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数据和存储,三者有何相似之处?

2015-11-01 云头条

除了被认为理所当然、我们人人不可或缺外,水、数据和存储之间还存在另外几个相似之处。


数据就像水,可以流动,也可以静止;可以活跃,也可以不活跃。数据就像水,可以驻留在云中,带来风暴:如果没有做好适当的防备,可能会引起问题。另一个相似之处是,水往往四处流动,而且往低处流,填满空间;数据除了在传统硬盘上填满空间外,还需要寻道。由于水往下游流动,由于众多支流和溪流,水量往往会增加,最终增加了湖泊、水库、河流和溪流的总水量。


数据流流入到数据池塘、数据池(或存储池)、数据湖或数据海洋后,导致信息汪洋。捎带提一下,水也可以运送,就像数据那样。比如说,在最近以数据和存储为主题的EMCworld大会上,有关方就开展了一些活动,加强水管理方面的意识:一批志愿者主动携带装水的容器做慈善。顺便说一下,水可以装在桶里或容器里面来运送,数据也可以存储在桶里和容器里,当然不是用来装水的同一种桶或容器。


水往下游流动时,还往往会积聚上游冲下来的碎片;数据也很相似:数据往下游流动时,也会积聚备份、业务连续性、备份恢复和灾难恢复所需的保护副本所带来的信息(其实就是开销)。换句话说,水需要加以过滤,数据也需要加以过滤,包括防范各种各样的物理或逻辑安全威胁。


请注意:一些企业组织的业务寻找水里面或水下面的能源或矿物质,这反过来带来了大量的数据,需要收集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换句话说,一些公司在探究各片水域里面和下面有什么资源的同时,收集海量数据和信息。


数据可以通过DAM(数字资产管理软件)来加以管理;或者以水为例,可以通过不同材料构造的或高或低的建筑物来加以管理。说到水坝,它们可以用来管理水,以便防洪或者发电,为存放了数据存储系统、服务器、网络及其他技术的数据中心提供电力。现在有不同的方法、技术和层次来管理和储存水,从池塘、湖泊、水库、地下蓄水层到地上及地下水箱,不一而足。同样,现在也有不同的技术、层次和方法来存储数据。


其他的相似之处和依赖关系包括:除了大热天给人冲凉外,水还可以用来冷却数据中心里面的各种技术系统。数据就像水,可以进行压缩;然而,就像数据可以再水化(re-hydrated,即还原),水通常用来对其他水化的东西进行再水化。


与水一样,对一些人来说,重心是少用或者避免使用,类似这类方法:阻止或防止生成或存储更多的数据,以此管理存储。另一方面,更高效地利用水,以便回收、优化使用以及在节水的同时找到新水源,这与数据和存储颇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就是:不是防止生成或存储更多的数据,而是想方设法减少开销和数据占用空间影响。


解决方案包括众多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的技术和方法,比如:


  • 归档(活跃和非活跃数据,而不仅仅用于合规)

  • 备份和数据保护(比如重新考虑数据保存期、频率、完全副本还是部分副本)

  • 清理、压缩和合并

  • 重复数据删除,以及一些数据管理(清理和删除)

  • 存储分层、自动精简配置和节省空间的快照

  • 重新考虑RAID、复制和纠删码配置及其他设置


同样,利用智能化电源管理在性能和能耗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与防碍和遏制工作效率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设备形成了对照。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我们暂且不讨论技术性较强的热门话题,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如何对水、数据和存储习以为常。我确信你会想到更多的相似之处、依赖关系或类比。但愿,这也会激发传统存储(物理存储、虚拟存储或云)方面的奇思妙想,知道如何更高效地存储,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提高利用效率上。


我们可能对水、数据和存储习以为常,不过它们都需要加以管理、保护、节约和服务。服务器利用存储系统来支持管理水的应用软件;水被用来给存储系统冷却和供电,更不用说为那些管理IT资源的人泡咖啡喝了。


如果你听说数据湖、数据池塘或数据池,请牢记一点:还有数据流,它们都需要加以管理,防止数据洪流把你给淹没了。


好了,我也就不多说了……


新闻来源:InfoStor|云头条编译(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