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品作教具?来看看我电的“博物馆奇妙课”




最近,我电的电子科技博物馆又有新鲜事儿?

是滴!

近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谢小东老师给博物馆打来了电话,说要把专业课课堂搬到博物馆!



“博物馆奇妙课”

“我讲的再多,再生动,不如同学们眼见为实印象深刻。学校有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能用到教学中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谢小东副教授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探索者,这个学期他决定把《集成电路导论》研讨课的其中一节课堂搬到电子科技博物馆去,给同学们来一堂“博物馆奇妙课”。


上课的同学都是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大一新生。到博物馆去上课,用藏品做教具,零距离接触真实的电子元器件,究竟是怎样的体验?来跟着小编一起走进这节课的课堂……



参观展馆

走进电子科技博物馆展厅,40余位同学跟着讲解员小姐姐参观了通讯、雷达、电子元器件等六个展厅。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大有来历,有的还有着曲折动人的背景故事,拿起一件可能就是同学们的“祖师爷”传下来的宝贝。参观过一遍,好像就看过了一次电子科技的前世今生。


谢老师

可不要小看了这些过时的电子元器件。

他们的价值可不亚于珠宝玉器,如果你们在家里发现了这些玻璃管,有可能可以拿它们来换房子~~


谍战片看多了,有没有幻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用摩尔斯电码传递一份情报?虽然情报技术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么原始的发报工具,但是仍然可以在电子科技博物馆体验一番情报工作者的日常。




课堂讲解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同学们围桌而坐,一边喝咖啡一边相互讨论在参观中看到的那些展品。博物馆的老师们很贴心地在每个桌上都放了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藏品。

这时,谢老师作为压轴人物终于出场了,他拿起这些藏品,为同学们做出详细的讲解,并解答同学们在观察过程中的疑惑。


课后作业


这节课的最后,

谢老师还给大家留了作业:

以电子科大学生的名义写一封邀请信,

邀请成都市民来电子科技博物馆参观。

(学以致用的时候到啦!




课堂反馈


1

我是第一次到电子科技博物馆,但是我却能感受到博物馆带给我们灵魂上的“火花”。在这里上课非常有意义,通过对藏品的直观感受增加了我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2

这是我第三次来我电的博物馆了,在这里看到了以前只能在书上看到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实物,听了令人感动的成电故事和成电人的奋斗史,让我好感动!


怎么样,是不是很羡慕这些可以在博物馆上课的同学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谢老师,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他选择把课堂搬到了博物馆呢——



谢老师专访

Q:为什么选择在电子科技博物馆开展第一堂导学课呢?

A:选择在这里上课是出于两个考量,第一是通过电子科技博物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领悟科技背后的人文精神,做“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新四会”大学生。第二就是通过博物馆的实物藏品、影像资料,让同学们有更直观的感受,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Q:对大学生教学方式的看法?

A: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式。我在美国访学时,看到国外的教学方法无边无际,只要是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都可以用到教学中。


Q:在本科教学中曾有哪些教改实践?

A: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方法,我都尝试加入教学过,比如:调研、辩论、演讲等等,还有“写邀请信”,也是一种考察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



没听到这节课很遗憾?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小编,博物馆将和各学院继续联合推出“博物馆+课堂”系列!更多的老师将把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导论课程、系统实践课程等搬进博物馆!欢迎各位同学到博物馆学起来、玩起来、动起来、创造起来!先来预告几门,总有一款适合你!


具体上课时间请关注电子科技博物馆网站,详细时间和课程内容另有通知噢!

  电子科技博物馆网站:

http://www.museum.uestc.edu.cn/


我们家的博物馆——电子科技博物馆

电子科技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综合性的电子科技类博物馆,它收藏了通信、雷达、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六大主题的藏品万余件。博物馆位于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常设展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临时展厅300平方米。博物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室内室外相结合的展示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作用,服务师生、服务校友、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观众5.6万余人次,以“参观体验+教育互动+第一课堂”三位一体的模式,有层次、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和科普活动。 

图:逆光摄影

采访、整理、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杨崑

(感谢电子科技博物馆提供素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