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第一,连年国奖,科创文体两不误,这样的大工“直男”,爱了!

一副方框眼镜,一身笔挺西装,一对可爱的八字眉,一个爽朗的开怀笑,邓心陆称自己是“机械直男”,“直”的性格里是满腔热忱,报国之志;是敢想敢干,坚守初心;是心有大家,乐于奉献。


邓心陆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级本科生,曾任校团委实践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现任学院机械创新实践班班长、级队科创委员、机械羽毛球队副队长。






我不是什么“神”一般的存在。




这是邓心陆谦虚的自我评价。可目前他已经取得了堪称“神一般”的成绩——专业总排名1/230,累计获得5次单项奖学金,2次国家奖学金,1次屈伯川奖学金,科创比赛累计25个奖项,拥有1项国家发明型专利并投入使用,获得大连理工大学2018-2019学年优秀学生标兵荣誉称号。他是同学眼中的学霸,朋友心中的“死党”,老师嘴边的榜样。

入学教育时,王立鼎院士的讲话,在邓心陆心中埋下了科创的种子。他说当初选专业源于对机械的兴趣,听了王院士的讲话,更加为身为一名机械学子感到欣喜和自豪。邓心陆明白大学的自我探索不同于高中的啃书本,在和学长学姐们交流中,他决心要多做一些科创比赛提升自己。在过去那么艰苦的研究条件下,王立鼎院士和他的团队都能制造出全世界最高精度的齿轮,科创之路虽然艰辛,但邓心陆对自己说:“大学期间我要不怕吃苦,不畏困难,一心一意做下去。”

很多人都以为邓心陆在高中就接触过科创,所以才看上去如此有天赋,对此邓心陆“官方”辟谣自己在大学前真的没有类似经历。初入大学仅凭一腔热忱就决心投身科创,但其实并不确定自己能否做好。如今回头看来,他庆幸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但他也衷言相告学弟学妹:凡事要看清自己再做决定。







邓心陆初次接触科创,是2017年第十四届趣加攀登杯科技作品竞赛。本来他自认为能拿一等奖,成果却连初审都没有通过,邓心陆一度有些“怀疑人生”。现在回过头看几年前最初做出的科创成果,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但这也恰恰是他一路成长的见证。从青铜到王者,这过程就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再多学一点东西。”

经历攀登杯失利之后,邓心陆和几个朋友组队参加了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这个比赛含金量高得堪称机械分量最重的一个比赛。队友们虽然同样起步于小白,但是大家能做到团结协作,齐心协力。

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小组四人都是上午一二和下午一二节有课,本以为其他人都会利用上午三四节和中午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却没想到全组成员都不约而同到了实验室,从最西边的综合教学二号楼到最东边的工程训练中心,大家甚至牺牲了午饭时间,就为了在实验室多研究一会儿,快到上课时间时再坐校车去西综。队友们为了这个比赛付出的努力,邓心陆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他很喜欢大家拧成一股绳的感觉,觉得踏实,有奔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们也取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从那次比赛开始,邓心陆真正对科创有了一些认识,再参加比赛时,他会比同年级的同学多一些经验和技能。“从小白到大神的逆袭,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和进步。”看起来顺风顺水得心应手的比赛,其实也是不断挑战自己的机会。







邓心陆用“坚持”概括自己在科创方面取得成绩的秘诀,他认为科创从来不是考验人的智商。在上大学之前,他不懂编程,不会建模,不知道怎么搭接电路,不知道如何模拟仿真。面对完全空白的知识领域,邓心陆选择静心学习。万事开头难,或许一开始做科创觉得有些困难,但只要不停留在原地,总会有收获。邓心陆很感谢学校为他提供的很好的平台,他经常往实验室跑,发现自己接触的越多,不懂的就越多,就越想多学一些把它搞懂。“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这么广阔,学习你想得到的东西,这个过程一点都不痛苦。”邓心陆坦言自己很享受不断学习不断挑战的过程,“科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需要坚守初心。”

科创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有时候只是调不出来正确的数据,有时候到了作品基本完成,快要提交时才发现最开始的原理就是错的。邓心陆说这种时候他们也想放弃,但是最终他们选择坚持下去,并找到了瓦解困难的方法。“很多时候并不是走投无路,当你睡觉躺在床上都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困难就不再是困难,总会想出解决办法。”邓心陆说,“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从编程小白到掌握6种编程语言,邓心陆说编程其实是“不得不掌握”的技能。“你在团队中负责这部分,你总不能拖团队的后腿,学不会也要学,因为你没有退路。”邓心陆还记得大一寒假他第一次接触编程语言,因为c语言课程大一下学期才开,邓心陆只好自己查资料、改程序,忙得满头雾水。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邓心陆深深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知,不去应用所学很快就会忘记。”

“科创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邓心陆每天都会有三四个小时在实验室度过,实验室就是他第二个“家”。有比赛要在实验室赶进度,“哪怕有一分钟的空闲时间也要去”,没比赛也要在实验室学习,完成老师的任务,提前准备,备战比赛。

2018年邓心陆参加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截止日期前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和队友们在实验室赶进度,交上作品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瘫了,回宿舍睡了一整天。邓心陆说,这种突击的短期辛苦不算辛苦,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辛苦。别人上完课回宿舍打游戏,他就要走到工训中心去做东西。







参赛作品



大一至今,邓心陆共14次担任科创团队的队长,在他看来,队长和队员并无不同,不是说当队长就可以颐指气使,偷懒划水,相反,选择当队长意味着愿意为比赛投入更多的精力,承担更多的压力,推动比赛的进度。进入大三,邓心陆觉得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应该做出一些转变。“大一大二时,为了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感选择当队长,到了大三,带学弟学妹们做比赛,为了锻炼他们的能力,我更倾向于做一个普通的队员。”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减弱邓心陆对科创的激情,他更希望自己在现阶段多接触研究性的内容,多阅读论文专利,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准备。

每周在实验室24小时以上,参加比赛可能耽误复习,课程越来越紧张,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并没有影响邓心陆的学习成绩。“我不是神一般的存在,也不是每节课都坐在第一排、上课完全不开小差、什么作业都认真完成的人,更不会吃饭排队还要看英语单词。”邓心陆一番调侃,最后说:“学习就要多上心,学习效率很重要,考前复习质量一定要高。”

每开一门新课,邓心陆都会评估这门课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如果缺一堂课后面的都听不懂,他会找一个周末及时学习前面的内容,不留下大漏洞。不同于大多数同学,邓心陆不喜欢去图书馆,他一直在寝室里学习,因为他认为在宿舍学习氛围很好,而且节省路上的时间。







在班级里,邓心陆是大家公认的“小老师”。大一上学期的线代期中考试,邓心陆考了满分,而班级却十几人次挂科,他和班长一次闲聊中提起,或许可以在考前给班级同学总结一下知识点。于是他和班长一拍即合,从一对一辅导,到一对多辅导,再到一讲一天的考前复习课堂,邓心陆为班级同学多开了一门“辅修课”

为了给班级同学讲清楚讲明白,邓心陆会把自己每一科的复习提前两天开始,一天备课,一天讲课,他认为这两天时间花的值,既帮助同学讲解知识,又能发现自己之前理解错误的地方,双向提升,互利共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邓心陆说,一开始只是他自发为班级同学讲课,而现在每次考试前同学们都会主动问他会不会有考前辅导,“我觉得我是被班级需要的,就应该为班级做这些事情。”每次小课堂结束时同学们都会报以最真挚的掌声,邓心陆往往深受感动。

两年来,邓心陆所在班级的成绩一直领跑级队,从大一上期中考试超1/3的挂科率,到大二学年一人次挂科并通过补考,班级连续两年获得优良学风班荣誉称号,2019年还荣获校优良学风标兵班。在班长刘顺生看来,邓心陆一直心系集体,是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同学,每次班级答辩准备过程中,邓心陆都会主动提供很多帮助。







除了学习和科创,邓心陆还是院羽毛球队副队长,校合唱团成员。羽毛球训练每周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合唱团每周至少一次,每次三个小时,还常有一到两个小时的加练,临近专场训练时间更长,但是邓心陆却很少请假。在他看来,羽毛球和唱歌都是解压的好方式,能够强健体魄,放松心情,而且他也通过这两种爱好遇到了很好的朋友。

大三上学期刚开始时的一次班会,给邓心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班主任在班会上讲,如果你想踏踏实实做点东西,读书是最好的选择。既生逢其时,则重任在肩,邓心陆决心继续在机械领域深造,一路学习一路创新,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摄入更多的知识,研究更多的东西。“我希望将来,国家前沿科技领域的成果上,有自己的一颗螺丝钉,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邓心陆说,这是自己想要的方向。





文字作者 | 于朝

图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周学飞

近期精彩推荐

全球教育机构第7!媒体点赞国际专利中的大工力量!

感谢大工!您的关爱,海外校友收到了!

大工位列全球教育机构第7!2019国际专利申请排名发布

如果你认识马傲

点赞大工“90后”党员!

为大工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