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做人工智能的人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能够参加全部的高考,现在只是从数学开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12bv8j5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思客·参事讲堂

6月9日,由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新华网思客共同主办的《参事讲堂》正式开讲。


首期《参事讲堂》以“创新人才教育”为主题,邀请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为主讲嘉宾。


在主旨演讲环节,钱颖一就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相关问题发表观点,他认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



以下根据钱颖一现场演讲实录整理:


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所以把教育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高考也是考知识,知识似乎就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创新人才的教育,仅靠知识积累就可以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但我绝对不是否定知识的用处,而是说停留在知识层面是非常不够的。而这个问题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可能带来的后果都更加严重。


钱颖一:创新人才的教育,仅靠知识积累就可以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新华网记者董博越 摄


为什么呢?我想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从过去的发展模式,到今后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就是要依靠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的人才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这就是第一个基本原因,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最近讨论很热的关于人工智能(AI)的发展。尽管目前我们还看不清楚人工智能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我们已经知道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来工作,而这种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图像识别,就是大量的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话它就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


首期《参事讲堂》圆桌对话现场。新华网郭建伟 摄


而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正是我们目前培养的学生的通常做法。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未来人工智能首先会替代那些在我们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即对已有知识的积累。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是联系到现在科技的发展做出的一个判断。


钱颖一:创造性的人才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读书读得好的学生。新华网记者董博越 摄


这两天有一些报道,6月7号,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了高考数学考试,报道说有两台机器,数学满分是150分,它们的得分分别是134分和105分,而且分别只用了10分钟和22分钟。这只是开始,据说做人工智能的人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能够参加全部的高考,现在只是从数学开始。


所以以上这两点,一个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一个是科技发展的势头,让我们认识到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进行改革的迫切性。


钱颖一:目前我们看不清楚人工智能准确的影响。新华网记者董博越 摄


这既是在肯定现有教育的长处及对过去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也是基于经济发展未来趋势、科技发展未来趋势做出的判断。


我想,参事们做的工作,就是立足国情,思考未来。我认为这样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整理、编辑:黄晔璇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首发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news.cn




R

 eading

荐阅读 



应试教育的支持者,到底在支持什么?


转给爸妈!《摔跤吧!爸爸》中的8大教育启示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思客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