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浮世绘】No.123 | 苦与甜

2017-05-22 I love 教育那些事儿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成果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1、@海翔一号:

杜郎口中学终于不收费了!这是从李镇西的公众号中看到的。李镇西,这位昔日的校长、著名的教育专家,居然说杜郎口中学不像有些名校一样挑生源。这么没有常识的话,居然从一个著名教育专家口中说出来了。杜郎口中学是公办义务段学校,能对学生挑三拣四吗?  教育需要常识,教育名人请慎重!


2、@中国青年报:

【小伙子本科毕业去卖菜 现在成了网红】2012年,刘鹏从安徽师大毕业,回到合肥当小学老师,但一年后他便辞职去卖菜。如今,他一天能卖三千多斤菜,月收入超过两万。买了车,贷款买了两套房,找了个当医生的另一半,靠直播卖菜还成了网红~有网友质疑说:那还上大学干嘛?


3、@朝鲜日报中文网:

【上海数学教育出口英国】英国日报《卫报》近期报道称,#英国#政府为提高小学生数学水平,引进#中国教材#并融入到英国新版教科书中。据报道称,3月英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与中国国营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签署协议,决定将上海地区公立小学使用的数学教材、辅助教材及教师用书等36种教材翻译成英语,反映到英国修订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本套教科书将于今年9月在全英8000余所小学投入使用。


4、@中国青年报:

【谁在制造“小近视眼”】北大一项调查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有一半人口近视。专家们认为,罪魁祸首一是学业压力,二是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有不少学校开展基于iPad使用的实验教学,专家认为这种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视力。研究表明,以目前的速度,20年后眼底病可能会大爆发。


5、@新浪财经:

【港媒称内地女性要工作不要孩子:没时间没精力养娃贵】机构研究发现,没有孩子的工作女性中有大约40%的人不想要孩子,而有一个孩子的工作女性中有三分之二不想生二孩。报道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长时间的工作,以及抚养孩子的成本大幅上涨让更多女性不敢当母亲。


6、@今日微博头条:

【高校#公开情侣拥吻照# [衰]你怎么看?】近日,山东一高校公开校园情侣拥吻照片一事引发热议,有学生认为学校的做法有点偏激,“不敢谈恋爱了!”,有家长认为在公共场所尺度大的行为就该曝光。日前,校方回应称,设置曝光台有教育部文件可依,还将继续。对此你怎么看?


7、@南方日报:

【情侣学霸晒137张证书 约定毕业不分手】近日,在安徽淮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李华锡和女友张俊正忙着拍毕业照,他们用四年努力所得的137张证书摆成不同图形,纪念恋爱时光。张俊称,证书见证了我们的努力和成长,值得纪念。毕业后的他们将面临异地恋,虽然会辛苦,但约定不分手。(中国青年网)


8、@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观点#【经合组织最新报告显示——课业焦虑和欺凌影响学生的幸福感】学生在学校幸福吗?他们与同伴、教师和家长关系良好吗?学生校内外人际关系的质量与学生学业成绩存在联系吗?4月1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发布首份有关学生幸福的报告——《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结果(第三卷):学生的幸福》回答了这些问题。报告发现,感觉自身是学校集体的一分子,与家长和教师拥有融洽关系的青少年学业成绩更好,生活也更幸福。


9、@樊建川:

上海私立圣德小学,附设了一个幼稚园,1940年7月2日,给周微仙小朋友发放了毕业证书。噫,当年的小朋友,今年应该84岁高寿了。老人家若能看到此纸,该有多高兴呀,万能的微博,万一,万一就奇迹了呢?


10、@新京报:

【幼童被幼儿园老师扎针:针筒内含液体,当地警方通报】5月18日,浙江桐乡一幼儿园被曝:多名大班学生因“不听话”,被老师“打针”。经医院检查,幼童皮肤有破损和红点。当地警方通报:经查,教师沈某对部分不听话学生进行针刺(液体未实际对学生进行注射),教室内发现的医用针筒内液体为水粉画颜料稀释液,未检出有毒物质,两名涉事教师将依法进行处理。


11、@未来网:

【美教育机构抢滩中国市场 耶鲁前校长建议寻中国合伙人】随着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越来越多的外国教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但如何取得更好地发展?耶鲁大学前校长、Coursera CEO Rick Levin对此表示,“最大建议是找到一个好的中国当地合伙人,来本土化我们的内容和商业模式。” 


12、@新京报:

【入学中青院,毕业社科大,是怎样一种体验?】昨日中青院,今天社科大,这转幅挺大。近日,教育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关于申请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相关事项的请示和关于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论证报告,同意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入学中青院,毕业社科大,是怎样一种体验? 


13、@韩志国:

‘’明年秋天之时,期待你能带上你的诗集和心爱的宝剑来到我们耶鲁”——耶鲁大学的招生官在去年底的录取信中特别在信的空白处手书了给盛而远的很长一段话。把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一文与这篇微博一起来读,就会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巨大差距!

@韩志国:

【 外国名牌大学为什么争抢这个中国孩子?】 我一位助手的孩子今年考大学,他只报了四所大学:牛津、耶鲁、普林斯顿和哈佛大学。经过严格筛选,先是被耶鲁大学提前录取、后是牛津和普林斯顿大学发来录取通知书,同时取得哈佛大学wait list的资格,创造了该校高考的奇迹。耶鲁大学直接提名他免试入选耶鲁通识教育的精华项目Direct Study(每年只有30名左右的新生获得免试资格,DS由20名知名教授小班授课),普林斯顿大学也将其列为one of the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admitted student。耶鲁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当地校友多次约他见面,力邀其入学。这个孩子聪明好学,三岁时父亲送给他一个地球仪,他很快就熟悉了世界各地;上学前已认识近千字,小学开始读《史记》。七岁时,我在上海请他们全家吃饭,当面随意测试,他竟准确无误地说岀了法国周边所有国家的名字,回答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及历史变迁过程,并准确讲述了一战与二战的所有重大战役。我当时的感觉只能用震惊来形容,当场认下了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干儿子。九岁时,他跟随母亲远赴海外求学。在国外,他如鱼得水,小小年纪一个人坐地铁上学,英语水平很快超出本地学生,高一即在当地主流诗刊发表英文诗作。他文理并茂,各门课程都遥遥领先,中学连续六年排名年级第一,让教过他的老师都赞叹不已。他还自修了法语,水平达到了专业程度;他也自学奥数和音乐乐理,在海外夺得过当地全国奥数竞赛的银奖铜奖,入选国家奥数夏令营。他撰写的文学评论获得过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竞赛青少年组前三名。他只在国内学了三年中文,却在美国两本专业期刊及波士顿大学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五首唐诗英译。他从不补习,但各种考试成绩优异,如SAT1首考即获满分,SAT2(数学2,文学,拉丁语)首考也是满分。去年底他一个人赴牛津大学面试,多名教授在面试中都对他颇为惊叹。他还未满18岁,但已有大学教授邀请他作为共同作者发表哲学论文。他的父亲给他起了一个极富涵义的名字:盛而远。


14、@成都晚报:

【#毕业生离校一刻深情鞠躬# 这段监控感动了很多人[心]】近日山东淄博工业学校门口,一位离校同学走出校门后,转身对着校门深深鞠了一躬。他说自己曾是个闹腾的孩子,老师三年的教育让他懂得了感恩、孝顺与担当。“毕业匆忙,没法一一道谢告别,所以鞠个躬,统一说声谢谢!”(山东电视台)



15、@中国新闻网:

【科学家研究:网速太慢会导致疾病[衰]】瑞典一科学家小组经研究得出结论称,网速太慢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科学家请200名志愿者用智能手机看视频,发现在视频播放顺畅时,人的反应平和;但如果视频卡上几秒,人的心率明显加快,还会感受到情绪紧张,这种情绪波动对心理伤害极大,甚至会导致严重疾病。 


16、@外滩传媒:

【诺贝尔医学奖评委:我想强调,屠呦呦这个奖不是颁给中医的】《外滩画报》记者在瑞典参加了屠呦呦获奖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布会。针对中国国内舆论普遍认为的“中医药的胜利”,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副校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委员玛舒齐作出了明确回应。


17、@自然的张侃:

幼儿园从本质上,就是拿了家长付给的报酬,帮助家长照顾小孩的集体保姆。其它都是点缀和忽悠。为了搞好自己的营生,多赚点零花钱,点缀忽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忘乎所以、忘却了自己的根本和定位,就悲剧了。请转告给全国的幼儿园。

@新浪教育:

#教育资讯# 【武汉一幼教机构老师在群里指责家长不配为妈】江夏区一所幼儿教育机构,老师和家长因为孩子是否参赛在微信群中起了意见分歧,甚至出现了老师指责家长“你就不配当妈”的言论。在欣欣妈妈看来,给孩子报名兴趣班的初衷是培养孩子兴趣,是否参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况且,即使不参赛,自己也不应受到指责:“我只是询问原因,怎么就不配当妈了?”


18、@今科无网不胜:

耶鲁教授: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答案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尤其是坏在我们推崇的“顺从听话”和孝道文化上,这些文化烙印实际上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19、@四川在线:

【这不是你们凡人能吃的果子![笑cry]】近日四川一校园里樱桃和枇杷熟了,为防学生摘果子,学校在贴了标语警示,意外的萌:“枇杷超酸,酸死柠檬。”“强扭的果子不甜!”“这不是你们凡人能吃的果子…”每年学校会组织采摘,送至敬老院/孤儿院,留小部分让学生品尝。


20、@新闻晨报:

【王俊凯备战高考被围观 只能躲在教室里】@TFBOYS王俊凯 即将高考,关于他的备考状态,班主任苏老师透露了担忧与心疼。不过苏老师也透露,王俊凯是个不服输的孩子,同时学校也安排6位老师给他一对一补课。备考阶段王俊凯仍常受到外界的干扰,为了避免校外人士围观的影响,“小凯只能‘躲’在教室里”


推荐阅读


【教育浮世绘】No.122 | 母亲

【教浮世绘育】No.121 | 站直

【教育浮世绘】No.120 | 从容

【教育浮世绘】No.119 | 底线

【教育浮世绘】No.118 | 幸福

【教育浮世绘】No.117 | 别抱怨

【教育浮世绘】No.116 | 乐观

【教育浮世绘】No.115 | 丰富

【教育浮世绘】No.114 | 睡太晚

【教育浮世绘】No.113 | 善良

【教育浮世绘】No.112 | 勇往直前





著作权及免责声明:

对本公号原创、原发、评述、评注、整理转发的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本文系“教育那些事儿”公号转载的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本公号立场,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