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震撼首发!感动亿万中国人!

2017-06-09 想家的 自然的恩典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祝福您万事胜意!



自然

物语

+


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

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

筷子, 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饮食工具,它还是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的重要途径。

央视在2014年播出的这一则公益广告《筷子》,把视角对准餐桌上的普通中国人。

融入大量方言和地域文化,浓浓的中国味,诠释了全球华人对家最深遂的爱意与情感。

《筷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466y8rn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这条时长5分钟的视频中,创作者用纪实的拍摄手段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发生在当代的8个生发于筷子的简要情节——

广州西关,爷爷用筷子头蘸着作料放在孙儿的嘴唇上,犹似含饴弄孙,给孙儿的成长经验里又增添了一份家乡的滋味,这便是启迪。

上海长宁,妈妈教幼年的女儿初次使用筷子,从小姑娘因屡屡失败而抹泪到颤颤巍巍夹起食物而破涕为笑,中国文化的启蒙教育在筷子上得到体现,这便是传承。

福建永定振成楼祠堂里的年夜饭桌上,父亲按住小儿子伸向菜碟的筷子,告诉他「让爷爷先夹」,一个大家庭中的秩序意识在温情和强制中相辅相成,这便是明礼。

佳木斯东胜村,久别的儿子要回家,妈妈打鸡蛋的筷子响声里充满了欢乐,放下行李儿子来到厨房,在妈妈身边用筷子「偷嘴」,成年人在母亲面前又流露出儿时的模样,温馨就在其中,这便是关爱。

旧金山唐人街,一位老华侨用中文约好朋友,上香后又把筷子供奉在父母的牌位前,宗族意识和文化根源意识跨越国境而绵绵不息,这便是思念。

四川宣汉,邻居盛邀独自过年的老王到自己家吃年夜饭,推辞之间,一句「不就是多双筷子」的话,让老王无法拒绝,大杂居、小聚居中邻里相助的和谐氛围由此而生,这便是睦邻。

济南历城,怀孕的年轻妻子做好饭菜等着送快递的丈夫回来,两只饭碗上放着两双筷子,丈夫回来坐在餐桌前,拿出一双小筷子,添人进口的喜悦不待言语而自然流露,这便是守望。

北京东城区的一个小院,奶奶从柜子中拿出专供年夜饭用的筷子,堂屋内一家人聚在一起各说一句喜庆话,祖父辈祝孩子们展翅高飞,中年人希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孙儿辈祝老人们长命百岁,这便是感恩……

一双「筷子」,以小见大,演绎出「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守望-感恩」等中国数千年的特有的传统与美德。

这个公益广告小编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深深地感动回味着其中的寓意。

筷子,它还是一个中国符号,一种中国表达,一种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传承。

各种与筷子有关的生活,各种与筷子有关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递着中国传统、中华文明。

记忆犹新的是母亲常念叨的「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个谚语故事,让幼小的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筷子」就像是两个同心协力的兄弟,是团结的符号;「筷子」就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风雨同舟,是的符号;「筷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精神财富,是文明的符号。像「筷子」一样做人才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筷子》公益广告,它描述了一种我们经常会忽略掉的生活中的美好,物质生活的富足,让我们的心灵也蒙上了眼睛,对爱的觉知少了、淡了。

一双「筷子」 让我们回归最原始的那份「初心」。一双「筷子」的爱,需要用心体味。

爱,是家人的用心,是彼此的依赖,是不倦的教诲,是拉近的距离,是不忘的追忆,更是幸福的滋味。

正如视频最后所说:「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家」的味道,

看完本文的你,

欢迎到后台留言跟小编聊一聊,

你心中「家」的味道是什么呢?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于后台回复「转载」

获取转载须知。



编辑|媛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