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金3银!大工历史最佳!师生热议!

为大工学子点赞的 大连理工大学
2024-10-23

10月12日至15日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2024)全国总决赛

(原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给参赛学生代表回信

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本届大赛

我校参赛项目荣获

金奖4项 银奖3项

创造我校在该项赛事中

历史最佳成绩 


本次总决赛中,机械工程学院的“智孔无忧——航空装备小型自动制孔设备创领者”项目、“形云流水——流体压力成形全球领航者”项目、化工学院的“摩塑科技——耐热耐磨复合材料引领者”项目、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的“航宇助农——航天温控技术赋能冰温冷库引领者”项目获得金奖。机械工程学院的“百吸成钢装备——辅助大型薄壁工件高精高效制孔引领者”项目、建设工程学院的“知汛常安——AI赋能的洪水预报与调控解决方案引领者”项目、生物工程学院的“食来云转——开发特色健康食品、助力云南乡村产业”项目获得银奖

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旨在打造新形势下国际青年交流合作的世界品牌。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报名参赛。历经五个月角逐,有141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现场比赛,角逐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萌芽赛道的各项荣誉。


大工师生第一时间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备受鼓舞 倍感振奋

热烈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表达投身创新实践

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

👇



“大连理工大学将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大工力量。”

——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弛



“教务处将进一步搭建创新实践和竞赛的舞台,鼓励大学生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基础。”

——教务处处长 刘志军



“我们将积极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在创新道路上不断突破,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前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刘新



“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他们投身创新实践、勇担时代使命。”

——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 吴振宇



“我将持续发挥高校共青团的科创育人优势,强化关键科创赛事的牵引作用,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敢于突破常规的批判性思维。”

——校团委副书记 赵显嵩



“作为老师,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让他们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施展才华。

——创新创业学院、我校带队参赛教师 李航



“我将继续指导和支持青年在创新实践中成长,助力他们在科技领域产出更多成果,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落地落细。”

——指导教师 力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 夏广庆



“未来,我将继续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机械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历届大赛参赛选手 赵猛



“很荣幸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勉励,我们将不负韶华,勇担时代使命,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金奖项目“智孔无忧——航空装备

小型自动制孔设备创领者”参赛学生 费浩航



“我们会继续脚踏实地,在创新实践中增长本领才干、取得更多突破,用科创成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金奖项目“形云流水——

流体压力成形全球领航者”参赛学生 田高宁



“我将努力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我国新材料科技发展自立自强,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金奖项目“摩塑科技——

耐热耐磨复合材料引领者”参赛学生 鲍庆光



“今后,我将继续以回信精神为动力,在创新中不断探索,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金奖项目“航宇助农——航天技术赋能

冷库产业升级引领者”参赛学生 夏博涵


学在大工 创新在大工

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内容来源 | 大工新闻网 创新创业学院

文字作者 | 李航

编辑排版 | 任亭钰 王增强

审核校对 | 赫铭 周学飞 王德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连理工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