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压线考入到成为“成杰”,来听听他的故事……




个人简介
曾鹏鹏,中共党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宋井宽教授,2022年度成电杰出学生累计荣获博士国家奖学金、硕士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若干奖学金;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学术新秀”等多项荣誉称号。硕博期间致力于多模态智能分析算法的研究,累积发表学术论文20篇,包括TIP、TNNLS、NeurIPS、IJCAI、ACM MM等中科院JCR-2区以上和CCF-A类会议论文共计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以项目负责人身份获得2022年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培育项目)1项,以骨干研究人员身份参与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重大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科创竞赛,获得2022年ECCV(计算机视觉三大顶级国际会议之一)行为动作识别赛道季军、2021年OPPO安全AI挑战赛全国季军等。担任多门课程助教。担任TMM、TIP、CVPR、ACM MM、IJCAI、AAAI等国际期刊和会议审稿人。




潜心科研 脚踏实地

在大多数人眼中,曾鹏鹏是一名资深“学霸”,成绩优异,比赛频频获奖,论文发到“手软”。而这闪光的背后,其实是逆旅般的一苇前行:六年前以压线成绩考入计算机学院,初入实验室,基础知识、编程能力、英语水平的不足时刻围绕着他。那一段时间,高度的不自信和自我怀疑一度让他沉默寡言。导师宋井宽教授在观察到他的变化后,以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告诉他科研要脚踏实地,深入潜心才能摒除杂念,帮助他树立科研自信,找到了节奏。“Pay Attention To Details”,这是宋老师最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在导师的帮助下,硕士期间,他开展“多模态语义的关联性分析”的课题研究,潜心阅读上百篇论文,从零搭建实验代码,在反复调试验证中产生灵感和想法。长期的积累,代码实验越来越得心应手,论文理解越来越深刻,在之后的一年内他连续发表了3篇CCF-A类国际会议论文,并获得了硕士国家奖学金。博士期间,曾鹏鹏守住科研初心,潜住学术耐心,在原有的基础上,选择将“融合知识的多模态理解认知”作为研究课题,这是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瓶颈问题。他围绕该课题深入研究并解决了多个问题,成果最终发表在TIP、ACM MM等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并在博四以成绩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此外,他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竞赛,一遍遍发现问题,一次次解决问题,最终斩获多个竞赛奖项。




扎根实际 攻坚克难

作为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曾鹏鹏一直以来的信念。依托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曾鹏鹏多次赴汶川、都江堰等地震遗址进行项目实地部署和技术验证。每次踏上地震遗址的土地,断壁残垣、山河破碎的场景触目惊心,时过境迁,除了默默缅怀,他更坚定了自己要将纸张上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守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利器的决心。
针对重大灾害场景中的环境未知、恶劣、多变等特点,他与项目组成员开展了恶劣环境下信息感知、未知场景下信息认知、多源信息下协同决策等系列科学问题的研究,搭建了地空协作的重大灾害监测搜救平台,旨在提升我国应对重大灾害监测救援的效率,降低重大灾害导致的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他作为骨干科研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等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负责研究缓解多组学精神影像数据之间以及精神影像数据与结构化文本数据之间的模态鸿沟问题,通过对模型处理阶段的多组学精神影像特征融合,提取不同模态影像数据之间的共性,克服模态鸿沟,强化模型的泛化能力,最终以提升预判的准确率,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技储备。他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将科技力量赋能实际项目,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服务社会、奉献国家。





以己微光 为人照亮

一个人的优秀是优秀,带领一群人优秀则是卓越。六年成电时光,曾鹏鹏到过低谷也见过高光,之前得到过大家帮助的他,也成为了别人的光。
在完成自身的科研任务外,他积极协助导师指导1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每位同学的科研成长之路给予细致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位同学发挥主观能动性,累计发表CCF B类会议以及中科院JCR二区以上学术论文10余篇
他担任多门课程助教,如人工智能实验课II、机器学习等,在课程中悉心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2022年10月,他担任学校第五届大学生网络素养集训营高能导师团成员,为学校师生分享关于人工智能驱动下多媒体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的前沿进展,就AI在新媒体作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开讨论。
在生活上,他是一个热心和细心的学长,会关注周围每个人的状态,在身边同学出现一些焦虑、烦恼等问题时及时疏导他们。他积极的工作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感,赢得了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
曾鹏鹏也活跃在国内外各大学术会议的舞台上,分享自己所做的最新工作,与优秀的同行交流学习。
2018-2019年,他受邀赴瑞典斯德哥尔摩、韩国首尔、美国夏威夷等地进行学术报告与海报展示,研究工作得到了现场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2022年7月,他受中国图像图形学会邀请,在中国多媒体大会-中文论文(口头报告)会场作“端到端图像描述生成”最新研究汇报。此外,他积极响应共享学术科研记录的号召,在不违反保密和商业协议的前提下,将学术工作进行开源与分享,过程中他也受益良多,拓展了思维,促成了很多新的想法,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优秀学者。
成电六年,曾鹏鹏努力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将各项科研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在困难面前不推诿、不退缩,在挑战面前不畏惧、不躲避。未来,他选择继续留校做博后,希望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奋斗擦亮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文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片由本人提供

编辑:新闻中心微视野工作室 薛筠晓




推荐

◇喜报!我电2项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重磅!四川省无人机学院在电子科大成立!

◇上桌面!2023电子科大专属月历来啦!

◇春到河“盼”,拍出你的新年祝愿!

全国前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排名出炉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