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登上热搜、人民日报点赞!这位大工导演厉害了!

讲述校友故事的 大连理工大学 2021-12-23

《小小少年》预告片



近日,由哔哩哔哩出品的纪录片《小小少年》登上热搜,人民日报官媒也发推送称赞该片“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这部火爆全网的纪录片,总导演正是我校07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校友——孙超。


校|友|档|案 孙超 

孙超,2007-2011年就读于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美国爱默生学院新闻学硕士,曾担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汉克调查”栏目调查性报道记者,以及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中心记者。创作《高考》《创新中国》《无手车王》《中国淘宝村》《稻米之路》《一团火》《丈量》等多部纪录片。获奖包括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委会大奖,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特别奖,第九届“纪录中国”社会类二等奖。2021年3月,她执导的纪录片《小小少年》正式上线,引发强烈反响。




校友孙超介绍,纪录片《小小少年》在2018年底由B站正式立项,2019年初开始调研拍摄,历时一年半完成拍摄。主要是聚焦一群有天赋的孩子,拍摄团队对这些痴迷于自然、科技、艺术、运动等不同领域的天赋异禀的孩子们进行跟踪拍摄,记录他们的成长故事。

当一个孩子痴迷于一件事,会爆发出怎样的能量和创造力?在纪录片《小小少年》中,观众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上线以来,这部纪录片获得B站高达9.8分的评分,播放量近500万,《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也纷纷报道,好评不断。总导演孙超完全没想到,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响。在她看来,这是一部和她和片中的小小少年们一起,用热爱打造的生动而美好的真实记录。

推开新世界的门

在大工读书时,孙超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对记者这个职业满心崇敬。为此,立志做记者的她,在大学期间做起了各种实践,担任大型活动的主持人、去现场采访、编辑制作新闻短片……渐渐地,两三分钟的新闻短片似乎不能满足她对深度报道的追求。

离开大工后,孙超来到美国爱默生学院纪录片专业求学,专业化的学习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纪录片强大的生命力。那两年,她看了200多部纪录片。“在纪录片里,我能穿越历史,也能跨越未来。”孙超说,“纪录片填补了我未知的领域,打开了全新世界的大门,那种感觉让我很向往。”

带着对纪录片事业的坚定,孙超在毕业后回国加入央视,参与导演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纪录片。在《创新中国》中,学文科的她第一次感受量子力学的魅力;在《中国淘宝村》中,她又见证了电商的艰辛与收获……每一次拍摄,孙超都会尽情享受那些全新而又陌生的体验。在她看来,未知的世界总会带给她不断追寻的勇气。

“我和团队一直想做一部关于小孩子的纪录片。”2018年下旬,孙超和团队在纪录片领域已经小有成绩,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儿童成长教育题材。“00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大众对他们的说法不一。我也很好奇,在孩子们的眼睛里,他们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希望用镜头,把这群有个性的形象真实地展示出来。”恰好,在青少年群体中口碑颇高的B站,带着拍摄“小小少年”的想法找到了孙超,双方一拍即合。



6集,6组孩子,辗转6个省份拍摄,历时两年零3个月,“小小少年”终于从四个字变成了6段精彩的人生故事。纪录片的成功固然让孙超欣喜,但更让她满足的,是拍摄过程中的收获。与孩子们的接触,又为她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是一个怕虫的人,属于在宾馆看到墙上有虫,都无法‘正面对抗’,只能向同伴‘求救’的类型。”第一次和殷然(第三集的主人公)见面时,孙超硬着头皮,让他就把一只锹甲幼虫放到了手上。那是一只白色的、软软的、肉肉的大虫子,触感超出了她的想象。



为了拍摄,孙超不得不和一整屋的昆虫相处数月。渐渐地,昆虫之于她,不再是可怕的存在。说起昆虫,她变得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幽灵螳螂,它就像外星人一样,身上像穿了个披风,像酋长一样,还有兰花螳螂是粉色的,特别瘦,还有那个竹节虫,真得长得跟树叶的茎一样,细细长长,混在树丛中根本就看不出来……”

拍摄纪录片,孙超觉得很幸福,《小小少年》让这份幸福又多了一分,正如她在导演手记中写到的:
在认识殷然之前,山只是山,树只是树,草只是草,风也只是风。在认识殷然之后,这一切,之于我们的意义都不一样了。我想我们才是最幸运的人,因为纪录片的拍摄,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若非如此,我们将错过一整个奇妙的虫子世界,那必是终身遗憾了。

与时间死磕

纪录片的拍摄不同于剧情片,它没有剧本,没有设定,甚至没有旁白,所有的情节和画面都是基于客观的拍摄,所以,一部纪录片的诞生,往往是基于超大量素材的采集和超长周期的制作。《小小少年》从立项、调研,到拍摄和后制,孙超整整投入了27个月。
从调研开始,孙超每天的工作时间就没少于过12个小时,“满世界”地找适合拍摄的孩子,海量的调研,经常和受访者一聊就是大半天。“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好的设计和预判,我们必须做足调研的功课。”孙超说,“我在北京第一次和关老师(第一集拍摄对象)见面,从中午12点聊到了凌晨12点,我还从来没有跟谁聊过那么久。”
正式进入拍摄后,孙超的日程变得更紧凑。为了积累拍摄素材,抓取那一瞬间的精彩,孙超和团队每天都要拍摄8小时以上。起早贪黑,都是家常便饭。拍摄第一集主人公小云儿,每天凌晨3点半就要开始准备,只为拍到妈妈4点半出猪肉摊时,小云儿在摊位上帮妈妈一起忙碌的身影;拍摄主人公殷然时,孙超经常在夜晚走进南昆山,在一片漆黑中跋山涉水。


等待,是拍摄纪录片的常态。两个小时的素材中,往往只能找到几十秒可用的画面。尽管每天的拍摄量很大,但一整天都拍不到有用素材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此时,作为总导演,孙超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延长拍摄时间的决定。

“每天接近十小时的拍摄,团队已经很疲惫了。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再多撑一会,老天总会赏给我们一些东西。”孙超说,“当那些或是精彩,或是感动的瞬间出现时,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孙超继续与时间较劲。每一集近500小时的素材,她要一帧一帧的过,抓取所有精彩的画面,制作成近70分钟的成片。“这个过程,纠结而痛苦,每一集,来来回回大概都会有十几二十个版本。”后期制作的周期被一再拉长。

“片子上线前,我必须全力去做好,用最理想的方式去创作,达到我认为完美的程度。”孙超说,“片子上线了,它就不再属于我,那就交给观众评判吧!”
经历了与时间的死磕,孙超但求问心无愧。

传递真善美

名纪录片导演徐童曾说过,纪录片导演要有强大的内心,具有强大的排毒能力。对于拍纪录片,孙超的内心始终坚定:“我认为纪录片的终极目标,是向人类传达真善美的。如果是记录苦难的现实,那我希望用镜头让苦难的人能得到关注,不再苦难,如果是记录美好,我希望这个美好能影响更多人创造美好。”
《小小少年》显然属于后者。孩子们投入的状态和眼神,十分迷人,孙超希望把这些美好也传递给观众,带给观众愉悦的观影体验:从支离破碎的家庭中走出的云南女孩儿们,因为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引领,拥有梦想,携手起舞,笑靥如花;普普通通的驾校校长在烈日下奔走忙碌,只因为想帮陌生的小云儿找到更专业的老师;殷然俯身静静聆听木蜂啃木头时发出的声响时,专注而默契的眼神……那些无比平凡而又普通的人和事,在孙超的眼中,总会展示出难得的美好。
在拍摄过程中,她经常感动落泪。而那些打动她的瞬间,也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弹幕和评论中,有人感同身受,有人回忆过往,有人深受启发而有所转变,对于孙超来说,一切因《小小少年》而发芽的正能量,都是最值得的收获。
如今,虽然实地拍摄已结束一年有余,孙超仍和受访者保持紧密的联系。“一年半的拍摄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就是一瞬间的事。”拍摄结束后,她又多次往返云南,“那群爱舞蹈的女孩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很好奇。”


未来,孙超将继续拍摄这群从家庭的伤痛中走出来的孩子,不加干预,真实呈现。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漂亮的姑娘,能实现梦想,穿上芭蕾舞鞋,身着斑斓的民族服饰,在田埂上,在小河畔,在山谷间,自信地翩翩起舞,那时的她们必将光芒万丈。

内容来源 | 《校友通讯》

编辑排版 | 任亭钰

责任编辑 | 周学飞 任亭钰


 百年党史 百句名言 

 百年党史关键词 
 近期精彩内容 

来大工,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什么是大连理工?

大工的生日这样过!

大工版《少年》+“肆意舞”!大工,生日快乐!

它们有名了!


 👇 点击关注 了解大工动态 👇 


点赞、在看,养成习惯

👇 👇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