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冬,你好!

天天向上的 电子科技大学 2022-03-18
初冬,共青团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专业成绩和综合排名均位列专业第一,GPA3.98(其中专业课程GPA为4.0),24门课程成绩达95分以上,雅思7.5分,托福111分。获国家奖学金(2次)、唐立新奖学金、汇顶科技特等奖学金等。主持一项大创项目优秀结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SCI一区,IF=7.177)上发表论文一篇。获得加拿大MITACS资助,以学生研究员的身份参与国际暑期科研实习,并获得赴加深造奖学金7万余元。获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O奖(最高奖)和Leonhard Euler冠名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作为校交响乐团长笛首席,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家级一等奖和省级一等奖,参演20余场专场交响音乐会。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校优秀共青团员、“荣耀信通”年度人物等荣誉。

01
缘于艺术,启梦成电时间拨回2018年那个夏末,初冬成为第一批到校的本科新生之一。原来,作为一名长笛艺术特长生,在参加高考之前,初冬还参加了学校的艺术特长生招生考试。加之640+分的高考文化成绩,初冬顺利进入成电学习,并在众多专业中选择了信通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巧的是,初冬的妈妈毕业于电子科大原一系计算机通信专业,这样一来,初冬和妈妈不仅成了校友还成院友。

起初,初冬还有些惶恐,担心在学业上“掉队”。在无法确知未来发展的情况下,她决定,先做好的自己的本职工作——保障自己的学业。所以,自大一开始,初冬就全力以赴地学好每一门课程。三年下来,初冬给自己交上一份亮眼的成绩单——GPA3.98(其中专业课程GPA为4.0),24门课程成绩达95分以上,在246人的专业中排名第一。


“兴趣才是学习的第一驱动力。”用初冬自己的话来说,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己是“越学越喜欢”。她发现,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可以很好地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例如‘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都需要运用我们专业的知识,而探索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和产品并实际落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课程学习不能局限于课程设定的难度,还要善于自己拓展难度,”初冬常常在课后主动拓展学习,她说:“掌握一个公式定理,不仅要知道它的基本含义,还要了解它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在上吕恕老师的《概率论》时,吕老师常在推完一个公式后,说:‘你们看这个公式多美’。”这让初冬明白,科学知识不仅是严谨的,而且还是美妙的。

谈及学习时间上的规划,初冬却说自己并不是一个规划型选手,“但有什么事情我会立马将它完成,不拖延。”学习之余,初冬也会在音乐中放松自我,或者边看电视剧边学英语,对此,初冬也打趣到:“看剧一定是在把自己手上的事做完之后才有的选项。”自律也是初冬高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法宝之一。


02
打破壁垒,跨步科研与竞赛带着一颗求知的心,初冬在大二时开始涉步科研,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加入了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邓勇教授的团队。

初冬的第一个科研题目是“变形虫算法”,在邓勇老师的引导下,初冬和小伙伴一起对变形虫算法的收敛速率、应用领域和边界条件限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拓展。经过不懈努力,初冬和小伙伴将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国际高水平期刊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上。

“邓老师不仅自身学术水平高,而且很擅长指导我们这些初涉科研的本科生做科研,”初冬说,“邓老师很注重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科研方向上给予我们充分自由,他更多地是在科研思路上指导我们,教我们如何探索创新思路、挖掘创新点。”

大三时,初冬获得加拿大MITACS资助,以学生研究员的身份参与国际暑期科研实习,得以跟随加拿大卡尔顿大学Halim Yanikomeroglu教授和Wael Jaafar研究员进行联邦学习的相关研究。针对联邦学习的个人化优化问题,初冬提出了改进后的多层联邦学习网络框架,效果良好,获得了导师的好评与推荐。

经过两年多的科研训练,初冬报名参加了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通过同小伙伴们四天四夜的精诚合作,初冬一举拿下这次竞赛的O奖最高奖,并同时荣获比O奖更难得的Leohnard Eular冠名奖。

初冬(中)获得“荣耀信通”年度人物

“我觉得科研和竞赛不是独立的。”初冬说。在这次竞赛过程中,初冬同小伙伴们就通过灵活运用复杂网络,创新性地迁移一份发表于PNAS的其他领域的文献,提出了一份具有创造力的解题方案。

这次美赛经历,也使初冬看到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契机——艺术的历史和音乐的特征可以被复杂网络巧妙地表达,网络拓扑结构的呈现又展示出艺术的美感。这是她第一次萌生出利用严谨科研思维来解决音乐问题的想法的契机。

电子科大给了我很多平台,让我培养了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这是我大学阶段的重要收获之一。”初冬说。


03
用艺术浸润心灵初冬同长笛的结缘可谓是“始于颜值,终于热爱”。8岁那年,初冬在学校鼓乐队第一次看见长笛,懵懂的她觉得长笛好看,便请求父母支持她学习长笛,并一直将之当成兴趣发展到现在。初冬(左二)和校交响乐团的小伙伴

尽管学习长笛要花费大量时间,但小初冬仍坚持雷打不动每周上课、每日练习。每当要迈上新台阶、跨越新阶段,更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耐心,一首曲子练大半年是常有的事。有时也会产生挫败感,但初冬从未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对长笛的热爱让她越挫越勇,“长笛和音乐让我在意识到自己的平庸之后还能继续努力。”初冬说到。

进入大学阶段,在课程、科研、竞赛之外,初冬每周至少还要抽出3.5个小时来练习长笛。“每周的3.5个小时,我并不能保证自己能把这些时间全部高效地用在学习上。”可以说,长笛成了初冬学习之余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电子科大参演队伍

进入校交响乐团,并成为长笛首席,让初冬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三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交响乐团三年训练成果的一个集中体现,从准备曲子到最终展演,时间跨度长达一年有余。在此期间,尽管课业十分紧张,初冬依然挤出时间积极参与排练,最终如愿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泸州实验中学专场

此外,初冬还多次随团外出参加演出,包括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闭幕式、赴革命老区旺苍交响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巡回演出等。经过这些演出,让初冬不断提高对自己艺术表演的要求。“在很多地方,人们没有接触过高雅艺术,也没有专业的表演场地,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高雅艺术,我们就需要不断自己的表演技巧与对艺术的理解。”

谈及这么多年与长笛相伴的时光,初冬感慨万千:“长笛让我养成了持之以恒做一件事的习惯。”尽管一路走来,有过挫折、孤独,但初冬还是凭借热爱与坚持在古典音乐的殿堂中不断前行。

未来,初冬也许会出国深造,“长笛作为我一生所爱,我一定会把自己的长笛放进行李箱的。”初冬说。

文字:新闻中心 卿晗、信通学院 周佳明 徐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中心 卿晗、微视野工作室 林伊菡

推荐

◇独家视频 | 醉美成电,暖暖的“杏”福!

全国一等奖+1!成电学子棒棒哒!

◇三十载薪火相传,2021年成电班级“最强天团”花落谁家?

◇创业科研两不误,他在成电开启追梦之旅!

◇全国一等奖!成电学子又双叒叕获奖了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