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路磨炼,步步踏实,大工女孩破茧成蝶!

为大工学子点赞的 大连理工大学 2023-09-18

于海萍,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2019级本科生。先后获评校优秀团干部标兵、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干部、自立自强标兵等荣誉。曾获学生优秀奖学金二等、社会工作奖学金、第十七期“正源”大学生奖学金、玉兰奖学金等奖励。曾任外俄1901班生活委员、校团委青马工程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办公室助理。今年将继续在本校读研深造。


于海萍生活照




砥砺奋进,沉淀化茧


于海萍来自辽宁省丹东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年岁更迭,爷爷奶奶的年龄逐渐增大,父母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哥哥的工作也不尽如人意,如此情况下,家庭重担压在了家中排行老二的于海萍身上。父母的辛勤付出为于海萍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于海萍也深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学习回报父母,改变家庭窘境。


丹东地处中国边境,于海萍从小便接触到许多国外文化,并对俄罗斯文化情有独钟。于海萍的爷爷是一名退伍军人,爷孙二人经常一起听新闻,讨论时事政治。在爷爷的影响下,于海萍逐渐对外交事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因此她希望学习一门第二外语,为自己的祖国、家乡发声,也希望为中国外交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2019年夏天,怀揣着梦想的于海萍进入大连理工大学俄语系学习。


与俄语系老师的合照


初接触俄语,于海萍便碰到了俄语学习上的一大壁垒——弹舌。为了能练好这个技巧,她尝试过含着一口水并用舌头使其震动,也尝试过用各种姿势让自己的舌头和嘴唇“打架”,尽管这些方法并不总是有效,但最终她仍在不懈努力中掌握了弹舌发音的精髓。于海萍还分享道,练习舌头的灵活运动成了她在军训期间的一大乐趣,而且与室友和同学分享俄语发音经验,还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不拘现状,果敢破茧


在适应大学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于海萍在与同学的相处中获得了乐趣。但学习上的碰壁以及生活上的压力始终是她堆积在心底的烦恼。幸好,于海萍一直得到老师、同学和家人的陪伴。在学校生活中,于海萍的辅导员李伟老师非常关心她的心理情况。大一入学期间,李伟老师在交谈中察觉到于海萍的心理状态有些偏离正轨,便告诉她,“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无数优秀的人都在大连理工大学相遇,共同散发光辉,虽然有时自己的光芒会被掩盖下去,但唯有专心自己,不过分在意别人,勤勉奋斗才能让自己的光芒变得更加闪亮。

勤勉二字点醒了迷茫中的于海萍从那之后,她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学习道路上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将回报母校、回馈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生活中于海萍也一直与辅导员李伟老师保持沟通交流,谈话中辅导员句里行间流露的细心关怀成为于海萍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


与辅导员老师的合照

于海萍日常学习俄语


在学习上,由于前期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大一阶段于海萍的成绩并不出色。因此在2020年的暑假期间,她开始反思自己一学期的表现,并为自己接下来的三年大学生活制定计划。她开始发现,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关键在于虽然能记住单个知识点,但不能将知识很好地理解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对于是否真正掌握某个概念,她的标准是:“当别人在某一天向我提问这个知识点时,我能够清晰地解释它。”她在总结经验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学习周计划和月计划。同时,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准自己的定位,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进步上:她开始不再计较每次学习能得到多少分数,而是踏实地学好每个知识点;她以章节为单位进行复盘和总结,及时找出学习上的问题所在;她将每一个好习惯变得日常化,渐渐地成为班级里最早到教室并最晚离开的同学,图书馆也常常见到她的身影……最终她在大三学年排名跃升至专业第二



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家人,也是于海萍能够战胜心理问题和完成学业突破的原因。作为她的后盾,于海萍的家人从不过分要求她取得多好的成绩,而是希望于海萍在做事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与家人交流更像是朋友间的心灵交流,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当喜悦或困惑的情绪涌上心头时,她总是会先向父母倾诉,父母也会与于海萍分享家庭琐事。与父母相互谈心在于海萍心中便是家的归属感的具体体现。这种来自家庭的支持让她感到安心,并给予她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坚定信念,化蝶起舞


用四年时间从接触一门外语到熟练运用它是个不小的挑战,道阻且长,于海萍给出的答案是——不断奋进。在过去的时间里,她积极拓宽视野,坚持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并热情地参与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在大三学年,她作为负责人牵头研究了中俄文化外交的“大创”课题。在姜群老师的指导下,她夜以继日地查阅和比对外文文献,频繁地进行小组内部讨论,最终作为班中唯一一位获得优秀资格的同学成功完成课题。


于海萍“大创”项目结项证书


于海萍以乡村教师张桂梅为榜样,希望自己也能够帮助贫困的孩子走出大山。为此,她积极参与志愿活动——2021至2022学年她参与线上志愿者家教服务累计53小时。她发挥文科生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分享语文和英语学科的学习方法,同时强调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其中,有一个来自云南龙陵偏远山村的小朋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海萍在课余时间与她进行了多次交流,向她介绍祖国美丽的山河风景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园生活。这些介绍激起了小朋友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同时也坚定了于海萍建设家乡的决心。大学期间,她一直心怀回馈母校和社会的志向抱负,累计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4次,志愿活动29次,志愿时长80余小时。


于海萍参与线上云南支教


在校团委宣传部,于海萍从大一的小干事一步步走到大三的“青马工程”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并在大三学年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后台维护工作:牵头更新全校团支部近万条数据,累计增减、更替数据500余个,处理青年大学习数据100余个,汇总各支部学习情况数据近1000个,制作抽奖图、学习排名图80余张;为推动青年大学习日常化,她牵头出台“监督+奖励”举措,建立“负责人督导”机制,坚持“周奖励”制度,力求提高全校学习率,并在学年末成功向全校推出30余期学习排名。除此之外,大二学年她成功应聘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办公室助理,定时整理全校卫生成绩,为寝室安全问题建言献策;并收集总结校内外舆论声音,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和心声,为学生日常化管理注入了新的力量。


于海萍校团委工作照


于海萍的工作文档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化作养分,锻炼并成就了于海萍,同时让她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勤积跬步,一路磨炼,终臻万里,她终化作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



文字作者 | 朱彦婷 孙利成 闫玉冰

排版编辑 | 王希瑞 唐睿

审核校对 | 赫铭 周学飞 任亭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