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国际新闻界》微信上线

2016-01-17 编辑部 国际新闻界
《国际新闻界》微信发刊词

我们终于决定开通微信了。


在学术期刊开设微信公号,我们是迟到者。但是即使这样一个决定,对一份有五十多年历史、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排名数一数二的学术期刊来说,并不容易。《国际新闻界》编辑部的主要成员均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全职教师,全年12期,近200万字,这些学术骨干们都是在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投入这项工作的。开设微信,不啻于给日常工作已经繁忙的编辑部又增加了一项无法计入工作量的隐形工作。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找麻烦呢?我们最先考虑的是读者的期待。去年编辑部就曾经有过试水微信的动议,并申请了微信公众号,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投入正式运行。但是我们却惊奇地发现,这个未推送过任何内容的微信号居然有了1千多个粉丝。读者的信任与期待令我们感到惶恐外,也给了我们改变的动力。


其次是媒体的转型导致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在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学术期刊基本假定读者具有极高的接受动机,会主动寻找期刊的相关内容加以研读。但是随着电子数据库的普及,读者的选择性更强。主题检索逐渐取代了定期阅读固定期刊,成为获取学术信息的主要方式。微信上的学术信息的转发与推送因为其易得性,又占据了学术读者本来就稀缺的注意力。当然,不能说这些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就落后于传统方式,但是这种目的性和选择性很强的学术信息接触方式减少了偶然性接触,无形中有可能使得学术视野变得狭隘。更重要的是,一些颇具学术价值的呕心沥血之作因为缺乏市场“卖点”,无法得到应有的阅读与讨论。我们依然相信,对于学术成果而言,通过双盲同行评价和编辑把关后的研究成果,比浮夸的阅读量和转发量更具有指标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建立学术共同体的责任感促使我们下决心做彻底的转型。新闻传播研究缺乏真正意义的共同体。这不仅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不足,国外的学术引证研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界问题可能更严重,学术规范的建立都还未真正完成,遑论彼此之间能够在一定基本共识下进行真正意义的对话与讨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者的共同体建设还任重道远。学术期刊则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机制。目前的《国际新闻界》投稿人的注册账号超过一千,每年发表文章的作者超过一百位,具有一流学术水准的匿名审稿人近百位,由国内外著名学者构成的编委会成员二十多位,由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组成的栏目编辑十几位,再加之她的广大读者,围绕着《国际新闻界》这个结点形成了一个活跃学者的网络。如果杂志能够有效地激活这个网络,无形学院的形成就不是一个梦想。



《国际新闻界》2015年部分期刊封面


其实新媒体与学术研究最具有亲缘性。互联网从军用转为民用就肇始于高校。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流动,这要比其他的行为更容易在新媒体上实现。社交媒体的关系加分享的特征使共同体凝聚与思想交流变得更加便利。因此,我们将借着开通微信之机,对原有的工作重心与流程做一番彻底的改造,变过去以纸制版期刊出版为中心的做法为以新媒体为工作中心,以服务学术共同体为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新媒体更好地促进中国新闻传播共同体的形成,走上活跃的原创之路。


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会坚持一贯的学术标准,推送能经受时间考验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哪怕是暂时的冷门题目,不制造单纯吸引眼球的“热点”话题。


其次,保持开放。我们将杂志的用稿裁决权尽可能交给学术共同体,除了继续坚持同行评议和双盲审稿外,力争向投稿者提供帮助,说明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接受监督和意见,力争将期刊及其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供学者们自由交流的公共论坛。


再次,分享至上。我们将无偿分享杂志所有文章的全文,通过微信导读加官网PDF版下载的方式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动研究者通过我们平台将论文原始数据公开分享。当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也将继续提供当期和过刊纸质版出售。


最后,围绕新媒体平台提供更丰富的学术信息。除了搬运杂志即将刊登或已刊登的文章外,微信平台还将陆续推出新书推介、论文写作札记、文献与方法谈、作者访谈、讲座实录、学术会议通讯、国外学术动态等栏目,提供更多的学术周边信息,发挥期刊作为知识结点和人际关系结点的作用。

《国际新闻界》编辑部

2016年1月17日


(本期执编:兰台)

国际新闻界放眼国际学术前沿致力学术自由创新微信:gjxwjwx微博:国际新闻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