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历史性突破,再创新高!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项目评审结果,杭州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历史性突破,共获批38项,较2022年增长40.74%!获批的3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面上项目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9项,立项数和立项经费再次取得双突破,标志着杭州医学院强化有组织科研,构建“大科研”格局迈向新阶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衡量高校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研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校高度重视基础科研创新工作,强化顶层设计,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契机和抓手,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创新水平,指导实际科研工作中遇到的迷思和困惑,实现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科研能力保障,2022年起,科研处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杭州医学院求真学术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校内外高水平知名专家,为我校教师及科研工作者拓展视野,提高学术修养、巩固学术诚信理念,协助把握未来科研方向。
搭建项目申报培训交流平台,推动我校优秀人才、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多次召开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会议,聘请专家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申请书进行一对一多轮辅导,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科技项目申报水平,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研项目培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做好项目申报前、申报中、申报后全周期、全流程一体化科研申报服务;优化科研管理流程,简化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申报等流程,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着力营造潜心科研的政策环境。
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同时培育本校优秀青年人才,推进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以创新团队建设凝聚研究方向,汇集创新人才,加强学校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学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推动产出标志性成果。目前在建的重点创新团队2022年以来已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立项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1人连续3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3年上半年以来,我校科研人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Circulation Research》、《Molecular Therap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Cell Discovery》、《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等多本国际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突出卫生健康和行业发展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校校本部与附属人民医院的科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和平台,明确合作目标,加强跨学科合作,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投入,在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同时,提高合作的效益和质量,鼓励附属人民医院出新招,大力引进人才,为促进医疗健康事业和学校科研实力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科技创新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将继续以服务生命健康发展为目标牵引,面向医学科技前沿、面向卫生事业主战场、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聚焦卫生健康现代化和生命健康产业,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培育建设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和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新动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转化研究。聚焦国家战略、地方发展需求,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加大对科研力量的整合及国内外合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骨干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加强重点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创新性研究,进一步提升学校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组织和承担能力;积极探索模式和技术的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是打造共享平台,推进学校校本部与附属人民医院共享平台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根据重大需求和攻关任务培育建立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实现高端平台体系化建设,为长期持续攻关重大任务提供保障,实现基础研究不断有重大原创突破。三是加强科研提升对本科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进课堂,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注重学术交流体系构建,促进育人常态化;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从而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教融合育人。
精彩荐读
祝贺!杭医蒋锦琴入选第八届全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提名奖
杭州医学院
来源 | 科研处
编辑 | 陈哲宇
校对 | 陆英飞
审核 | 郑 思
终审 | 张 萍
欢迎提供原创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
欢迎投稿邮箱:xxshqmtzx@163.com
官方网站:http://www.h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