全景展示了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说实话,在准备和讲述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被一次次震动。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个契机,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很难如此真切地触动我们的心灵,那些曾经为民族存亡、百姓苦乐鼓与呼的新闻前辈也许只剩下记忆。而恰恰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唤起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斗志。
历史不可忘却,当下更该被书写。
从“脱贫攻坚”到“砥砺奋进的五年”,从“大国工匠”到“中国高铁走出去”,从“媒体融合”到“强军之路”……如果你仔细听完这些故事就会发现,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展示了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巨变。
在他们的笔下,奋进的中国是世界眼中的“高铁速度”,是百姓心中的“多彩鸟巢”,是盲孩子们期待的“有声教材”,是壮观的“朱日和沙场阅兵”,更是装在农民篮子里的丰收的累累硕果……
近距离接触这些巨变的讲述者,更觉现实之美好,未来之可期。
为了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23岁的新华社记者郁玮主动请缨前往耶路撒冷,成为一名年轻的战地记者;为了把中国高铁的故事告诉更多人,中国铁道建筑报社记者刘英才的稿子改了不下几十遍;为了讲述赣南红土地上的英雄故事,让大家知道新中国是如何走来,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杨茜身怀有孕,依然激情澎湃……
80年前,老一辈新闻记者,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在烽火硝烟中发出民族救亡的呐喊;80年后的今天,年青一代的新闻工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笔,追随着前辈的足迹,书写时代进步的动人华章。
岁月改变了容颜,不变的是新闻工作者永远跟党走,为国家分忧、为民族奉献的优良传统,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鼓与呼的家国情怀。
80年沧海桑田,任岁月流逝,唯新闻记者情怀依旧。(本报记者 赵新乐)
刘英才:讲述中国高铁海外故事
从国内到国外,我将一如既往地瞄准人民、瞄准基层、瞄准真实,不忘初心,怀揣梦想,书写新时代!
——刘英才
2017年,《中国铁道建筑报》记者刘英才做记者已经14年,也是他报道海外铁路建设的第六个年头。他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他见证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国脚步。
中国铁路走出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年的采访,我了解到,中国铁路最早从坦赞铁路开始,走出去距今已经有50年,这和中国的发展一脉相承。50年来,一代代中国建设者走向国外,走向世界,承担着大国义务。”刘英才说。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刘英才兴奋地说,他申请常驻非洲尼日利亚的请示被批准了,还有两个月,刘英才将奔赴非洲,奔赴火热的中国高铁建设工地。
刘英才表示,他去尼日利亚,要深入了解那条非洲开通的海外首条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铁路——阿卡铁路,以及由中国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看看扎根在边境的那些中国建设者们。“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让他们扎根危险地区,为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而奋斗终生?我想去体验、了解,并告诉大家真实的中国建设者在海外的故事。”刘英才坦言。
这一切的热情与期盼,都源于6年的海外采访,刘英才一次次见到了中国铁路在海外的功勋,真切感受到了中国铁路对于那里人们的意义。
2015年10月,刘英才在土耳其见到身材魁梧的杜拉克。“10年前他还没有工作,家里比较穷。是安伊高铁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刘英才说道。2008年开工的安伊高铁是中国在海外修建的首条高铁,中国工人师傅手把手地教,好学的杜拉克很快便当上了施工班班长,收入提高了,他决定让面临辍学的3个女儿继续读书,她们的命运由此改变。
2014年,土耳其安伊高铁正式通车。这条铁路,一头是伊斯坦布尔——唯一脚踏亚欧两大洲的城市,另一头是首都安卡拉,两地车程从7小时缩短为3小时,每逢周末一票难求,中国高铁首次走出国门就实现了开门红。
2016年10月,刘英才到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采访,当时埃塞俄比亚正遭受严重的旱灾,联合国紧急筹措的粮食堆积在邻国吉布提,狭窄的公路无法开展大规模运输。“但亚吉铁路带来了希望。”刘英才说,当时这个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即将完工,为了救灾,中国建设者开启应急模式,粮食从吉布提紧急运往埃塞俄比亚。“在亚吉铁路通车典礼上,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说:‘中国人帮助我们实现了一个梦想!’那一刻,我无比自豪。”刘英才说。
“每个人都有梦,13亿中国人的梦想汇集在一起,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在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的舞台上,刘英才如是说。(本报见习记者 郝天韵)
王少钏:愿用一生做“新闻工匠”
对于新闻工作,要始终保持一颗初心、一份激情。在我心中有一个不变的新闻理想,就是用我一生的时间做一名“新闻工匠”,唯有此,方不辜负“记者”两个字背后的责任。
——王少钏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将品质视为生命的极致追求。”采访王少钏时,这个外表斯文、神情坚毅的大男孩说的这句话,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印象深刻。
4年前,王少钏来到河南省舞钢市,成为这座小城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这也让他有机会去寻找一直留存在心中的疑惑:是什么让舞钢在国际化竞争中一次次获胜?4年期间,通过采访舞钢的钢铁工人,王少钏一点点找到了答案。
舞钢是中国第一家特宽特厚钢板生产基地,为国家重大工程量身定制特殊钢,其产品大量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技术装备和国防军工项目。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专项研制生产的110毫米厚Q460E-Z35钢板,实现了鸟巢用钢全部国产化;为三峡工程供应钢板达12万吨,占同类产品工程总用量的80%以上,其中24扇永久船闸闸门制造所用的4万多吨钢板全部为舞钢产品;研制开发的西气东输主干线用宽厚钢板打破了日、韩钢厂在该领域的垄断供应局面,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舞钢牌”高层建筑结构钢广泛用于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广州新电视塔等30多座大型建筑。
“舞钢生产的钢材不仅撑起了国人的骄傲,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在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中,王少钏手持钢板,坚定地说。
王少钏告诉记者,对舞钢工人的采访给他最大的感触是震撼。
在钢花伴随着嘈杂声音的实验现场,王少钏采访到为了试制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要求的大钢锭,在数月时间里反复改进工艺,23次试验,3个月瘦了十几斤的舞钢核岛级核电用钢课题组负责人庞辉勇;
在轧钢车间,王少钏采访了每天和功勋轧机并肩作战,付出几个月的心血和汗水,圆满完成中国国产大飞机配套项目中的核心设备——世界最大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用钢板轧制任务的轧钢高级作业师任亚强;
……
“在采访中,任亚强对我说:这次实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什么不能失败?我问。任亚强解释说:因为这种钢太贵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才知道,他说这种钢贵,并不单单说的是价格,而是这块钢板,从承接到研发再到轧制,饱含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这项技术空白,让中国付出不计其数的真金白银。”王少钏告诉记者,在对钢铁工人的采访中,给他最大的收获,便是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益求精、一生只干一件事,并且一定要干好的精神。
谈及自己的新闻工作时,王少钏说,采访中令他最难忘的便是这些工匠:“他们的工作其实很枯燥,比如任亚强,基本上都在操作间里,一待就是8个小时。但是他们面对每一块钢板时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感动。”王少钏告诉记者,他第一次踏进轧钢车间时,看着火红的钢块被轧制,炙热的温度永远难忘。
王少钏说,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中国工匠”们依然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冶炼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忘初心、勤学本领、踏实肯干,让自己也有匠人精神!”王少钏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新闻工匠”,在未来的采访报道中,距离百姓更近一点,再近一点,让自己更专业、更专注。“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小城市,但是作为记者,我不仅见证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每一步,更见证着中国梦一步步地实现。梦想并不遥远,每一个人的故事汇聚起来就是中国梦的完美呈现。”这就是“好记者”王少钏的新闻理想。(本报见习记者 郝天韵)
( 责任编辑:徐平 )
独家|专业|原创|深度
请勿擅自转载,有意转载的公众号请联系QQ:8067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