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航空!大工学子斩获国赛金奖!
日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落幕。大赛共吸引151个国家和地区的5296所学校421万个项目报名参赛,126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参加决赛阶段现场比赛。我校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以下简称“中白学院”)的“Jiachuang Pilot(佳创领航)”项目,聚焦航空材料疲劳损伤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检测方案耗时短、价格低、精度高,获得高教主赛道国际参赛项目金奖。
团队合影
结缘“领航”途 造“佳创”之梦
为什么选择“航空材料疲劳损伤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作为研究课题?团队队长、我校中白学院2020级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李佳琦表示,研究课题的选择有机缘巧合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在大一学年上网课期间,李佳琦抱着“找点事儿做总比躺着好”的心态,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想让自己有动力、能够投入到一个积极的状态当中,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始,李佳琦迈出了“佳创领航”的第一步。
“在我们大一的时候,C919试飞成功的消息带给我很大震撼。当时举国上下都在讨论航空的事,这对我的选择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我就加入了这个项目。”团队成员、与李佳琦同级同专业的赵浩钧回忆道。
此外,团队成员在“柔性结构智能创新设计工作坊”的经历,也为课题选取与团队成立提供了有力支持。团队成员均加入了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院长阎军教授的“三早”计划团队,“佳创领航”在“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参与科研项目”的熏陶下,踏上了航空材料研究的征途。
疲劳裂纹是航空安全的最大威胁,超过80%的航空安全事故是由疲劳破坏导致的。“佳创领航”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灰度作差原理上,利用编程实现对裂纹的自动实时检测,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在团队成员许博涵主持的国家级“大创”项目中,利用红外热像识别航空材料疲劳裂纹尖端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自研实时检测的同时,运用灰度作差原理、红外内部无损检测-多场耦合,三项核心技术组成了“佳创领航”团队的“航空材料疲劳损伤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2021年团队组建,到2023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团队用一年多完成项目雏形,随之而来的就是漫长的打磨。“在这个比赛之前,我们参加过挺多其他比赛的,但项目内容一直有缺失、不太成熟。因此,我们一直在微调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进步。”李佳琦说。
凝团队之力 走科研之路
科研的第一步是大量理论知识的输入,坚实的知识基础是创新的基石。“佳创领航”团队成员大部分来自中白学院工程力学专业,对专业课理论和项目实际间紧密的联系感触颇深。“专业知识很重要,很多专业课的内容都是能直接运用到实验和项目中去的。所以我认为,即便是本科生,也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更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团队成员、中白学院工程力学专业2021级学生文钰涵表示。
刚接触这一项目的时候,作为本科低年级学生的团队成员们并没有具备成熟的科研能力,都处于一个相对迷茫的状态。这个时候,赵延广老师给予了团队莫大的支持和帮助。“没有赵老师的话,我们真的是无从下手。”成员们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说。赵浩钧感慨道:“从一个高中生到一个研究生的转变之路,很少有人能够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在这个过程中,赵老师帮我们转变了思维,教导我们从单纯的‘怎么去学’到‘为什么去学’‘学完怎么用’。”在赵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着眼社会实际需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一步步构建起现在的航空材料疲劳损伤检测的解决方案。
在项目持续推进的三年中,团队成员一起不断学习、不断讨论,实验室里的忙碌身影、教学楼里的再三推演,深夜寝室电脑屏幕长明、寒冬教室反复答辩演练……在这个团队,没有人去刻意督促,团队成员的起点、目标和信念都高度一致,强大的凝聚力大大减少了科研之路上的阻力。
“我是团队唯一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由于相关知识学得比较晚,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是比较欠缺的。”来自中白学院物理专业2021级的武小青说。故而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武小青收获的更多是面对科研时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运用自己出色的学习能力,为团队贡献了不容忽视的一份力量。
同时,团队还有两位来自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学生Yahor Eryomenko和Anastasiya Belyaeva。中国成员负责硬件测试、白俄罗斯成员提供算法支持,两国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沟通上的困难,分工明确、通力合作。
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瓶颈期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团队成员深刻自省,重点突破。“对我们本科生的科研要求没有那么高,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的瓶颈在于——过于自满导致的动力丧失。”赵浩钧反思道。那这个时候该如何突破瓶颈、重获动力呢?团队成员们决定“去受一些打击、去外头看看差距”,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前行。2023年寒假,团队成员去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领航宏泰检测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接触前沿技术、更新知识体系,在不断迭代更新中成长进步。
“搞科研就是得坚持不懈、脚踏实地!”赵浩钧认真地说。无论是在项目前期对课题研究的准备,中期项目的逐步成型,还是后期用一年多时间对项目不断进行微调,都离不开这八个字。
步步踏得实 金奖创佳绩2023年5月,“佳创领航”团队带着承载着成员诸多心血的项目“航空材料疲劳损伤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从初赛校赛,到复赛省赛,一路过关斩将,历经层层角逐,项目最终超额完成了赵延广老师对团队“省赛金奖”的期望,荣获国赛金奖。
成长路上,有道不尽的感谢。回首来路,队长李佳琦直言,如果没有赵老师的帮助,今天的一切都不会存在。无论是提供课题研究方面的资源,还是帮助团队成员完成从单纯学习到运用知识、熟练科研的成长,抑或是对团队成员信心的培养……从科研到人生,赵老师一直循循善诱地教导,事无巨细地帮助。除此之外,学校的平台支持、实验条件,学长学姐们的倾囊相授,以及团队成员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努力,均是“佳创领航”最终取得好成绩缺一不可的关键因素。从校赛到国赛,团队成员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手的实力越发强劲,评委的提问越发专业。这在给大家带来压力的同时,更激励着大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决赛之前,队长李佳琦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修改润色演示文稿,即使国际组比赛是在线上进行,团队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力求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决赛金奖的成绩固然值得雀跃和自豪,但在“佳创领航”团队成员看来,“航空材料疲劳损伤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课题研究给大家带来的收获远不止于此。“一路走来,‘佳创领航’带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胆量与韧性。”武小青说。大二加入项目的她,从刚开始赧于开口到现在敢于一遍遍请教学长学姐,不仅逐步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来自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团队成员Yahor Eryomenko(雅和)在这次比赛中也收获颇丰。他表示:“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这次大赛。这段经历极大丰富了我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理解,补充了我的专业知识。除了个人发展上的收获,我认为这次机会在加强中白关系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加入合作项目组,与大家在国际层面交流思想,我们在两国之间构建起了促进相互理解和繁荣的桥梁。”
目前,“佳创领航”团队项目“航空材料疲劳损伤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因耗时短、省人力、价格低、精度高、市场优势显著,已经在某小航天器、某型号飞机疲劳实验中得到应用,已签订170万元测试合同,为飞行安全领域做出了贡献。团队始终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入发掘市场需求,深耕服务质量;队内互学,并带动本科教学,助力新工科发展;直达科研前线,深耕领域前沿;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飞行安全领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羽翼振扬冲云霄,航空奇迹展宏图。在未来的日子里,“佳创领航”将继续坚定前行,致力于将科研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逐年拓展业务、实现整机检测,将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造船和交通运输等工程领域,助力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为工程材料安全领域贡献属于“佳创”的“领航”力量!
图片来源 | 受访团队提供
文字作者 | 陆麦 魏子晴 郑童月
编辑排版 | 任亭钰
审核校对 | 赫铭 周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