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运营公众号、做医学科普,这门宝藏课程真精彩!

潜心育人的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6-20
“资讯发达的信息网络时代,有谁能拒绝淘宝的多彩?又有谁能抗住抖音的诱惑?但在这门课上,我被课堂本身的精彩和老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压根儿都不想去碰手机。”“通过设计精妙的课堂,我学会了辩证思考、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更学会了如何进行科研选题,这对一个医学研究生来说真的非常重要,我坚信现在所了解到的知识都会在未来派上用场!”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结束后,电子科大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们仍对这门课念念不忘。从“觉得学不会”到“可能不会认真学”再到“被深深吸引”,是什么魔力,让看似枯燥乏味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令同学们纷纷为之着迷呢?





1五“真”情怀,打造金课
“蜜蜂消失之后,世界将会怎样?”“自觉地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该如何做?”这是《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活跃课堂。在课程组负责人郭芙蕊副教授看来,精品课程就是要“干实事儿”。将课程建设成学生真心需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课程,是她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如何把这重要的“实事儿”干好,对待教学严谨认真的郭芙蕊一直在用心琢磨,并在实践中致力于“干好”“干漂亮”。在她心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研究生教学要实现全方位、全程育人,课程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的时间,需要通过向课前、课后的双向拓展实现全过程育人;课程的每个环节和计划的实现都需要学生主动、富有热情的参与, 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对研究生的价值引领,培养负责任的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感并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每一年给研究生上课,都会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这学期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我遇到了一群极富责任心、有情怀的医生们,那就是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郭芙蕊感恩与学生的相遇,“成电学子身上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特质,让我要将这份精品化课程的责任承担好,我的计划是通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完成对精品课程的建设”。


2阅读经典,与时俱进
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才能做到“精品化”?在郭芙蕊看来,根据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性质,“精品化”内容需要通过“经典化”“前沿化”和“有机整合”得以体现。
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需要通过阅读经典,回归历史场景,分析和理解该课程创立过程中的思维转换及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从而体味课程本身的精品特质。其次,根据科学技术的现实发展状况,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案例巧妙地融入课程中、带进课堂上,彰显课程的时代性和理论深度。最后,在本课程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等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炼式的加工,并在课堂上开展“有设计”的内容讲授,进而潜移默化实现精品化。这样的精品化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们不再局限于课本上死板而又生硬的概念,总能在经典书籍中GET充足的养分,在前沿的研究中实现以管窥豹,看到透过经典书本绘制的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将看似枯燥的中大班思政课,达成头脑风暴式的交流,上出小班研讨课的活跃。“通过课前阅读经典,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课上反思讨论,并结合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理论探讨,课后通过QQ群进行教学内容和科普制作的相关探讨,就会实现从‘一对一’拓宽为‘多对多’的学生和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输的变化,达到真学、真会、真懂和真用的最初目的”, 郭芙蕊说。




3以学为主,以教为辅

“课堂就是我们辩证的地方,只要老师抛出一个话题,堂下的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自然辩证法的课堂。”医学院2020级研究生汤雪梅这样描述课程的情景。

郭芙蕊认为,“为了增强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加深理论性,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亲切性,所以计划改变大班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尤其重要了。”

课程组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通过对学生需求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选取经典案例并进行探讨,将较为理论化的内容与学生兴趣及现实案例相结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以学为主”不仅会拓宽与加深他们自身的知识,也能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也加入了授课环节,让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人的舞台。

在课前,针对所要讲授的主题,学生参加相关问题的调研,而老师通过分析找到相关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和疑问以及兴趣所在,从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在保证必要和基础知识的讲解的基础上,回应学生的知识诉求,以建设学生参与度更高的课堂。

在课中,学生充分发挥参与课堂的热情,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业领域中的前沿发展成果,开展多专业背景共同探讨同一课程主题的活动,使自己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产生出思考的花火,以此培育出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课后,教师要借助网上平台,积极回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进行相应课程参考书目的阅读,以及其他有关课程的相应交流。




4立德树人,培养责任
课程学习接近尾声之时,对同学们而言,来自课堂外的最大收获是创立了一个自己的公众号——“成电研究生科学普及”。在同学们眼中,郭芙蕊的课程作业很特殊,她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建议学生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写一些科普知识或病例分析,并且要发到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让大众增加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我认为精品课程的‘精品’不仅要有对内维度的个人利益的体现,也需要有对外维度的社会利益的表现。对学生而言,收获知识和考试成绩的‘个人利益’无可厚非,但不可以成为单一目标,还需要将其与社会利益相结合。在学生阶段,借助科普实现社会公益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也是思政课效果的生动体现。在不断探索中想到这点,着实让人兴奋。”这样的作业让大家积极性高涨,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师张静也是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她用“让我写出人生中第一篇医学科普的课程”来评价课程学习后的收获。张静回忆说,当老师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大家都特别激动,小伙伴们迅速建立了一个小组,大家都说干就干。“当然过程很艰辛,初稿形成之后郭老师挨个为我们审核,提出意见,甚至为此牺牲了大部分休息时间以及好几个周末。我们的科普经历了一改、二改甚至三改,最后呈现出最浅显易懂、最形象生动的科普文章。”看到自己撰写的科普文章《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发表在公众号上,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杨文昊感到特别开心,“说不定哪天还能派上救命的用场呢!”。每篇稿件都经过多次严格的修改,在确保科学性和可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生动、活泼、接地气的方式进行编辑。不少同学当起了画手,自画了很多医学图片,郭芙蕊颇有感触地说,“这种热情和努力的态度,是以往我未曾遇见过的。思政课程的思政效果,绝对不能完全靠老师讲授,更重要的是靠学生去体悟,尤其是在实践中的体悟。我很确信,我的课程上的学生都能够非常完美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正如郭老师说的,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件‘大事儿’,是社会公益,意义深远。《自然辩证法概论》已经上完,但是大家都甘之如饴,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厚的情感,即使课程结束,我们也能一直走下去。也许以后再也上不了郭老师的课,但要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蹭课的!”张静由衷地表示。
文字:罗莎、学生记者团 田欣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卿晗、微视野工作室 冉丹推荐阅读◇电子科大银杏全景直播来啦!工科情侣的浪漫是什么?一起学习、一起科研,然后一起深造◇成电@杭电:携手四十年,共谋新发展◇11·11 | 当成电遇见川大,未来可期与你共赴!◇集体深造!优秀的成电工科男:“爱学习,也会生活!”◇杏好有你,电子科大银杏节来啦~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