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指南:社交恐惧确诊说明书

上政新媒体中心 野马浜小精灵 2022-06-30

#社恐每日发言

今天也是自闭的一天


#社恐人生五大喜

1.老师/老板表示这件事可以线上解决。

2.在你家的客人终于要走了。

3.一点也不想参加的聚会被告知取消。

4.教室后排有空座。

5.一整节课老师都没点你名。


#社恐人生五大悲

1.你完蛋了,来我办公室面谈吧。

2.暗中观察然而客人迟迟不走,你不得不在房间里忍饥挨饿。

3.聚会没取消,骗你的,嘻嘻。

4.老师让坐后排的同学(就是你)挪到第一排去。

5.被老师点名上台发言,在场三百人将幸灾乐祸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你。

“什么社恐不社恐的

自闭就完事了👌”



#正经科普时间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故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亲等,或是熟人。

可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可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症状可发展到惊恐发作的程度。




随着“人人皆社恐”时代的到来,为了解当代年轻人的“社恐情节”,小精灵咨询了我校心理咨询室的王晓峰老师,由他为我们带来关于社交恐惧症的相关分析。


         

   小精灵:如何自我诊断?



社交恐惧主要是由对负面信息敏感、高度自我关注(情绪波动/生理反应)以及回避社交三循环组成的。不过就我的观察来看,现在的年轻人,尽管也会紧张焦虑也会逃避,不过要真把他们置身在一个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他们未必做不好,甚至有可能更好。所以说有时候社交回避或者说社交淡漠更适合形容现代人。

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虑。



          

   小精灵:如何缓解症状?



对负面信息敏感的,可以引导他对负面信息解读的灵活性,比如因为别人对自己讲话兴致缺缺就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的,那就告诉他不一定是他的原因,可能那个人本身今天心情不好或者在想别的事,总之不能把所有社交失利的因素揽到自己身上。

高度自我关注的,可以引导他转移注意力,比如发言的时候,比起关注自己现在心跳得很快,人在发抖,不如去盯着桌子的边沿,或者观察一面墙。


回避社交的,就让他不要有回避的机会。害怕自我介绍就逼他介绍,一次就讲三句,反复说,多说,习惯了也就不会恐惧了。


社/交/恐/惧

(老师表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有必要进医院诊断治疗)



总而言之,社交恐惧症并不可怕

如果自己尝试各种方法仍无法解决

学校心理咨询室(A6-106)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往期精选

1

三月日历 • 浅碧淡粉私语 

2

上政物候志 • 上政把春日做成壁纸送给你

3

动图预警 • 听说上政六食堂发大招了?

4

我在上政学俄语 • 世界是喀秋莎与伏特加的天下

5

我在上政警务学院  • 你好,我们学监狱的 

6

人物特辑 • 报亭阿姨离开上政后的日子

上政新媒体中心出品」


撰稿 |陈子惠

图源 |   网络

责编 |李泓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