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想象不到,伊朗的乡村是这样的
暮色渐浓,当我担心着司机是否走错路,或者因为语言不通而把我们带到错误的地方时,车子停了下来。“马苏蕾?”“是的,马苏蕾。”下车,星光扑面而来,夜色中慢慢看清楚,原来我们来到了山脚下,头顶的星星,和从山腰到山脚的点点灯火,如瀑布般倾泻下来。
在伊朗东西南北漫游大半个月后,从里海畔的城市恩扎里驱车2小时,在山间兜兜转转,终于来到这个传说中的“伊朗最美乡村”。
伊朗的国土大多是干旱的荒漠和半荒漠,居兰省是少有的温润地带,雨水富足,覆盖着连绵的森林和稻田,满眼绿意。位于居兰省两山怀抱之间的马苏蕾(Masuleh),海拔千米,人口千余,历史却已有上千年。
一条小溪流淌而下,将村子分为两半,司机沿着溪边绕了一圈,好不容易才找到停车处——各种私家车早已捷足先登,家庭客栈也都已客满。马苏蕾竟然如此热门,敢情我们来到了伊朗的凤凰!
于是,这个探访童话乡村的故事迅速转变画风,而我的心情,也瞬间从惊艳到失望,纠结着是否应该走为上着。
别在周末去马苏蕾
几天前在伊朗东部遇到一名德国游客,他就曾告诫我们:“马苏蕾很美,但千万不要在周末去。”种种阴差阳错之下,我们偏偏在周五晚上来到,此时离开已经太晚,不得不暂且在山脚的旅馆将就一晚。
晚饭是在巴扎吃的,在其他城市大得像迷宫的波斯巴扎,在山村马苏蕾就成了窄窄的购物餐饮一条街,人头涌涌,商铺沿街挂着的旅游纪念品做工粗糙俗气,很有可能产自中国义乌。
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多年,伊朗的游客数量与这个国家拥有的文化遗产和灿烂历史不成正比。这一路,除了“半天下”的伊斯法罕,大概就属马苏蕾最多游客了,哪怕绝对人数不多,挤进这个仅有千人的小村庄,就显得相当壮观——当然,仍然罕见外国人面孔。
跟两个年轻姑娘聊起来,她们告诉我,游客大多是从德黑兰过来度周末的。对于马苏蕾的过分热闹,她们毫不在意,这已经是她们第二次来。“周五下班,开四个小时车就能逃离空气污浊、交通堵塞的德黑兰,来到这个小乡村呼吸清新空气,周日满血复活地回城,这是多美好的周末呀!”
对于德黑兰人来说,马苏蕾就是他们的后花园,广州人的阳朔,北京人的坝上,上海人的乌镇同里。
你家的屋顶,就是我家的庭院
白天的村庄,仿佛立体迷宫。世界上依山而建的村庄很多,马苏蕾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沿着山势造房子,下家的屋顶是上家的庭院,敞开的庭院不设围栏,走到边缘,往前一步就是悬崖深谷,虽然少了点安全感,却又处处是观景台。
回头一看,游人坐在上家屋檐上晃荡双脚,好不悠哉。拐一个弯,爬几级台阶,再拐一个弯,从庭院爬上屋顶,层层叠叠的民宅似乎一直延伸到云雾里去,总也爬不到尽头。
对于文艺片影迷来说,想象中的伊朗就是阿巴斯电影里的样子,但在伊朗大城市,我没有找到半点阿巴斯的感觉,直到此刻,此地。
由于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突出且保存完好,马苏蕾已被列入伊朗国家文化与自然遗产,伊朗旅游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引下对马苏蕾进行保护性开发,鼓励社区经济。而马苏蕾比丽江凤凰强的地方在于,除了那条巴扎街,村里并没有挂满招牌,商业气息还不算重。
我被一家民居窗台的鲜花吸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询问有没有空房,一位大妈和她儿子马上迎出来,把我们带上楼。
宽敞明亮的房间铺着几张花纹鲜艳的大地毯,两扇大窗户把半山风景迎进来,除了角落里的取暖器和叠成一摞的床褥,就没有任何家具家电。这正是典型的伊朗乡村民居,跟阿巴斯电影一模一样。粉红色的窗帘上方挂着两幅霍梅尼画像,“老大哥”无处不在。
“下楼喝茶!”跟在伊朗其他所有地方一样,不喝几杯热甜茶唠唠嗑再走,就多少有点失礼。
一楼是大妈自家的起居室,连着开放式厨房,厨房里嵌入式烤箱、微波炉、冰箱一应俱全。大叔躺在地毯上闭目养神,大妈盘腿坐在丈夫身前,笑容灿烂地让我们拍照。然后,大叔微笑着坐起身来,一把把弯腰倒茶的妻子拉过来,抱着她的脸蛋猛亲,大妈咯咯娇笑起来。
这番亲热“表演”让我大为意外,伊朗是个十分保守的国家,婚前恋爱都得偷偷摸摸进行,即使是夫妻,也极少在公众场合有亲密举动。大妈戴着轻薄的三角头巾,脖子皮肤露出一截,严格说也是不符合伊斯兰着装规定的。伊朗的年长妇女大多戴黑色头巾,甚至穿黑色罩袍,只露出脸和双手。
不仅是村民,来马苏蕾的游客都显得比城里轻松,尤其是年轻姑娘,头巾松松垮垮地搭在脑袋上,滑下来也不着急去拉,还敢当众抽烟。看来,促使他们从德黑兰逃离到马苏蕾的,不仅是糟糕的空气和交通。山脚下有好些小货车,是伊朗人的“房车”,他们把货厢门打开,架起小炉烧茶喝。
冲进浓雾
随后,我们爬到村庄对面的山腰,终于看清楚马苏蕾的全貌。从山脚到山腰的房子在视觉上形成绵延不绝的气势,恍如山间宫殿,而且统一使用黄泥糊墙,除了绿色穹顶的清真寺,就没有别的颜色打破和谐。山顶云雾缭绕,阴天的马苏蕾有宁谧的美。
我们包了辆车往山顶走。越往山上走,植被越少,雾越来越浓,两米开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司机把车速放到步行一般,一寸寸往前挪。
我们遇到扛着锄头从山上下来的两个农民,他们告诉司机,继续走。
我们遇到在路边野餐的一家人,他们邀我们停下来喝茶。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阴冷山峰浓雾的悬崖边喝茶?没有比伊朗人更爱野餐的了!
我们遇到没有缰绳的两匹马,横着身子站在路中央,目中无人地甩着尾巴。司机停下车去温和驱赶,它们才慢悠悠地踱到路边。
我们遇到搭皮卡的一队年轻人,他们翻山过来,一路开着强劲的音乐,大方告诉我们,这里面有3对情侣,1个单身——西方音乐和婚前恋爱在这个国家都是被禁止的,山高皇帝远的乡村和大雾,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当我们再次上路,浓雾里,前不见方向,后不见来路,世界只剩下孤零零的这一辆车,仿佛先前见到的人和物都是幻觉。
突然,眼前的雾亮了起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车就冲出了迷雾,来到阳光下,悬崖边斜立着一棵大树,满树的叶子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我们赶紧下车拍照,峡谷间涌动的云海已经位于我们脚下,像雪被般把村庄盖得严严实实,在阳光下亮得晃眼,回头,十多米开外的公路依然被白雾遮蔽。
(治疗颈椎病开始)
(治疗结束)
才摁了几下快门,大雾又赶上来,美景瞬间消弭无形,我们何其幸运,赶上了云开雾散的一瞬间。
幸好,我们的车走得比雾快,比云海高。迷雾已经被远远抛在后面,我们终于来到了路的尽头。
广阔的山坡上覆盖着绿油油的草,羊群像珍珠一样散落着,何以山腰贫瘠,山顶却如此葱茸?难道大雾是通向云上仙境的隧道?
此刻,村庄、山路、大雾都已不复存在,只有草地、羊群和两名牧羊人,世界如此纯粹。牧羊人挥着竹竿,像国王般地赶着羊群,白白胖胖浑身卷毛的绵羊在云海之上走着猫步,这是我见过最美的T台。正是日落时分,夕阳把云海染成粉红。
远处山尖挂着一块“珠帘”,它慢慢往下挪动着,我才看清是被牧羊人带下来的另一队羊群。山坳里两间屋子,篱笆围起来的大羊圈,就是它们的家。
牧羊人不会说半点英语,司机的英语词汇也极其有限,指手画脚间,我们大概猜到这是一对兄弟,独自在山上放牧,尚未成家,山下那个热闹的“凤凰”离他们很遥远。
太阳下山后,山风越来越猛,他们邀我们到屋里喝茶。炊烟升起的屋子和热茶是极大诱惑,但担心天黑山路难走,我们不得不辞别牧羊人,和这个美得不真实的世界。一路颠簸,回到山下那万家灯火,温暖而喧闹的人间。
TIPS
住宿:在马苏蕾的民居留宿,体验伊朗人生活。村里有多家民宅可以留宿,屋里没有床,睡在波斯地毯上,有足够温暖的床垫、被褥和取暖器,有热水淋浴,每人25-35万里亚尔。
交通:从德黑兰搭班车到恩扎里,感受里海风情,再包车前往马苏蕾,包车费50万里亚尔,车程约2小时;也可以直接从德黑兰包车,车程约4小时。
餐饮:跟伊朗其他地方一样,菜式以烧烤为主,茄子酱是先烤再蒸,带着烧烤的香味,非常赞。
货币:伊朗货币里亚尔的汇率波动很大,人民币1元相当于4000-5000里亚尔。
延伸阅读
你都看到这里了,还不想转发给更多人知道吗?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拉到页面最下方,戳红色赞赏按键,给我一点鼓励
在此一并感谢先前慷慨赞赏的亲们^_^
关于骆仪
戳写评论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