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虎过大年 | 《爱的川流不息》:充满着人间大情怀
阅读迎新春
书(舒)虎(服)过大年
阅读迎新春,书(舒)虎(服)过大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除了享受各色美食大餐外,出版机构在此还为读者奉上他们精心挑选的精神“大餐”,春节期间每日陆续推出,希望阅读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爱的川流不息》
——充满着人间大情怀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春祝福
《爱的川流不息》
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推荐语:
本书是张炜酝酿创作多年,厚积薄发的一部力作,是一部呈现人与动物相处相知充满人间大情怀的作品。作者用深情的笔触书写了自己养宠物的几段感人至深的经历,表达的是人类社会关于爱与恨、善与恶的重大命题,有着很强的哲学意味。
朱自强
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过:如果一本书,50岁的时候不值得读,5岁的时候也不值得读。《爱的川流不息》则是一本值得所有年龄的人阅读的好书,它通过人和动物之间的精神交流、生命的维系,讨论了关于生命的哲学问题。
阅读是一种具有建构意义的心理活动。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从作品中提取意义,而是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对文本的感受过程中,够建构出属于读者个体、不同于他人的意义来。这也就决定了不同读者对同一个文本的不同理解和感受。《爱的川流不息》于我而言,就是一个细腻与力量兼备,既能打动人心又能够发人深思的文本。
这首先得益于文本体裁的特殊性。这本书给我一种既是散文又是小说的奇妙的感觉。张炜用小说的笔法大篇幅地写小獾胡。一方面出于对小獾胡的喜欢,它是野狸子的外孙;另一方面,小獾胡从血缘上来说是一个野性动物,这是作者后面表达大自然与人类文明冲突的重要基础。正如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描写了热爱自由、听从生命本能召唤的野性动物。当这样的野性动物和所谓文明的人发生交集的时候,原生态的野性和文明之间的纠葛就产生了。这种纠葛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表现为矛盾和冲突,结局也往往以动物回归自然为结局,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自然也以悲剧收尾。这种冲突是宿命性的,更有戏剧冲突。张炜写出了野性动物的生命力量,也写出了动物最后要回归自然与人离别的悲剧的宿命。比如小獾胡与“我”和外祖母的告别:
这个早晨,我们把好吃的东西都找出来,可是小獾胡一口没吃。它在外祖母旁边躺了一会儿,又偎到身上,打着呼噜。这样一直待到半上午时分,它才吃了一点东西。
中午了,小獾胡站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的阳光,又回头看着我们。它在屋内屋外望了一会儿,徘徊着,向门口走去。它出了小院。我喊了一声,外祖母阻止了我。
我们站在门口目送他,直到它消失在林子里。从那以后,小獾胡再也没有回来。那个黎明竟是我们与它的最后一面。
它在我和外祖母之间低头转着,好像琢磨是不是该躺在这里。它终于想好了,轻轻地蜷在了外祖母枕头旁,一会儿就发出了呼噜声。这声音甜甜的,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声音。
作品中,作者还塑造了一个抽象却又具有普遍性的恶势力“黑煞”,正与邪的强烈冲突,强化了文本的小说化特征。在小獾胡这儿,戏剧性冲突是黑煞要戴野狸子帽;在花虎这儿,是上面下了打狗令,别人下不去手,黑煞这伙人出来干。在这个作品中,黑煞是有寓意性、象征性的。“黑煞”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他”指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个体,而是指迫害珍贵生命的存在。黑煞的存在造成了黑煞这伙人与动物、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个冲突贯穿全书,是情节推动、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化的催化剂。
而文本的散文化让作者更容易将宿命的悲剧性和人与动物之间温情所具有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更加直观且恣肆地传递给作者。
《爱的川流不息》(插图版)内文插图
除去小说化与散文化相交织的文本特殊性,《爱的川流不息》围绕着“爱”与“恐惧”两个截然不同的双重叙述,也是重要原因。文本中大量出现“爱”这一词语,却几乎没有出现“恐惧”。但“恐惧”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潜在文本表达,其中有对自由被剥夺的恐惧,对生命被剥夺的恐惧,对爱被剥夺的恐惧。在我看来,这一潜在的表达具有更重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正如张炜在书中写道:
某个主人因病入院,出院后,发现有人出于恐惧,竟然将他日夜思念的爱猫害死了;一个村镇同样出于恐惧,又一次发出了打狗令,勒令整个村镇在限定时间内处理掉所有的狗。
这是我几十年来再次听到的噩耗。时过而境未迁,“黑煞”他们原来还在,他们竟然就活在近邻。我颤着声音小声告诉了这两个消息,家人惊得合不拢嘴,一边用眼睛去找融融。
我们大惊失色,想着异乡里发生的“不可抗力”。
融融走来了,我们紧紧地将它拥住。如果所有的爱都有一个悲凉的结局,还敢爱吗?可是没有爱,为什么还要生活?生活还有什么意义?那只能是折磨,一场连一场的折磨。我们不要那样的生活。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