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道武当访太极:从肢体到思想的默契

十堰发布 2024-04-12
十堰市委市政府官方微信
点击左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
新华社
聚焦十堰!

↓↓↓


《新华每日电讯》刊发《问道武当访太极:从肢体到思想的默契》,聚焦日前在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举行的首届世界武当太极大会。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如下

首届世界武当太极大会日前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运动员、武当文化爱好者等各界人士共襄盛会。武当山玉虚宫遗址的青瓦红墙前,由千名中外太极拳练习者组成的太极表演震撼全场。与大会同步举行的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上,尽管参赛者的肤色、语言各异,但一招一式都流露着对武当太极文化的共鸣,这种从肢体到思想的默契让彼此之间的差异显得无足轻重。



太极为何得到越来越多中外人士的喜爱追崇?武当山为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学问道?其背后是人们对身心并重、内外兼修的道家文化共有认同。


从2500年前尹喜携老子所著《道德经》在武当山归隐修道,到600多年前张三丰将《易经》《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立内家拳体系,千百年来,凝结着中国智慧的道家思想与太极功法在武当山相辅相成、生生不息。如今,在一代代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太极拳这项古老运动焕发出体育与文化相互激发的无穷活力。



太极运动蔚然成风折射中国智慧


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湖北省体育局、十堰市政府举办的第七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是世界武当太极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吸引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运动员参赛。


比赛首日,伴随着轻扬的古琴曲,一组8位来自各流派的太极习练者同时登场。他们不以攻击为目的,而是各站一方,将内化于心的拳法、剑法和棍法面向评委展示出来。看台上从各地赶来的老少观众一次次为他们的精彩呈现鼓掌欢呼。



赛场之外,太极运动蔚然成风。在武当山脚下的街头巷尾,飘逸儒雅的道袍装束者、手持八仙棍的学生和背着太极剑的老者随处可见。在武当山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外,45岁的武安斌旁若无人地反复练习武当纯阳门玄渊龙吟剑。


“练了半年太极,颈椎痛的老毛病就好了。”武安斌说,练习太极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平和心态,在他带动下,妻儿也养成了天天练习太极的习惯。


“张三丰祖师关于太极的宏愿是,‘欲天下豪杰做延年益寿之用,不徒作技艺之末也’。我也一直向着‘让天下人从太极中受益’的目标而努力。”武当玄门武术院负责人胡玮哲说,当地一直推行武当武术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他定期到各大中小学校教授武当二十八式太极拳、武当太乙五行拳和武当太极剑,让青少年在课业之余拉伸筋骨,保持身心健康。


然而,太极并不只是一项体育项目,与之紧密相关的太极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霞说,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太极拳是由思想文化孕育出来的拳种,被称为“哲拳”。它其实是把道家思想和太极哲学思想落实为一套身体动作,一招一式无不体现天地万物的整体观、阴阳转化的发展观。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太极拳中常说的“无招胜有招”就是对“无”的强调。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研究员马保青说,古今中外的技击术都遵循崇尚力量和速度的强者逻辑,而武当太极拳相反,它在太极哲学思想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运动方式和虚实变化手段。


他说,华夏先祖伏羲创造了太极八卦图,其中蕴含的哲理和《道德经》异曲同工,都为后人探寻天地人运行规律提供了钥匙。《道德经》和太极哲学思想贯穿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日用而不觉”的哲学智慧,表现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谦让不争”“曲成万物”的人生观和“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的治理观等。


记者在武当山采访调研发现,除了武当太极拳,武当山道观中的殿宇、雕塑和壁画,也都展现了太极哲学精髓和道教修行之道。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名专家曾写道,武当山融合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景”。


太极文化远播万里成为融通桥梁


作为太极文化重要载体的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据统计,全球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亿人习练太极拳。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桥梁,世界由此了解中国文化、读懂中国,更好促进了民心相通、文化互通、文明融通。


在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期间,45岁的斯洛伐克选手露西娅·普兰德洛瓦告诉记者,她对中国文化十分喜爱,接触太极拳已26年,今年夏天来到武当山学习地道的中国太极拳。问道武当之后,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一个月后,我将回到斯洛伐克,带着大量的精神财富回家。我的生活不会跟以前一样了,因为在武当山学习太极的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我。我回到了健康状态,更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道’。”她说。



荷兰人埃利·罗弗斯多次到武当山学习太极拳、道教文化和古琴。他说:“中国文化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很多古老智慧在当代依然发挥着作用。这些智慧并不停留在书本里,而是被大家诉诸实践。我也渐渐将道家和太极哲学思想应用到生活里。我学会了顺其自然,既不抗拒,也不屈服,而是积极地用自己现有的能量把事情做好,并保持工作和休息的平衡。”


这样的故事和体悟并不罕见。据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有10万余名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慕名来到武当山,其中约有3万人研修武当太极。同时,武当功夫艺术团已应邀出访美国、法国、瑞典、俄罗斯、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武当武术协会在海外设立了13家分会,拥有会员11万人。



“20多年前,斯洛伐克没有太极学校,也很难找到专业的太极老师。大约10到15年前,太极学校与中式武馆如雨后春笋般在欧洲各国出现,而且更棒的是,欧洲的太极老师不再是业余的太极爱好者,这让欧洲人能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中国太极。我们不再只模仿动作,而是开始理解动作背后的逻辑和道理。”普兰德洛瓦说。


在欧洲当太极教练,也成了罗弗斯的理想。他说,很想成为一名武当太极的传道者,让更多荷兰人接触太极。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如果他们每天能练一练太极,看一看《道德经》,对他们的帮助一定非常大。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副主任黄永昌认为,武当太极以“道”为核心,不仅对现代社会有正面价值,对于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有重要启示。


太极文脉守正出新焕发蓬勃生机


地处秦岭与大巴山交会处、黄河与长江的中间点、秦楚两国的沟通咽喉,武当山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武当道家文化和太极文化上千年来绵延不息,得益于这里的开放和包容,也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创新。


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史实证据,太极拳最早发源于何地仍存争议。“武当山弟子来自全球各地,学成后又走向全球各地。武当武术不是地域类的非遗,不以一家之姓冠名,因为武当武术是开放的,是天下之公器。”黄永昌说。



当下,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和氏等诸多流派的太极拳,经世代传承,发展同样红火。谈及太极拳百花齐放的局面,黄永昌表示,“历史客观原因导致了太极拳发展为不同的派别与派系,有竞争是好事,就像诸子百家一样,百花齐放代表了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为保护传承武当武术和太极,武当山特区一直把武当武术的挖掘、传承和弘扬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武当武术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武当山特区党工委书记师利龙介绍说,历经7年多时间整编、修改与完善的武当武术标准化建设工程系列丛书《“两拳一械”竞赛套路》教材日前正式发行,这对打造武当文化品牌、推广普及武当武术并使之更好参与国际武术竞技有推动作用。武当山还成立武当拳法研究会、太极拳协会、太极三丰联谊会,并依托武当武术协会、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高等院校等,挖掘整理隐于民间、濒临失传的武当内家拳套路200余种。


文化传承离不开新鲜血液。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武当山的太极传承人与习练者,拿起手机相机,为万千网友揭开“仙山清修”的神秘面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深奥复杂的道家思想,以多角度拆分演示太极拳动作,在海内外吸粉无数。


大学学习英语专业的顾师宁是三丰派第15代弟子、武当道家养生院创始人。从2004年起,他就去往近10个国家,以中英双语弘扬道家文化和武当太极。2017年,他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创建账号,用英文向海外受众分享太极教学视频,逐步发展起涵盖太极、气功、冥想、道家思想和道家文化的网课体系。


“抖音、快手、TikTok等平台的崛起,让文化宣传和思想沟通变得更为方便。利用网络渠道让更多人有机会习道,是顺势而为。”顾师宁说,目前他在线上有3000余名“洋弟子”,还有不少外国人在上完网课后,亲身来到武当山感受原汁原味的武当太极。


据不完全统计,武当山各武馆、道观与太极习练者已开设各类社交平台账号130余个,多个账号发布的内容获赞数累计超过千万次。“我们将为全国、全世界的武当太极文化爱好者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让武当太极文化传播得更远。”武当玄武派第15代传人、武当山理阳内家武术馆馆长田理阳说。



往期推荐(戳下方标题)

明天起,这些路段占道施工,请绕行!

18个小区!十堰又一批公租房来了
最新放假安排来了!



来源 | 新华社
编辑 | 韩晓玲 责编 | 静静  终审 | 彭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