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湖北日报》头版聚焦十堰!

十堰发布 2024-04-12

十堰市委市政府官方微信

点击左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今日

湖北日报头版刊登

《十堰用好人才

“第一资源”支撑绿色发展》



 全文如下 

“借助院士专家,技术有支撑,市场有保障。”近日,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子卫信心满满地说,今年开年以来,一直满产赶订单。


凸凹公司位于十堰张湾工业新区,是一家从事汽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民营企业。2015年时,其年产值、销售收入仅500多万元。


“院士专家的智力支持,使公司产品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唐子卫介绍,通过十堰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对接上钟志华、顾国彪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不仅接连攻克技术难题,拥有专利36项,还全面实现向新能源、轻量化转型,发展规模也实现几何式增长,去年公司年产值、销售收入均超1亿元,9年增长20多倍。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省委、省政府明确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


“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关键是依靠人才,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和科技创新成果来做坚强的支撑。”十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汤宏介绍,该市聚焦“一主四优多支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人才需求,通过大力借智、引才、育才,提升人才资源的“含金量、含绿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借智:

通过京堰对口协作,与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签署《人才智力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开展院士专家服务、人才培养、联合技术攻关等方面,建立常态化人才智力帮扶机制,促进两地绿色低碳领域人才资源合作共享。据统计,10年来,北京院士专家先后为十堰解决绿色低碳发展技术难题780多个。同时,京堰互派挂职干部275人,培训党政干部、技术人才和致富带头人近5000人次。



——引才:

实施“武当人才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产业人才。仅2023年,引进博士生167人、硕士生1079人,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再创新高。实施“10万名大学生留(回)堰”计划,组织开展线下线上招聘活动450多场,2023年已引进3.1万多名大学生来堰创新创业。



——育才:

依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本地院校,加强绿色低碳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融合系统培育人才,开展“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全省试点”,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培育工程硕士;推动高校和“专精特新”装备龙头企业联合组建“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学院。同时,不仅将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为党政干部培养的必修课,开展系列系统培训,还面向重点骨干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举办专题培训班。


2023年,十堰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09.03亿元,增速11.5%,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新增省科创“新物种”企业15家,总数达到44家。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多家,总数突破700家。


汤宏表示,未来,十堰还将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用好人才这一“第一资源”。


往期推荐(戳下方标题)
全省聚焦,十堰专场!
2024年目标已定,十堰如何实现→
惠及19万余人!这座水厂最新消息...



来源 | 湖北日报  
记者 | 许应锋  通讯员 | 李启东
编辑 | 西鱼  责编 | 静静  
初审 | 陈玉  终审 | 彭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