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切悼念电子科大原党委书记蒋崇璟同志


7月3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电子科技大学第二任党委书记蒋崇璟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校党委书记王亚非代表学校参加送别仪式,敬献挽联和花圈,对蒋崇璟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致以诚挚而深切的慰问。


蒋崇璟同志于2019年6月27日1时24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蒋崇璟,1916年4月13日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于堤村。1937年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肄业,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27团政治委员,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副部长、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兵工部部长,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院务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第二机械工业部质量司司长、十局局长。1959年1月,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1960年7月,调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工业部部长、西南局国防工办主任及三线建设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1968年,任四川省革委会常委。1978年年底,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电子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底离休。曾经兼任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理事长、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



百岁老军工的成电情缘


军工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蒋崇璟,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于堤村。中学毕业后,蒋崇璟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尽管学习成绩优秀,然而个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要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全面抗战爆发后,学校停课,蒋崇璟在乡间躲避。日军扫荡屠杀,同窗好友被敌刺死,这些都让蒋崇璟决心参加武装斗争,加入了八路军。参军后,随军转战冀中、冀南、冀鲁豫、太行北岳、平西、陕甘宁、晋绥等地,经历大小战斗几十次,曾右胸负伤,险些牺牲。



在蒋崇璟的革命生涯中,大多岁月都奉献给了军工事业。可是,他最初进入军工行列,是贺龙亲自点的将,还流传有贺龙“三留蒋崇璟”的故事。


1944年晋绥抗日根据地根据贺龙指示决定加强军事工业建设,成立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急需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政治可靠的人才。就在这时,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的高材生蒋崇璟进入了贺龙的视野。这时蒋崇璟特别希望去前线部队里抗日,贺龙找他谈话,向他讲明抗战形势和需要,军工后勤的意义,鼓励他在晋绥兵工业上为抗战做出贡献。这让蒋崇璟很受鼓舞,决心全力以赴做好工作。1944年10月,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在陕西省佳县牸牛沟成立,王逢原任部长兼政治委员,蒋崇璟、杨开林任副部长。1945年8月,组织上决定王逢原等奉命赴东北工作,由蒋崇璟接任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部长。


蒋崇璟接任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部长后,就一心扑在了工作上,整天没日没夜的视察工厂、抓紧生产、组织后勤、研究工作;在生活上,坚持艰苦朴素的精神,和普通干部群众一起经受考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搞任何特殊化;注意向同志们讲明革命必将胜利的道理和自己肩头工作的意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职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工业部克服没有专职教师的困难,动员有文化的给没文化的上课,有专业知识的给没专业知识的讲课,开了文化课和技术课。同时,在他的领导下,工业部还经常开展一些业余文化活动,大家自编自演,举行小型“演唱会”,唱革命歌曲,扭秧歌,唱山西梆子、京剧等戏曲。蒋崇璟还非常重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重用技术骨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大家的努力下,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蔚然成风,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


1946年春,国共两党和美国人参加的军事协调处执行部和执行小组成立,由于蒋崇璟政治过硬,军事经验丰富,又精通外语,于是又安排调他过去。贺龙当时还在前线,知道这一情况后,不同意这样安排,他说:“军事工业很重要,蒋崇璟不能离开。”这样,蒋崇璟又被留了下来。这是贺龙第二次留蒋崇璟。


在蒋崇璟的带领下,晋绥兵工业快速发展壮大。到1947年,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已经发展组建为七个厂,职工总数达到4000余人。


1947年晋绥军区后勤部工业部建厂会议摄影


1949年5月后,蒋崇璟随军到西安,奉贺龙之命接管西北工学院,除了原来的职务外兼西北工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不久筹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要蒋崇璟到当时的食品工业部。西北局在讨论时,贺老总说:“中央调人,坚决执行,不过蒋崇璟留下搞军工更合适。”这样,连同之前的两次,贺龙留下了“三留蒋崇璟”的佳话。



与成电的半世情缘


1959年1月,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局长的蒋崇璟调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接替首任党委书记、院长吴立人,担任学院第二任党委书记。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958年9月19日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实行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因此蒋崇璟上任伊始,就主持成立了学院首届院务委员会。1959年3月27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务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蒋崇璟在会上宣布了由77人组成的院务委员会和它的职责、任务,明确了院务委员会是在党委领导下的行政权力机关。


蒋崇璟特别重视加强党的领导,认为党的领导是各项工作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因此,他首先组织成立党委会和总支、支部,增加党委成员,改选各级党组织。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1959年6月27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蒋崇璟为首的第一届党委委员。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在校期间,蒋崇璟还推动举办了成电首次科学讨论会。为总结交流建校三年多科学研究工作经验,促进学院科研工作进一步发展,1960年3月12日,成电举办首次科学讨论会。来自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各高校及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成都等地有关高等学校、无线电厂、研究所共27个兄弟单位代表150余人以及在校苏联专家参加会议并参观了教育革命成果展。3月1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元帅来校视察,参观了科研成果展并题词。


首届科学讨论会


第一次科学讨论会的召开,展示了成电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和实力,扩大了学院在无线电领域的影响和知名度,也活跃了学术氛围。首次科学讨论会后不久,成电在4月23日至24日召开学院群英会。群英会正式开幕后,共有498名代表参加会议,共有500个献礼项目。


蒋崇璟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以党建促发展,在成电营造了鼓励教学、鼓励科研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广大师生建设好新学院的热情,夯实了成电的发展基础。


蒋崇璟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第二届毕业研究生合影


1960年7月13日,中央决定调蒋崇璟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工业部部长。离开成电后,无论在四川省委、西南局、三线建设领导组工作,还是在电子工业部工作,蒋崇璟都与学校同在国防工业系统,战斗在同一条战线上。在四川省委、西南局工作期间,他经常关注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常来学校深入系、所、室进行调研、考察,甚至亲自参与领导、协调重大科研项目。在电子工业部工作期间,虽然他不分管学校,但总是利用各种机会,为学校呼吁,争取电子工业部给学校以更多关注和支持。


除了关注学校的整体发展,蒋崇璟对校档案馆建立和校志编撰这类具体工作,也十分关心。他为档案馆亲笔题写馆名,并亲临参观视察。他还为《电子科技大学志(征求意见稿)》题写书名,并书千字序言,给校志编撰同志以极大鼓舞,对顺利完成该校志编撰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蒋崇璟为学校档案馆题写馆名


蒋崇璟还特别关心校友工作。他始终认为,对校友的关心就是对学校的关心,校友的成绩就是学校的成绩。曾经担任校友会名誉理事长的他长期支持校友会工作,除回校参加校友会活动外,还经常参加北京地区校友分会的活动。在校时,不少学生也与他交了朋友,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毕业后,无论谁在生活上、工作上需要他支持和帮助的,他都尽力伸出援手,给大家排忧解难,深得校友的爱戴。

1991年蒋崇璟参加学校35周年校庆活动


蒋崇璟生活俭朴,一生注意勤俭节约。他的办公室、家里布置都十分简朴,吃穿用都很简单,不讲排场。


蒋崇璟对子女教育严格,不娇生惯养,不搞特殊化。他要求子女要靠自己本事工作,而不依赖父母。“文革”时,儿子蒋晋英在成都某部队当兵,很想去院校学习。当时,蒋崇璟身为省革委常委、国防工办主任,又与战友、成都军区茹夫一副司令员同为国防工办领导,私交很好,办成此事,易如反掌,可他就是不办。“文革”后蒋晋英转业到地方工作,选的是纪检部门,也未到当时十分“火爆”的金融、财经等部门。蒋崇璟对儿子如此,对自己唯一的孙女也是如此,他鼓励孙女在任何环境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


2008年

蒋崇璟夫妇与儿子、孙女、重孙合影


蒋崇璟夫人刘佥泰是刘伯承元帅的亲侄女,一直在刘帅身边长大,刘帅视为亲生。这样的家庭背景,长期以来一丝不露,这也是蒋崇璟的可敬之处。电子科技大学1957级学生、曾任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和档案馆馆长的漆再钦回忆,这个“秘密”一直到他与蒋崇璟认识近20年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才被揭开。


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蒋崇璟要漆再钦为他夫人的弟弟(姓刘名太行的军人)在学校介绍一位对锁相技术有研究的老师(当时请的是张有正教授)。办完事后,留他在家吃饭时,偶然得知其老家在四川开县(刘帅的老家在开县),又见他个子高大,面目很像刘伯承元帅,联想到刘帅曾在太行山坚持抗击日寇,这才觉察出他可能是刘帅的儿子。这之后,经过与太行多次交往,这一“秘密”才终于破解。


这位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贡献了毕生心血的“成电人”,是值得我们敬仰的楷模。他“求实求真”探索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他“大气大为”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执着追寻,其人其事将激励着所有成电人为“中国梦”和“成电梦”的实现而不懈努力奋斗。


蒋崇璟同志千古!

内容综合自《成电建校初期领导人传略》和漆再钦老师回忆文章




推荐阅读


走,到华为去!

◇“多少分能上电子科大?”

◇祝贺!电子科大梁应敞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七一,我们这样纪念党的生日!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