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强强联手,落地生“金”!大工这样做!
6月23日 《中国教育报》头版以
“大连理工大学以科技成果转化
深度服务东北产业振兴——
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为题
报道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做法
一起来看!
👇
一分钟能发生什么?
从园区建设之初的规划设计到海水淡化及高效利用,从减污治理到降解材料的研发等,恒力产业园里到处都有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力量的身影。
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与恒力集团以“基于利益共同体共建发展共同体”模式建设“恒力—大工研究院”,共同致力于将研究院建成引领行业发展的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成为恒力重要的研发基地、大连理工大学重要的成果转化平台。该研究院执行院长、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郭新闻介绍,研究院充分发挥校企强强联合优势,注重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和突破,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非法人实体与企业实体并行模式运行,实现“应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应用技术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模式,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辽宁省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郭新闻进一步阐释,以前的合作多是项目制的,相对比较零散。而现在有了新机制,只要企业有需要,学校可以调动全校的各方资源与企业联合攻关,更精准、更高效、更持续。恒力—大工研究院只是大连理工大学积极服务龙头民企、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实现战略科技力量强强联合的创新机制之一。
近年来,学校还根据实际积极助力央企攻克关键技术和服务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以全链条科研创新推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升级、服务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方向。”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表示。对外有新机制探索,对校内也有新改革做支撑。评副教授,破格;评教授,还是破格!出生于1987年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助理、教授鲍岩接连破格的背后,是他近年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其连续产出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也为他增分不少——钻研超精密加工研究的鲍岩近年来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益超过3亿元。为鼓励科研成果转化,针对教师普遍关心的职称评聘问题,学校改进评价导向,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序列,不占学院名额,满足条件即可进入终审环节。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姜沃函介绍,学校构建起了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政策体系,从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序列、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实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方面入手,全面探索制度创新,为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支撑。学校还注重科技创新服务要素建设,成立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和运营;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用于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保护和管理等;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科性技术经理人队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显著的成效。
近3年,学校以许可、转让、作价投资转化科技成果534项、转化金额4.8亿元,在辽转化科技成果259项、转化金额2.4亿元,本地转化率超过48.5%。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表示,东北振兴进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阶段,学校始终坚持将科技成果转化兴辽、兴连作为重要支撑,有组织整合学校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资源,系统集成多元科技创新合力,培育支撑省市产业振兴的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学校优势学科与省市重点产业共生共融,持续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优化升级赋能。内容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编辑排版 | 任亭钰
审核校对 | 赫铭 周学飞 王德丞
患难与共!大工与你同在! 6月25日,大工校园,邀请你来! 15997人!大工这支队伍,有力量! 万千不舍,化作一句:再见! 担当使命、筑牢根基、勇立潮头 做新时代卓越大工人——校长贾振元院士在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