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将超融合与大规模(Web-scale)搞混了!

2016-07-13 云头条

超融合系统与谷歌和Facebook等大公司使用的大规模架构之间存在重大区别。




一些人认为,大规模系统(web-scale system)与超融合架构(hyperconverged architecture)是一回事。虽然超融合系统常常被称为是大规模系统,但这种说法根本不准确。我们之所以会作出这一假设,是由于大规模架构方面的先驱(比如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常常被认为是部署超融合架构的典型企业。


这就导致了下面这个误解:既然这些公司能做得很好,那么其他企业组织势必会留意超融合平台具有的功能,并且亦步亦趋。这是很好,只不过它们的架构没有一个是超融合,它们其实是大规模公司。


超融合是一种新的架构,它把x86服务器里面的存储和计算集成起来,在企业界日益得到采用。超融合解决方案使用这些服务器节点之间的复制机制,改善正常运行时间和可用性。与此同时,大规模这一种概念描述了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采用的数据中心管理方法。


虽然这两种配置都可以满足重要的用途,但是不能误以为它们实现同样的任务。下面更认真地剖析了超融合系统和大规模系统在架构方面的一些重大区别。


硬件vs软件


考虑抽象层――硬件vs软件。超融合系统提供了机器之间的复制,使用基于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或串行ATA(SATA)的虚拟磁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硬件抽象。这个可靠的硬件层位于应用软件下面,而存储和计算在同一机器上整合起来。这个环境旨在摆脱定制硬件的束缚,让软件和硬件可以分离开来。


相比之下,大规模部署依赖软件抽象,但是并不使用可靠的硬件抽象。这主要是由于硬件抽象在一致性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因而扩展起来极其困难。软件定制可以针对特定的工作负载来调整,降低了一致性和规模,同时保留了性能和可用性。大规模系统厂商可能为特定的服务结合计算和存储,不过它们通常把应用程序划分成由网络来分隔的微服务。


商用硬件vs定制硬件


使用现成硬件或定制硬件是另一个不同的地方。超融合基础设施的优点在于使用商用硬件,而大规模公司依赖高定的定制。


在许多情况下,超融合系统厂商鼓励客户向硬件集成商购买现成的、批量生产的服务器。它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成本,不过一些设备实际上比单个的硬件部件和软件组件加起来还要来得昂贵。


大规模公司最有可能使用定制或高度定制的硬件设备。它们让定制设备适合非常具体的应用要求,依赖定制或高度定制的设备。使用定制化程度较高的硬件时,成本和性能提升方面需要兼顾一下。这种定制只有对大规模公司来说经济上切实可行,因为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大规模构建应用程序。


软硬件结合vs软硬件分离


大规模公司构建纯粹为了自身环境而设计的硬件、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虽然许多大规模公司运行少量的应用程序,但是每一个应用程序非常庞大。紧密集成硬件和软件对缺乏庞大规模的公司来说成本高昂,但是这有助于简化软硬件管理。


另一方面,超融合基础设施是为软件和硬件分离而设计的。厂商将基础设施软件和底层硬件分离开来,并将应用软件与虚拟化基础设施分离开来。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互换性和降低成本,然而效率和性能不如大规模公司采用的定制来得一样高。


哪一种技术最适合你?


除非一家公司试图获得Facebook或谷歌那样的基础设施规模,否则大规模极有可能不适合其环境。如果你的运营规模达不到这些云公司的级别,可能会有全然不同的要求。为大规模环境设计的系统在小企业组织用不了,反之亦然。找到一种适合企业组织特定要求的架构很重要。你需要从实际要求、而不是大规模巨头在做什么方面来考虑自己的数据中心。


比如说,如果公司已将所有应用程序或最重要的应用程序进行了虚拟化处理,那么考虑为虚拟机优化性能和容量的向外扩展型基础设施是不是来得更现实?这种虚拟机向外扩展型基础设施会如何访问元数据以及应用程序方面的分析结果?它能预测存储容量和增长需求吗?


虽然我们可以向谷歌、Facebook或亚马逊学到一式半招,但我们需要抱以务实的态度,搞清楚哪种技术方案适合我们面临的那些具体的应用程序和环境。


云头条编译|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相关阅读:

三种私有云:到底哪种适合你?

Gartner称:超融合集成系统将成为未来5年的主流

啊!?Gartner呼吁大家加入超融合阵营

超融合领域的十大弄潮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