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年古建重生,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曾经,
这里积淀着千余年的历史人文,
默默传承着数百年的理学文化,
如今,
这里奔涌起转型升级的村改浪潮,
创新发展动力,发扬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展望顺德仙涌,揭开乡村振兴的高分答卷。
始于唐末的古老乡村,如何开发自身发展潜力,应对新时期改革升级浪潮?陈村镇仙涌村创新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利用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深入挖掘朱熹理学文化传承,建设“岭南理学堂”作为专门研究、展示传播理学的载体,加快仙涌乡文化振兴。以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促进产业振兴,是新时期乡村振兴工作的方向。
凡拓数创积极助推乡村振兴,为建设新农村贡献数字创意的力量,将历史建筑仙涌人民会场打造成为“岭南理学堂”。
团队基于仙涌村的独特历史和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以轻改造的方式保留建筑本身的特点和特色,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意化重现这座佛山市历史建筑的“芳华”,为传播岭南理学文化提供有力的阵地,对外展示和树立文化自信。
凡拓数创以“源”为主题,按照源头活水、源远流长、家学渊源、饮水思源的布展逻辑,用数字的语言叙述陈村仙涌的“理学故事”。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走进岭南理学堂,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代的意义和魅力……
人民会场坐落于仙涌村小桥流水旁,与仙涌小学紧密相连。推开大门即见“岭南理学堂”形象墙,其门头牌匾“岭南理学堂”为朱熹书法原迹集字。
走近左侧墙面,“朱熹”缓缓走出向观众躬身作揖,三维数字还原技术再现朱熹动态影像,自动触发的动态投影实现与理学名人的“穿越时空的对话”,互动性展厅增添了少年儿童学习理学知识的趣味性和沉浸感。
凡拓数创团队使用发光字形矩阵打造右侧的艺术文字墙,展示理学关键字词,传递理学哲理,大气疏朗的序厅空间中,让传统文化拥抱现代,成为理学堂别出心裁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岭南传统广府民居特色的镬耳墙元素,绵延的曲线为序厅注入古朴的历史气息。
展厅的核心区域为由房顶木梁垂下的L屏流水幕,循环播放理学文字与流水的主题动画,契合朱熹的理念“为有源头活水来”,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寓意理学知识如源源不断的活水从二楼的藏书阁流向展厅。
两侧文化石结合波浪造型与中央流水屏互相辉映,营造“高山流水”意象,烘托出朱熹诗词所传达的理学大家精气神。
反射性极强的地面材质营造“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水面倒影效果,贯彻“源头活水”的理学概念。
名家诗词与数字流水幕的创意结合,不仅保有古色古香的岭南历史风韵,还增添了新科技新设计的现代感。
沿左侧穿过序厅,探寻理学历史长河中的名人足迹。图文展板呈现理学起源、发展及在陈村一带生根发芽的历史进程。
仿汉白玉雕塑展示六大理学名人
与整体的空间相协调
观摩完静态的理学发源入粤史迹,还可在图文展墙上的互动一体机点触查阅理学名人旅居足迹。
序厅右侧的第三单元“饮水知源”主要从现代角度探究理学文化在党建引领下,在仙涌人民代代相传的品行实践中的体现,分析仙涌模式的经验与价值。
展墙旁嵌入“仙涌长卷”互动一体机,参观者可一键展开仙涌各景点介绍、观看宣传短片及开启互动小游戏。仙涌长卷集约化展示仙涌传统特色,简单的小游戏生动再现了捐谷建校故事、龙舟、种植年桔等传统,多样互动使仙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更加鲜活真实。
村民体验仙涌长卷一体机
仙涌人民会场始建于1958年。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硬山顶,红砖墙,是反映仙涌乡建国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建筑。
这里曾经是电影院,简单支撑起的投影幕播放着《地道战》等爱国电影;
这里曾经是礼堂,每每大戏开场,上千村民聚集于此,热闹非凡;
这里曾经是宴会厅,每至节庆嫁娶,村民围聚而坐,共贺喜事。
随着时间推移,人民会场的使用率不再像当年一样频繁,但她见证了仙涌村60余年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仙涌人民对生活的热情与历史的记忆。
凡拓数创团队修旧如旧,保留了人民礼堂原有的面貌,同时结合新时代的需求,大幅提升场馆的作用和利用价值。
人民会场外侧保留历史建筑的原有面貌
点击图片查看
人民会堂新貌
场馆从1958年建成至今依然保持着原本的结构,红砖杉木尖顶设计充分体现了当时特有的建筑色。
如今的人民会场,已经复建成为集合展览、参观、学习、表演于一体的岭南理学堂,集中展示岭南理学渊源、流传、传承和发展的相关内容。
富有年代感的老照片和旧时的宣传标语
珍贵影像定格昔日热闹时光与美好记忆
置身会场之内,我们静静欣赏,追忆历史;移步换景之间,心头倍感亲切,又生共鸣。
现在,她芳华如故,风采依旧。实现华丽转身,岭南理学堂“活起来”了。
百花齐放在仙涌,万紫千红总是春。
仙涌人民会场这座时代“遗珠”,
是凝固的历史,是理学传承的见证者。
她将继续作为仙涌生活的文化舞台,
并开启新的时代使命:
记录代代仙涌人的品学实践,发扬岭南理学思想。
村民前来观看仙涌理学发展史影片
凡拓数创基于仙涌文化积淀,用丰富新颖的数字多媒体手段延续历史传承,在保留原乡特色的基础上回应未来期待,实现人民会场的数字化升级,赋予了这座60余年历史建筑新生活力。这不仅是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有力的一步,也是面向岭南及其他地区打造理学文化传播的新标杆、特色党建示范教育基地、乡村振兴先进经验的宣传平台,乃至树立粤港澳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
部分内容来源:羊城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乡村振兴呼唤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