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留日7年,你们说的那个日本我很陌生

2018-03-31 海外情报社

转载自:补壹刀

微信id:buyidao2016


文 | 陈小刀


刚刚,刀哥结束了在日本将近7年的留学生活。


回顾过去的7年,刀哥深刻地感受到借助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与自媒体的兴起,中国人对日本的认知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访日中国游客数量的不断攀升,又使得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近距离且真实地接触日本社会。


这些都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日本。然而,结合在日本生活的这7年经历,刀哥又时常觉得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高估了日本。


“看上去很美”的日本


中国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借助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如此成果确实值得骄傲。


或许是基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所以不论是中国政府,还是民间舆论对于“超过日本”总体上都保持了谨慎谦逊的态度,在刀哥看来这可能就是中国人高估日本的起源。


比如,当年8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表示,中国人均GDP仅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名105位,除经济总量外,在其他重要指标上依然低于日本等。


民间舆论中虽不乏欢呼雀跃,毕竟日本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国的“学生”,并且还在近代发动了侵华战争,但在短暂的狂欢之后,来自意见领袖与知识精英的理性声音一直没有中断,诸如《日本经济真的衰退了吗?》《都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这才是真相!》《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个伪命题》《日本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等文章经常出现在大众媒体上。


此外,在环境保护、养老福祉、垃圾分类等具体课题上,也经常能看到介绍日本经验与方法的文章。


一些意见领袖与知识精英似乎是在反复提醒着国内大众——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并不代表中日之间的差距消失,中国依然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日本经验对中国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虽然初衷都是好的,也都是基于客观事实,但这样的谦逊在无形中也将日本的形象拔高,即日本是一个“成熟的”发达国家。


然而,过去几年里日本企业的造假丑闻频发,使得曾经被一些意见领袖与知识精英推崇的“匠人精神”“日本制造”的神话崩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作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算是日本“匠人精神”的代表之一。不过,随着“日本制造”的坍塌,也有很多观点认为,如果捏数十年寿司就是“匠人精神”的话,那家楼下做了十多年韭菜盒子的大姐也有“匠人精神”。


在过去的7年里,国内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所以出现了许多专门介绍日本社会趣闻、美食娱乐的账号,它们在丰富日本形象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游客赴日旅行消费的欲求。


在微博上,@小野妹子学吐槽、@日本流行每日速报、@林萍在日本、@这里是日本 等大V账号均拥有上百万的粉丝,而微信上的“东京新青年” “日本窗”等公众号的文章也不乏10万+的作品。


它们围绕日本旅游、美食、购物以及社会趣闻的具体介绍,一方面对国内媒体的日本报道进行了补充,另一方面使得“日本”的形象更加多元立体。


如果说自媒体普及之前,“日本”的形象主要集中在抗日电影电视剧与日本造的家电的话,那么在此之后“日本”的形象得到了延伸与细化,它可能是好吃的零食、热情的服务、美味的拉面,甚至是毕业式上大胆表白的高中生等。


诚然,自媒体只是通过简单的编译来介绍日本的社会趣闻、风土人情,但它们的影响力显然不容忽视,比如过去7年里访日中国游客数量几何式的增长,中国游客“爆买”电饭锅、保温杯、美白丸等日本商品,在刀哥看来就与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有着密切关系。


要知道,日本马桶盖之所以成为中国游客的必买商品,恰恰就是因为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公众号发的一篇文章。


以翻译日本搞笑推文为主的@小野妹子学吐槽 在微博上有上千万粉丝。小野妹子是日本飞鸟时期的政治家,曾以遣隋使身份来过中国。


尽管在国内民众了解日本的渠道在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亲身前往日本,体验真实日本社会,但由于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旅行主要以短期的走马观花为主,所以他们对日本社会的认知恐怕主要集中在干净的街道、细致的垃圾分类、周到的服务以及象征日本人富足生活的一幢幢二层小楼。


然而,在刀哥看来这仅是日本社会的一部分,事实上,作为亚洲最早进入发达国家的日本至今仍有许多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有的甚至与当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别无二致,这其中刀哥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的“贫困儿童”问题。


所谓“贫困儿童”,简单说来就是因生活窘迫而不能上学,甚至无法保证日常三餐的儿童。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16年3月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日本“贫困儿童”比例为16.3%,居发达国家之首。国际儿童支援机构“拯救儿童”稍早前发布的调查称,日本每6个17岁以下儿童中,就有1个处于贫困状态。


同时,日本国税厅稍早前发布的一项统计则表明:日本就业者平均年收入为408万日元(约24万人民币),但年收入高于700万日元(约42万人民币)仅有12%。虽然导致“贫困儿童”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但日本人收入差距扩大显然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出版社出版了一些有关“贫困儿童”的图书,除了试着分析其原因外,还努力找寻解决之策。


刀哥最初知道日本的“贫困儿童”问题时,感到非常难以置信。中国也有“贫困儿童”问题,但其原因主要是各地方发展不平衡所致,而在日本,不论是地方与地方之间,还是地方与首都之间,发展都较为均衡。


与此同时,日本是发达国家,其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而且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即使打工的话,也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如东京打工时薪为1000日元/时,约60元人民币),理论上不应该出现儿童上不起学、吃不饱饭的情况。


然而,令刀哥感到费解的是,这样的社会现象却真实存在于日本,它似乎揭示出了富裕日本社会残酷的一面。


结合在日本的7年留学生活经历,刀哥是觉得我们高估了日本,甚至有些美化了对日本的想象。事实上,日本不过是一个普通国家,它既有先进发达的地方,也有落后不足之处,我们只需要平视日本即可。


被日本人低估的中国


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与2012年40周年之际,朝日新闻曾先后在中日两国做同一份问卷调查,其中针对日本人的提问中有一项是“说起中国人,你会想起谁?”


在2002年的回答中,排名前5的分别是:毛泽东、江泽民、周恩来、邓小平、孔子;在2012年的回答中则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成龙、胡锦涛、孔子。在两次问卷调查中,刀哥还注意到诸葛亮、孙中山、蒋介石也均有出现在前10名中。


朝日新闻的这项问卷调查未必代表全体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认知,但在一定程度上则勾勒出了日本人对现代中国(人)的认知框架,因为从两次回答结果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人)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四五十年前,甚至更久远历史之中。


与中国人近年来热衷于了解日本不同,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欲求并没有因中国的崛起发展而明显增加。这一点从日本媒体对华报道数量就能看出,以朝日新闻的中国报道与美国报道为例,刀哥通过检索朝日新闻的数据库发现,中国新闻数量与美国新闻数量基本持平(表1),并没有特别突出。


注:日语中“美国”有两种表达,即“アメリカ”和“米国”,刀哥分别进行了搜索。选择如上3个年份是因为它们均为平常年份,即没有党代会或总统选举等重大新闻事件。检索对象包含了朝日新闻的早报与晚报。(单位:件)


刀哥在读博期间,有时与同研究科的日本前辈聊天,发现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而对移动电子支付或共享单车更是感到惊奇。刀哥的日本老师中,有很多都没有去过中国,但却经常前往欧美国家进行访学或参加学会。


在中日交往的历史长河里,日本曾长期扮演着“学生“的角色。然而,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向欧美学习,不再将中国视为“老师”。尽管距离明治维新已经有150年了,中日两国的综合实力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但或许是出于历史传承的关系,日本人依然将欧美国家视为学习与比较的对象。


比如,在研究教育资金投入、社会福祉等问题上,日本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往往喜欢前往欧洲高福利国家进行考察比较,从中学习它们的经验方法;在科技创新方面,日本媒体则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美国等。


虽然中国政府近年来对于教育、社会福祉的投入不断加大,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也不断令世界侧目,但日本学界、新闻界似乎并不愿意与中国进行比较,也不想去了解中国的方法对策。


在刀哥看来,这其实表明了日本知识精英仍旧存在优越感,不愿参考借鉴中国经验,甚至有意忽视中国的存在。


“爆买”与“缺乏礼貌”曾是日本媒体报道中国游客的主要框架。


正如朝日新闻的问卷调查所展现出的那样,普通日本民众对于现代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他们对于中国人的认知也就依然停留在过去。


在刀哥接触的日本人中,他们大多觉得中国人“大嗓门”、“不守规则”、“缺乏服务精神”等。说来惭愧,或许是因为在日本生活时间较长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许久未接国内地气儿的原因,所以刚回国的时候,刀哥也存在类似的“刻板成见”。


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刀哥的这个成见就被瓦解了。刀哥发现国内餐馆的整体服务态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服务方式也愈加周到细致;在地铁里,大家都很安静,喧闹声少了许多等。与2011年刀哥去日本留学时相比,7年后的中国变化很大,确实惊艳了刀哥。


日本是否还值得学习?


相信很多去过日本旅游的读者都会发现日本的基础设施较中国有些落后,地铁或电车虽然比美国强一些,但远不如国内二三线城市那般新;公共wifi覆盖的范围也非常有限,很多饭店或咖啡店基本没有免费wifi;景区的公共卫生间多为蹲便,坐便较少等。


刀哥记得2011年抵达东京的时候,曾感慨成田机场之大。后来2015年有一次从北京首都机场飞东京,刀哥差点在T3航站楼迷路。如果仅从城市基础设施来看的话,中国绝对位居世界前列。


在日本留学生活的这几年,刀哥也切身感受了中日两国民众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差距。刀哥从博士一年级开始就在导师的建议下订阅朝日新闻,受益匪浅。


按照刀哥导师的观点: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确实方便,但长此以往它将造成人们的“信息偏食”,即只阅读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内容,而不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务。报纸则不同,报纸上的信息较为均衡,从政治、经济到体育、娱乐,而且报纸上的新闻是经过记者、编辑认真筛选整理而成的,文字表述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因此读报的过程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个人逻辑整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


刀哥不确定日本人喜欢读报是否与此有关,但报纸在日本社会中却如生活必需品般存在,而且日语并非世界通用语言,但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的发行量却位居世界前列,由此可见一斑。


“报纸参与教育”一直是日本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年轻人对于读报的习惯。图为冲绳县小学生在阅读报纸。


回国以后,每次与友人见面的时候,刀哥都喜欢问对方最近看了什么书、通过哪些方式获取信息。刀哥的朋友中,看书的比例不是很高,且看的都是以心灵鸡汤图书为主,至于获取信息则基本上是通过手机,还多以娱乐新闻为主。当然日本年轻人也存在同类问题。或许,这也是全球性的普遍挑战。


以上是刀哥在日本7年的一些体会和感受,虽然并非学术性的研究调查,但也是一个观察日本,对比中日的角度。刀哥仍然认为,中国有必要在一些具体领域,虚心向日本学习。但在日本面前,我们再也不用妄自菲薄。刀哥尤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