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态度坚决!中国向洋垃圾“跨国游”说不

2017-07-21 拾壹 财经网



7月18日,中国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文件,表示今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纺织品。禁令将会于2017年年底生效。这意味着,中国官方终于对外来垃圾说不了!


在一般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垃圾中,常掺杂有高污染垃圾与危险性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极大危害,这是此次中国调整垃圾进口法规,拒收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原因。


2017年底之前,中国将紧急禁止4类24种固体废物入境,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高污染固体废物。



进口垃圾的泛滥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在拒绝外来垃圾的路上,我们已经努力了很久。


据报道,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垃圾进口国之一,接收了全球56%的垃圾,仅去年进口的外来垃圾就超过730万公吨,总值达37亿美元。


根据WTO资料,中国主要废弃塑胶是来自于日本和美国,各占全球约10%,废纸的最大来源也是这两国。

1


漂洋过海的“洋垃圾”

国内将这种进口垃圾俗称为“洋垃圾”,“洋垃圾”贸易最初以走私形式在中国内地蔓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主要以走私发达国家废旧服装为主。


第二波的“洋垃圾”主要是发达国家淘汰的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以二手电视机、电脑为主。


1995年,中国通过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25条将“洋垃圾”进口纳入法制管理范畴,并将其定义为“固体废物”。

第二十五条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分类管理。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海关总署、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的固体废物目录。

凭许可证进口的“固体废物”主要集中在废旧塑料、废旧纸张、废旧橡胶制品、稀有金属冶炼矿渣等四个大类。


前三类废弃物的适度进口,填补了中国塑料原料、造纸原料、橡胶原料的严重不足,在一定时期内的确是有益的。


这些“洋垃圾”的源头是哪里呢?


年初一部由中国导演王良久指导的纪录片《塑料王国》让塑料垃圾再次闯入人们的视线。影片的开头是美国加州的一个垃圾回收部,成吨垃圾映入眼帘。


《塑料王国》纪录片

 

2011年,王久良曾到访美国参观当地的垃圾回收企业,那些未经分拣的塑料垃圾,会成吨地压成大方块,装上货轮远渡重洋,卖给中国人。



为什么卖给中国人?


因为中国买主愿意出比别人贵两倍的价钱,买走它们。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回收废塑料量为2000万吨,占当年消费量的22%。这些被回收的废塑料价值1100亿人民币,超过废钢铁回收总价值的1/3,比废纸回收价值高出2/3。


中国是塑料制品消费大国,这些进口的塑料垃圾多数来自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他们以国际贸易的形式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垃圾,而这些垃圾在中国再生之后,又再次变成商品流回美国。


2


野蛮生长的进口垃圾产业


《塑料王国》里面的“洋垃圾”到达中国之后,大部分流入了一些非法经营的小作坊。由于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又没有专业的垃圾处理设备和生产厂房,大堆的垃圾只能堆放在生活区。焚烧产生的废气、废料通常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倾倒。



在这些厂区的工作人员,由于没有防护措施,患病风险大大增加,而很多孩子们,就在连片的垃圾堆里野蛮生长。



除了塑料垃圾,纺织品垃圾也是“洋垃圾”中的大头。不久前厦门海关查获一起海上偷运走私“洋垃圾”案件,查获来自韩国的旧服装3596包、共计500吨。许多衣服上带有明显的穿着痕迹和污渍,部分内衣上甚至还带有血渍,这其中有大量的童装。



据媒体报道,这些走私的衣物不少直接来自国外废品站,有的甚至从尸身上扒下,上面的血迹都还未清洗干净。而这些衣物通过一些小作坊的再次“翻新”,就能摇身变为名牌“外贸尾单”在网上以翻倍的价格售卖。(旧文推荐《垃圾场、太平间的带菌带血旧衣被谁翻新成了“外贸尾单”?》)


电子垃圾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回收处理过程中可能导致严重的污染,因而电子垃圾的回收与拆解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


被称作“世界电子垃圾场”的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部的贵屿镇,是中国的废旧电子垃圾拆解基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贵屿开始涉足旧五金电器的拆解生意。



由于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这里纯依靠人力进行分拣、通过焚烧电子产品来提炼稀有金属。


当地的环境污染极其严重,河流遍布污水,空气带有刺激性气味,地下水资源完全无法饮用。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的采访,当地卫生院对其中一个村子里的学生进行体检,结果显示80%以上的中小学生患有呼吸道疾病,有 5 个学生被证实患了血癌。

3


为何多数“洋垃圾”都流向中国?

中国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在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洋垃圾和固体废物的进口应用,在过去特定的发展阶段,有一部分进口原料的固体废物在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虽然进口垃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无须赘述,但不得不承认,进口垃圾的需求缺口是存在的。


据网易《数读》的调查统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自2010年后生产了全球1/4的塑料,而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1/3。


即便在塑料加工业增长开始放缓的2014年,中国的塑料制品产量也有7388万吨,国内消费量则高达9325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22%和16%。


我国是塑料消费大国,而且我们的塑料制品消费总量大于生产量,因而从国外进口塑料垃圾作为生产原料是有必要的。


但国家规定的合法进口量是有限的,根据环保部的数据,2009年全国进行废塑料进口加工的合法企业数量就有多达1600家,被批准的废塑料进口量达到1484万吨,但这也仅是企业申请量的五成左右,2016年这一审批比例下降到了1/5。


由于合法进口量填不满需求,垃圾走私开始泛滥。



王久良曾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塑料王国》最重要结论之一,就是揭示所谓“国际贸易”的虚伪性。


洋垃圾进口中国,看似是一个你情我愿的国际贸易,他在调研中发现:美方卖一吨未经分拣的废旧塑料是9美元,但这样的售价连交通成本都不能覆盖。但这9美元他们又必须收才能算作“国际贸易”,如果把垃圾免费给我们,就属于非法倾倒。


西方超市中大量的廉价商品,其中有很多塑料制品,在使用后成为垃圾运往中国,在一些家庭工厂中进行回收处理,重新成为原料,然后投入新一轮的商品生产,再重新运回欧美。这个三角关系的底端两角——生产和回收——都在中国,顶端的消费在西方。


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稀缺、法律管控严格,垃圾处理是一项高成本的运作,但由于中国的人力成低,一些家庭式作坊活跃,政策管控存在灰色地带,这些都为“洋垃圾”的流入滋生了温床。


向“洋垃圾”说不的禁令是产业转型的必然要求,也得益于我国固体废弃物进口管理的完善,可以预见,此举必然会有效遏制进口垃圾的泛滥。但是,对于各大出口国来说,这些垃圾总要有去处,中国拒绝它们的流入之后,“洋垃圾”或许也只能流向更下游的国家。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环球网、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爱范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